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的和平集会?•老外眼中的集會

东方文薈:恐惧的和平集会?

大马《东方日报》名家 2012年5月5日

作者: 陈锦松–EmailShareThis By A Web Design

谁製造了围城与攻城的假想敌?

428將是马来西亚民主运动的新里程,也將是重大的分水岭。它不会因为人为的「场面失控」而改变。如果你人没有在现场,一些主流媒体给你的只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杂乱、错误的印象。当官方宣佈集会只有2万5000人,竟和净选盟公佈的25万人,差距这样悬殊,你要相信谁的数字更接近事实?

早上8点半,我驱车从吉隆坡旧巴生路出发,准备到约10公里外的雪华堂会合,早预感「好事不出门」,知道政府会「有备而来」阻断你的出路。但幸好我「有备而去」,懂得「道路的佈局」与蹊径,总算突围,但原本只需15分钟的车程让我多耗近一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到达隆雪华堂,一行人在以会长陈友信「领军」下,乘单轨列车到咖啡山(Bukit Nanas)站,再步行到KLCC双塔楼,一路上人烟稀稀落落,原因是道路封闭,车辆进不来。从KLCC沿途步行到苏丹街,一路可是人山人海,Bersih的口號响彻云霄,这种浩浩荡荡的场面令人侧目与震撼。

逆民主必將功亏一簣

官方的人数,你就当「睁眼说瞎话」吧!在烈阳高照下,头顶两架警用直升机在空中不断的盘旋,目的就是要观察地面的「风吹草动」。难道他们还没比地面的人看得更清人潮已经佈满整个街道?黄绿的海洋几乎掩盖了吉隆坡的心臟,人再多再拥挤,你不会感到害怕与恐惧。年轻人的欢呼与喜悦声,凸显了参与这个盛况的自豪。

代表净选盟的黄色与代表反稀土的绿色,已经不存在谁是「苹果」,谁又代表「橙」;议题儘管不同,但旗帜是鲜明的,这绝对不是「反政府」的示威,是公民社会反映民意最强而有力的民间力量,当政者只要做得好,知道民心所向、所想、所意,那这股力量何惧之有?前首相敦马哈迪的女儿玛丽娜除了参加去年709净盟大集会,这回再出席428大集会,难道她也「反政府」不成?这是「腐败」与「廉洁」,「黑箱」与「透明」的对峙,集会自由更是民主人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民主与发展已经是世界发展的两大潮流,公民社会在推动这两大潮流发挥著关键的力量。一个强大的、活跃的、参与式的公民社会,將迫使国家更负责任的行使其权力,因此公民社会的成长与壮大已经成为民主化的一大动力。

作为反对党的领袖,安华出现在人群簇拥的中间,所到之处引起欢呼与喝彩声,反对党的参与不应轻率的界定为「被利用」。公民社会是以议题为导向,就像董总的325抗议大会,谁说反对党就不能现身其中,声援董总,捍卫华小?

执政党无法逃避的是,公民社会的动员需要人民的参与,政府封锁独立广场,其实就是刻意与民为敌,如果硬要归罪于反对党骑窃了净选盟,不如说净选盟的议题获得反对党的认可,而执政党却偏偏要站在对立面。

过去一些无知的政客,总喜欢以人数来反制示威的主办方,那將是「乾净选举」对垒「骯脏选举」,如果他们也能发动20多万人上街,显示反民主力量,他们可以儘管去號召。民主运动,全民参与是大势所趋,逆民主就是付出再大的「努力」,也必將功亏一簣。

眼看来届大选就要届临,上届选举的成绩,打破国阵的三分之二议席已经是「惊涛骇浪」。掌权者眼看民心思变,政权可能易手,只有赶紧大排「政治糖果」。这种討好选民的方式明显就是抱佛脚的急就章策略。从派钱、废除收费站,到修订法令以迎合民心等,都是在对应反对势力可能的「夺权」大计。

没有警察会更安全?

任何良善的、惠民的政策都应该是深思熟虑,並能一以贯之的,怎么可能要靠「灵感」而如「大梦初醒」呢?最近的保卫苏丹街、平反林连玉,还有承认独中统考文凭,以及还欠1987年大逮捕受害者的真诚道歉与赔偿,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没有一件不在拷问政府的权力是否已被滥用。

政府没用平常心看待428,这是和平的集会,没有暴力,不然挤满人潮的苏丹街与茨厂街的商家不会生意大增。当政府准备用「非常心」对付群眾的「平常心」时,你告诉我最可能使用「暴力」的会是谁?

律师公会报告认为,警方428採取的暴力行动比709大集会更严重,若部分集会者违令闯入禁区,警方应该逮捕破坏和平者,而不是向所有集会者发射催泪弹或水砲。

国际人权组织更抨击大马警方向和平示威者过度使用武力,人权观察(HRW)亚洲副总裁菲罗伯森表示,政府利用水炮和催泪弹攻击和平示威者,显示现场失控的是警方,而不是集会者。他指出,儘管宣佈解散之后,確有一些集会者突破警戒线,但他们距离真正的独立广场还很远。此外,即使一些集会者已经开始跑离独立广场,但警方仍利用水炮和催泪弹来袭击他们。

我不得不怀疑,难道「没有警察的地方,会是更安全的地方」?警察为何要自毁形象,影响这个行业的尊严?记者纷纷被暴力打到掛綵,而且打记者的正是警察或镇暴队,如果是一两个记者不幸被打,或许可以把它看作是「意外」或「个案」,但当这么多记者都遭殃时,有的甚至肋骨断裂,相机被破坏,记忆卡中的照片被销毁,那就不是「美丽的误会」了。谁允许警察这么做?谁在公然践踏新闻自由?

受暴力对付或逮捕的记者几乎涵盖了大部分报章,包括了《东方日报》、《星洲日报》、《中国报》、《南洋商报》、《光明日报》、《星报》、《太阳报》、《马来邮报》、《人民之声》(淡米尔报章MakkalOsai),网媒《当今大马》、《独立新闻在线》、新加坡《亚洲新闻台》(CNA),以及卡达尔《半岛电视台》(Al-Jazeera)等。

新闻自由是民主社会的第四权,记者拥有採访与报导的自由权,而且应受保护。8个媒体公会严厉谴责警方的暴力对待记者,华裔摄影记者协会更斥责警方严重伤害新闻从业员的流氓作风,並强调各界不能坐视不理,否则將对媒体以后的採访工作造成严重威胁。

媒体负责人在为前线的记者送上慰问时,应更深沉地反击警察的暴行。沉默只会助长暴力的蔓延;媒体的低调处理,对受害记者也欠公平。期待媒体的管理层,必须认真通过舆论来为记者討回公道。对于记者的尽忠职守,他们將会贏得尊敬与掌声,並为行业树立典范。

封锁广场其实是「最没有点子的策略」,吉隆坡市长阿末弗亚宣佈独立广场,只会使群眾向独立广场进行外围包抄,以致產生「围城」与「攻城」的对决。独立广场不是一栋建筑物,显然是一座「空城」,拿「空城」来製造「假想敌」,暴露了权力的傲慢。如果吉隆坡市长是民选的,绝不敢如此跋扈。4月26日市长更是未卜先知,警告说:当天一定发生衝突。难道后来和平的集会演变成「混乱」是有「预谋」的?

暴露权力的傲慢

净选盟清楚说明了,独立广场是国家与所有子民的象徵,特別是宪法保障国民可以在公共场所集会的权益。开放广场,维持秩序,只会给政府加分,让人民相信政府集会法的修订是有「诚意」的,是「善意」的,但现在的举动看来他们更显「假情」与「恶意」。这次的428集会同样获得海外35个国家,85个城市的同步声援,包括泰国、美国、加拿大、越南、菲律宾、台湾、印尼、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埃及、沙地阿拉伯、南非、约旦、韩国、中国等国;这比去年709集会更多。

101位目前在台湾留学的大马学生署名声明,令我们看到大学生对国家理想的追求与抱负,更显示了他们关心时局,心怀国家。文中提到2010年杪爆发的茉莉花革命及阿拉伯之春,直至缅甸军政府通过决议释放权力踏上民主步伐,藉此阐述世界民主浪潮势不可挡,唯独马来西亚执政党依旧故步自封,企图以换汤不换药的小步伐开放政策,取代实质的民主进程。海外学子遍佈全球,他们的心声与全民同在,祈求国家远离腐败、迈向民主、廉能执政的心情是一样的。

我们更欣慰的看到宗教团体也没有置身事外,五大宗教咨询理事会之前就敦促当局允许428静坐抗议。他们强调,所有人都应该支持净选盟的乾净和公平选举诉求。他们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支持正义、公平游戏、透明,不同意任何人通过排挤他人的方式来享受优势。」

当然再大的声音,集合再多的人,没一张选票来得有「力量」。民主改革、打倒威权、扫除腐败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人心所向,也许你错过了这次机会,但你的力量不应在来届大选缺席;我们期待你最强的一击,让民主不会只停留于口號!

鄭丁賢‧老外眼中的集會

2012-05-08 09:05

阿茲曼:你們看了《經濟學人》的分析嗎?

阿華:甚麼經濟學人,我都不懂經濟,只會看股票行情和萬字票開出的號碼。

烏瑪:哎喲喲,這是一本國際雜誌,每期都報導各國的大事;這一期它還分析了我國的428大集會。

阿華:嘩!428大集會上了國際雜誌,很威水呢! U博士:外國人看大馬,愈看愈有趣,不過,很多大馬人看了《經濟學人》的分析,可能會很生氣。

阿茲曼:嗯,怎麼說呢?

U博士:老外從局外人的角度,看到的東西有點不一樣,說的話也比較中肯,至少他們不怕得罪人。

烏瑪:怕得罪誰?怕內政部再次把雜誌給塗黑嗎?

阿茲曼:去年政府官員把《經濟學人》報導709的部份塗黑,已經是國際笑柄,現在還敢嗎! U博士:我的意思是說,國內的許多媒體,一方面怕得罪政府,擔心秋後算賬;另一方面怕得罪民眾,會被標籤為反集會,所以閃閃縮縮的,對大集會有許多保留之處;反觀《經濟學人》,沒有顧忌,一針見血。

阿華:這麼好料,它到底說了甚麼?

阿茲曼:它說428大集會雖然人很多,但是效應不比去年的709集會。它也認為,國陣和反對黨有得有失,打平手。國陣要對警方的執法過度負責,而淨選盟的安美嘉則承認群眾失控,發生暴力事件。

烏瑪:它還說安華應該解釋,他是否煽動群眾闖過柵欄。

阿華:看來也沒甚麼特別。

U博士:沒錯,真的沒甚麼特別;但是,國內官方馬來文和英文媒體,全面倒向政府,而網絡媒體,全面反政府,各走偏鋒,忽略了客觀事實;《經濟學人》的簡單分析,可以讓許多人看到他們原本看不到,或是不願意看的一面。

阿茲曼:我同意這是一個平局,大集會突出了反對的聲浪,也鞏固了民聯支持者的力量,但是,對於國陣的基本盤,尤其是鄉區和保守選民,沒有甚麼影響。

烏瑪:政府媒體突出集會的暴力情況,反而加強鄉區選民對國陣的向心力。

U博士:從政黨得失看大集會,確實是各有得失;但是,428作為一項社會運動,它確實激發公民意識,使更多人關注公民權益和公共政策。可惜的是,它也突顯城市和鄉區的意識形態差距,部份馬來社會擔心這股浪潮會改變現有的權力結構,衝擊他們的既得利益。

阿華:難怪馬哈迪和3位前總警長說大集會是要推翻政府。

眾人:阿華,連你也開竅了!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

林明華‧讀《經濟學人》評論有感

2012-05-08 09:07

兜兜轉轉,吵吵鬧鬧,還是離不開政治,離不開大選。

甚麼時候大選?是428大集會過後,眾人最關注的問題。

6月也好,7月也好,9月也好,那個大選的球,仍然在首相腳下,國陣掌握了選擇選舉日的主控權。

但影響這屆大選的因素很多,如養牛風波的發酵,如華小師資和大學免學費課題的餘波,如選舉公平與否的訴求,如稀土事件的爭論,以及一連串的轉型計劃、廢除惡法、制定新法和修訂舊法的反響,都可能衝擊選情,左右朝野勝敗。

308海嘯選舉以來,馬來西亞社會的改變,無疑相當巨大。幾場萬人參與的社會運動,凸顯了民心思變並非空穴來風的假設和假象,也令來屆大選出現勝負難測的迷局。

709大集會和428大集會的效應,是大馬政治風向的一個重要觀察點。

比起709,428不只參與的人數更多,也在國內外同步舉行,以規模論,後者顯然更勝一籌。但深具影響力的《經濟學人》卻指出,參與709示威的人數雖然相對少,但它所帶來的政治衝擊卻是驚人的。

《經濟學人》把428大集會形容為一場“平局”的競賽,原因是:雖然它再次顯示了警方的蠻橫,但政府也可藉此突出了某些集會者的暴力行為。

英國出版的《經濟學人》是一份在全球發行的雜誌,其評論文章向來深具重量,它對我國政治局勢發展的視角,雖然未必準確,但卻很值得參考。

無可否認,428大集會所引發的爭議,確實比709大集會來得多,除了警方過度暴力執法的指控外,有關它是否已被“騎劫”,以及安華與阿茲敏被指煽動集會者硬闖獨立廣場的指責,都一一被人挑起。此起彼落的口水戰,無疑已造成大集會的訴求失焦,甚至受到扭曲,即便是淨選盟內部,也為此而出現意見分歧。

這樣的演變,也許是淨選盟之前沒有估計到,也不願看到的結果。

我個人的觀察是,2場大集會過後,朝野兩極化的現象是更加激化了。國陣和民聯的支持者,不但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政治立場,反而是“信念”更加堅定不移了,也更加由此而陷入了非友即敵的惡斗之中,令整個社會被衝突不斷的政治氛圍所籠罩,卻少了一個社會應有的反省與行動。

或許吧,這就是所謂民主的陣痛。在大選日期確定之前,在選民投下選票之前,如此持續性的政治對抗現象,我們無法迴避,只能睜大眼睛,直視它、面對它;最後,用我們的選票,去總結它!

(星洲日報/雲淡風輕‧作者:林明華‧《星洲日報》執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