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以勒‧回應428,巫統黨慶掀底牌

《星洲日报》2012-05-07 09:51

民主社會的遊戲規則,人數就是王道。428集會的人潮比去年709集會翻了5、6倍,執政當局當然不可能還能淡定自如。

納吉政府這兩年下來,一方面從政府轉型、經濟轉型到政治轉型計劃,舉步維艱的推動體制內的轉型和開放(至於轉型和開放的速度、程度和效果如何,則另當別論),另一方面國陣高層領袖亦馬不停蹄,全馬東南西北幾乎跑了個透透,親民活動如流水席般連綿不斷。從上層的政策工作,到下層的群眾公關,納吉團隊能做的幾乎都做了,卻仍然無法阻擋428集會上街的洶湧人潮,就巫統內部而言,納吉恐怕將面對激進鷹派的更強大壓力和擠迫。

如何研判巫統黨內鴿派鷹派勢力的消長,或者說,巫統怎麼回應428,就看本週五(11日)在武吉加裡爾國家體育館舉行的該黨66週年黨慶大集會。具體要看的是:一、巫統號召群眾的論述為何?二、巫統到時可動員出來的人有多少?

就論述方面而言,巫統或者繼續強調改革轉型、團結全民的“一個馬來西亞”路線,延續納吉所謂建設現代化民主先進國和高收入國的主張,又或者再次祭出馬來民族主義的老本,以“馬來人可能失去政權”為名,激發馬來人危機感進而號召馬來人大團結。兩種論述之間如何取捨,是劍走偏逢抑是允執厥中,即可透露鴿派鷹派之間競合的態勢。

自從2008年大選以來,巫統領袖的馬來種族主義言行顯然收斂不少,但是與巫統關係密切、意識形態上幾乎是複製巫統馬來民族主義論述的各個民間團體和部份馬來部落客,尤其像土著權威組織這類團體,高調揚起馬來主權的大旗,在言論和行為上是算是相當出位,但號召力卻顯然呈反比。土權在428後號召的以“捍衛王權”為名的集會,據報導僅有不到500人出席,傳統馬來民族主義這道招魂符咒是否還能顯靈,土權的號召力頗可作為借鑒。

淨選盟號稱428集會有25萬至30萬人參與,媒體的說法是超過10萬人。巫統舉辦黨慶集會的武吉加裡爾體育館可容納大約10萬群眾,若巫統屆時真能動員10萬人填滿體育館,確實能起到抵消428集會衝擊的作用。但關鍵還是政治理念和政治論述,你能動員和號召多少人撐你,看的就是你的理念和論述對多少人來說仍是至關重要的。

這一代國陣領袖的戰鬥力,比起他們的老祖宗顯然有所不及。開創聯盟和國陣的那一代領袖,要鬥英國殖民政府、斗馬共、斗左派、斗印尼,連馬哈迪也鬥過國際金融大鱷,而這一代國陣領袖的官途幾乎都沒經歷甚麼大風大浪,大家一帆風順的上位,結果遭遇到由民聯和淨選盟這種非政府組織所設定的新式戰場,能動用的道具就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民族主義,結果往往被打得只有招架的份而無還手乏力。

民族主義當然不是完全落伍了,但進入新戰場面對新敵人,就得在核心意識形態裡加入新的論述和新的價值。近如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遠如英國工黨和保守黨,如果沒有這種自我更新自我修復的覺悟和能力,恐怕也早已被淘汰了。

(星洲日報/言路‧作者:張以勒‧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