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丁贤:屋顶上的稻田

《星洲日报》2012-10-24 08:59

马哈迪年代,他有一个老臣子,叫山努西朱聂。

山努西担任过部长和吉打州务大臣,也曾出任巫统副主席和总秘书。

他的点子很多,最为人乐道的,是鼓励人们在屋顶种植稻米,为国家增产。这个计划後来如何,可想而知;走遍全马,我还没见过有屋顶上的稻田。

山努西曾经很风光,那是拜他和马哈迪的关系;作为亲信,他辅佐马爷爷打天下,特别是当年安华事件,他出力甚多。

此人笑话不离口,经常逗得群众很乐;他还能说多种语言,淡米尔语和福建话朗朗上口。

不过,在政治上,他从来不是开通之人,而是典型的保守老巫统。

这或许是他退隐多年之後,还受到一些瞩目的原因;日前召开的“马来人经济大会",还请他主讲。

山努西的谈话依然耸动,维持了他一贯的单元族群思维。他说,马哈迪掌权时,为了推动马来人的经济议程,而从德国的政策中得到启发,限制犹太人的经济力量,包括不发给犹太人经营银行的执照。

他所谓的德国,自然是二战前歧视压迫犹太人的旧纳粹德国。

山努西说,马哈迪和达因把旧德国的做法带到大马,限制非马来人经营银行;原有的非马来人银行,则必须安插土著董事,而新成立的银行则排除非马来人参与的机会。

他指出,这种做法,直到安华担任财长之後,才被打破;尔後出现了丰隆和安联两家非马来人控制的银行。

他形容这是一场大灾难,破坏了马来人议程。

当然,山努西的资料不是很正确;丰隆和安联的前身都是华资银行,分别是广利银行和马法银行,并非新的银行,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在於,在推行土著经济议程的名义下,非土著的经济权益被侵蚀;不但没有把经济蛋糕做大,而是作无效益的切割和分配。

马哈迪主义之下,经济资源被巧取豪夺,扭曲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和竞争原则,破坏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活力,也累积了非土著的不满。

大言不惭的以旧德国为师,大马的非土著,形同当年的犹太人;稍微知道二战历史,就知道这种不公平待遇衍生的辛酸和痛楚。

即使如此,土著经济议程并没有达标,证明这套逻辑的谬误,正如山努西提倡的屋顶上种稻,不切实际,没有效益,还可能压垮了屋子。

同一个会场,倒是马来商会主席赛阿里说得比较有道理。他指出,贪污和贪婪才是土著经济议程失败的关键,值得省思警惕。

(星洲日报/马荷加尼•作者:郑丁贤•《星洲日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