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卿‧教育角度看325大會

《星洲日报》2012-03-21 08:21

308過後,人民愛上了數字遊戲。

709淨選盟大集會,糾正了選舉委員會的一些積弊。

226綠色盛會2.0,鄭重傳達了人民反稀土的訴求。

318女性改革之聲,以白手套要求一個清廉的政府。

325抗議大會,抗議政府漠視華小師資嚴重短缺問題。

無論是大集會或盛會,或甚至是抗議大會,皆是一種民意的表達方式。人民通過和平集會方式提出訴求,一是人民享有表達意願和言論自由的基本權利,二則反映政府政策有疏失,有糾正改革和反省的必要。

政府切勿以為這709、226、318、325……只是一小部份人在玩弄數字遊戲,這些數字一旦串聯起來,恐成萬馬奔騰之勢,後果嚴重。負責而有效率的政府,一般上不會漠視人民提出的任何訴求。

按常理,教育課題是政府的職責,不必勞煩老百姓費心。因為學校欠缺教師而須勞師動眾,舉行抗議大會,這種怪事全世界只有馬來西亞才會發生。

教育部高官有句口頭禪:“華教問題非一朝一夕所能解決”,說了幾十年,至今還在說。

這40多年來的“一朝一夕”,加起來恐怕都有一代人了,華教仍像棄嬰,被人遺棄在角落。

單是華小師資短缺問題,就拖宕了三、四十年,教育部不僅沒有解決問題,更隨意派遣不具華文資格教師到華小,增添華小麻煩不說,還衍生嚴重影響華小特徵,使華小面對變質危機。這還不能構成325抗議大會的理由嗎?

高官不時強調,“政府公平對待各族人民”;果真公平,愛華教人士何須舟車勞頓趕來參與325大會?

高官也常安慰華社,“政府重視華文教育、華小是國家教育主流一部份”;果真如此,華小師資短缺問題何須拖宕40年?

華教問題,始終是華社心中的一根刺,沒有徹底拔除,高官說再甜蜜的話,派再多糖果,也難討華社歡心。

華社為維護母語教育,而集會而提出訴求,是基本人權,政府除了聆聽民意,諸多藉口或逃避,皆非明智之舉。

325抗議大會,就像其他集會向政府提呈訴求一般,旨在陳情華教困境,政治人物宜脫掉有色眼鏡,以教育角度看待這項大會。

325抗議大會也不是競選平台,政治人物切勿利用325大會撈取政治利益,以免模糊了抗議大會訴求的焦點。

【熱點新聞:325華教救亡大會】

(星洲日報/情在人間‧作者:陳寶卿‧《星洲日報》主筆‧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