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庆祥:体谅董总的处境!

《星洲日报》2012-09-27 08:42

董总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为华教争取合法的权益,数十年来如一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不同的领导人,总是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拟定策略,开展斗争。这些斗争,充满酸辛苦辣,时而壮烈,时而悲情,之间,或有成功,或有失败,群众的褒贬也不一。然不管怎样,董总在华教运动中的地位及影响力,始终备受敬重,过去是如此,今天一样,将来也不会改变。

在上世纪50年代,董总与教总曾一度与马华紧密合作,并倡导组织三机构,以维护华教的地位,那是意识形态斗争高涨的年代,可是在民族大义的前提下,双力能抛开成见,求同存异,毕竟这还是一件令人怀念的好事;70年代独中的复兴运动,令一度奄奄一息的独中,从死亡边缘挽救过来,然华教运动,受诸多法令的限制,举步维艰,甚至马华亦不得不喊与华小共存亡的口号。为突破这一困境,当时董总就有“打入国阵,纠正国阵"斗争口号的提出,冀图从体制内,改善华教的地位。此一方针的贯彻,为执政党造势加分,反对党则力加痛斥,指为国阵涂脂抹粉,而华教队伍内部,不以为然者,大有人在。这段蜜月期,很快就结束了。董总之前嫁出去的几位“女儿",有的後来不认“亲",甚至反目成仇了;尔後在痛定思痛之後,董总改弦易辙,改而倡导两线制,诸多领导人加入反对党,并出任要职,想寻求新的突破,但事与愿违,两线制并没有成形,国阵依然独大。

由於可见,董总历届领导,并非固囿一格,一成不变,他们能屈能伸,视形势的发展,而不时调整自己的方略。

董总过往的领导人,犹如孙悟空一样,变来变去,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为华教取得新的出路,今天亦然,他们不图利,不为官,心胸荡荡,光明正大,即使有争论,亦没有人会指责他们存有个人的议程。

如今,董总在华教课题上,再度凸显自己的声音,这只不过是在不同时空,延续过往曾扮演过的角色。动机纯正,目标明确,就是维护董事会的自主权,要办一所真正的独中。只是在今天,策略不同,它超越政党,不与执政党及反对党结盟,坚持独立自主。

在过往,不管董总采取甚么斗争方法,如“加入国阵,纠正国阵"或倡导“两线制",总有人赞赏,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有人咒骂,今天亦然,董总宣布“9.26"到国会和平请愿後,一片沸沸扬扬,赞赏与不支持或其他声音,参杂其间,蔚为奇观,这是不奇怪的。因为,我国毕竟是民主社会,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谁都可以对董总即将采取的行动,表达意见,然董总亦有自己行事的自由,各方应给予体谅。

事实上,926大集会获警方批准,这仅是不同意见者的一项和平诉求,证明不是甚么大祸将临头。

【热点新闻:“华教契约”争议】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舒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