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丁賢‧325是一種感受

《星洲日报》2012-03-21 09:00

一位朋友突然間說,他準備參加325抗議大會,而且想號召一批人赴會。

我有點驚奇。他從未參加過任何集體運動;709淨選盟集會他沒參與,226綠色盛會他也沒有出席。

在談論政治課題時,他通常扮演聽者的角色;他甚至沒有特定政黨傾向。

這一種性格,通常只是旁觀者,而不是社會運動的參與者。

然而,一旦他們改變態度,肯定是受到某種感召,也代表了社會關係出現變化。

這讓我想起政治學分析中的第3類選民。這一群人,平常只是政治活動的觀察者,缺乏參與熱情。

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冷漠。一旦他們發覺某一個政治議題,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產生連繫,牽動他們的感受,這時,他們就會關切這個課題,追蹤其發展,產生立場,乃至投入和參與。

從這個脈絡分析,這位朋友的動向,也就理所當然。他是華文教育背景,從小學到大專都是,這讓他對華文教育有一份情感,對華教課題也感同身受。

於是,325大會對他而言,已經不只是抗議華小師資短缺事件,而是延伸到華教長期受到忽視,累積起來的一種挫折感。

參加325大會,是一種表態,要把心裡的不平感受,通過集會的形態表達出來。

當然,325大會的目的很明顯,即是針對華小師資短缺進行抗議;然而,或許很多人和我這位朋友一樣,不完全是因為師資短缺,而是因為華小長期被忽略而引發更大的感受。

這種感受,超越單一事件,也感染了更多人;325抗議大會從原先的寂靜,進而逐漸凝聚共識,產生號召力量。

這一點,可能作為主辦者的董總並沒有料到,而政府更是始料未及。

當局的原先想法,以為這只是主辦者借用709和226集會的餘勢,要炒起課題。

沒想到,師資短缺事件能夠發酵,讓眾多對華教有感情的人士,產生深切感受,也帶動了325的氣勢。

在這股力量的逼促下,有關當局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並加緊溝通處理。

董總掌握了先機,大集會自然還是要辦下去;丹斯里鍾廷森認為集會應該是最後選擇,說法固然有道理,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之下,卻已經是優先選擇。

要阻止325集會,已經不可能;政府所能做的,應該做的,是在325之前,提出解決師資短缺的具體方案,並體現全面落實的誠意。

如此,325大會照計劃舉行,但溫度可以降低不少;支持華教的民眾,也適當的表達感受和意願。

【熱點新聞:325華教救亡大會】

(星洲日報/馬荷加尼‧作者:鄭丁賢‧《星洲日報》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