《總稽查司報告》多行政失誤‧反貪會無奈被指沒調查

《星洲日报》2014-06-23 10:29

 

  • 慕斯達化阿里:反貪會平均每年接獲約1萬2千項情報,其中45%是匿名信。(圖:星洲日報)

他說,有關報告提出弊端大多數屬於奢侈、紕漏、浪費和不合理付費的行政問題。

涉刑事罪才介入調查

他今日在馬來西亞廉政學院與馬來西亞青年組織(MAYC)元老俱樂部聯合主辦的“強化非政府組織廉政研討會”

指出,反貪會調查的是刑事案件,如果沒有達到服務與供應合約中闡明的規格,反貪會才會介入調查,以查明是否涉及貪污。

例如今年初公佈的報告揭露,關稅局於2009年購買的鞋子中,一部份的鞋子因遲至2012年還沒有分發給該局的官員,導致7千659雙價值60萬2千089令吉的鞋子損壞而需銷毀,以及大馬皇家警察部隊在3年內共遺失總值達133萬令吉的財物。

由相關機構採取行動

他說,這些都是有關政府部門或機構行政上的失誤,不是刑事罪行,有關政府機構應該採取行動,追究鞋子損壞的原因,以及向涉及的官員追究責任與採取紀律行動。

反貪會最大挑戰
“社會期望過高”

慕斯達法阿里說,反貪會打擊貪污所面對的其中一項挑戰是社會的期望過高。

他舉例,儘管該會每年收到逾萬宗情報,惟有基礎以作進一步調查的案件約有1千宗。

有證據提控案件不多

“經過調查後,有證據提控上法庭的案件並不多,而被定罪的案件中,只有一小撮的刑罰是與罪行相符的,這是法庭的裁決,我們也無能為力。”

他說,反貪會面對的其他挑戰包括,證人改變立場和口供;貪污案被政治化;複雜案件的調查工作棘手。

他指出,對反貪會而言,只要有證據,該會都會依法採取行動,不論涉及的身份和地位,但公眾對反貪會的印象包括選擇性執法;選擇性調查;放過大魚卻對付小魚及反貪會不獨立。

他說,在2008年全國大選,反貪會共逮捕23名涉及貪腐的政治人物,最終15人被控上法庭,其中13名來自國陣和2名來自民聯。

平均每年接獲萬2情報

慕斯達法阿里披露,反貪會平均每年接獲約1萬2千項情報,其中45%是匿名信。為了避免是誣告的黑函,反貪會通過嚴密的篩選程序進行過濾,以鑒定哪些情報是具有基礎以作進一步調查。

他也否認反貪會受到政治干預,並強調只要接獲情報或根據該會掌握的情報,該會就可以自由的調查任何有嫌疑的人。

他說,除了公眾提供的情報,反貪會也有本身的情報來源,包括進行臥底行動及根據一些官方資料,如總稽查司報告。

40官員“外借”收集情報

他指出,“主動出擊式調查”包括了臥底行動,截至目前為止,反貪會約有30至40名廉正官員“外借”到有關政府部門和機構,甚至是私人界去收集情報,特別是被視為“高風險”的執法機構。

針對如何鑒定人民代議士的“身家清白”

問題,他說,每一名准候選人,包括州議席和國會議席的候選人必須通過一個特別的廉正程序過濾,以證明“身家清白”的建議,已經被列入《廉正藍圖》中,但這還未納人將要落實的議程。

出席者包括馬來西亞廉政學院院長拿督莫哈末達沙烈和委員拿督艾迪加沙里;馬來西亞青年組織(MAYC)元老俱樂部主席拿督納西爾沙化,以及蘇丹依德利斯師範大學馬來文明研究院講師拿督阿都拉迪夫。

(星洲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