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2-09-27 09:17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在关丹独中批文发出的时候,董总、华总和其他团体能够达致共识,对政府设下纠正批文的期限,否则大选时将有集体的行动,今天就不会分裂。
假如当时团结一致,今天马华就无法推卸修改批文的责任;现在马华好整以暇、不断攻击董总,应不应让关丹独中参加统考的问题成为焦点,批文是否有厘清反而变得次要。
华团之前跳过了先修改批文的环节,直接进入建校的阶段,以致争议不休,但是时间已经不能倒流,这一个事件将记载在华教历史上。
董总在报考统考课题上的立场是基於原则,也是一种担忧,理应获得尊重。如果各方无法沟通和协商,倒不如暂时搁置,在日後环境和条件改变後,才来处理。
董总昨日发动“926抗议行动",到国会移交备忘录给首相署部长纳兹里及国会议员,就是试图争取纠正批文及要求政府解决华教问题。这种淡化针对个人的民主诉求,应给予肯定。
董总是应该走出华社的圈子,让其他族群和议员们清楚知道华教的困境、华教组织对国家政治的要求,走进国会就是一个突破。
董总必须持续跟进,包括加强和各政党的交流、互动,了解朝野政党是否有采取行动兑现8大诉求。假如没有後续行动,呈交备忘录就好像过去一样,政党人士敷衍了事,最终是石沉大海。
虽然是工作天及下大雨,仍有2千人赴会,联署支持的人数也超过4万人,这显示董总作为捍卫华教的中流砥柱,还是有一定的支持力量。若这种力量获得善用,需要选票的政党如何还敢欺凌董总?
董总应该把首要工作放在领导上,带领群众、凝聚力量,去除前方的障碍,因此董总须摆脱小框框的缠斗,放眼大格局的奋进。
举个例子,政府承认820所中国大学的学位,促成一些独中新生爆满,因此这是华文独中起飞的契机。6万名独中学生,是中国大学新生的来源,因此董总可以借助这些大学的资源,推动独中教育的改革。
《2013至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没有提到如何援助华教及华教的未来,如果华教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华教将陷入瓶颈,因此,教育大蓝图也是董总应优先关注的大课题。
我相信,只要董总做好领导工作、善用民众力量和海外教育网络,华教将可以发扬光大,争取到友族支持、走向世界,进而冲击政府的单元政策、制度和法令,很可能关丹独中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改变政策是华教队伍的终极目标,大家不要因为枝节和挑拨而忘了这个目标。从风波和矛盾中学习,华教力量才能日益壮大。
【热点新闻:“华教契约”争议】
【热点新闻:关丹独中批文争议】
【热点新闻:教育发展大蓝图初步报告】
(星洲日报/一心不乱•作者:林瑞源•《星洲日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