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吃错药?为什么非要力挺以色列不可?

来源:  南亚研究通讯     2024年07月01日

印度和以色列关系在上世纪中叶并不密切,但时至今日却大幅度提升。莫迪开启第三任期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立即向莫迪致以“最热烈的祝贺”,莫迪也多次强调对以色列的“理解与支持”,其背后印度教右翼势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印度教右翼力挺以色列的三点原因,包括印度在恐怖袭击问题上对以色列的同情和声援、不断加强的全面人员交往和贸易往来以及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认为印以两国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等,作者认为印度对以色列好感飙升的主要原因是以色列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当代典范,以色列的成功对印度教右翼极具吸引力。印以作为美国重要盟友和伙伴,其双边关系不断深化背后的诸多地缘政治和现实考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南亚研究小组特编译此文,供各位读者参考。

图源:The Diplomat

图源:The Diplomat

莫迪(Narendra Modi)执政期间恰逢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担任以色列总理,两人都领导着右翼民族主义政党,印以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这种亲密关系不仅体现在政治上,在社会层面更甚。以色列人对印度的好感度达71%,高于世界上任何国家;2009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印度对以色列的支持率为 58%,高于美国。在最近的加沙冲突(war inGaza)中,大量印度社交媒体账户一直在放大亲以色列的叙事。

印度对以色列异乎寻常支持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毕竟,印度独立后历来采取亲巴勒斯坦的立场,这是左翼国大党后殖民团结信仰(post-colonial solidarity)的一部分,印度甚至没有投票支持1947 年联合国的分治计划,该计划推动了以色列建国。尽管印度在1950年承认了以色列,却直到1992 年才与以色列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但在1988 年,印度却是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的非阿拉伯国家。

然而回想起来,这些决定并不一定是受国家利益而是受意识形态驱使。鉴于目前两国关系不断升温,大多数印度人是否仍持有这种意识形态立场值得怀疑。

三个原因可以解释过去三十年来印度亲以色列情绪高涨。一是印度在恐怖袭击问题上对以色列的同情和声援,这已经超越了右翼政治的范畴。印以两国都饱受由外部敌对势力资助的伊斯兰恐怖主义戕害,对印度来说敌对势力是巴基斯坦,对以色列来说是伊朗。因此,印以两国都坚定打击恐怖主义,强调国家安全。事实上,当代印以关系一个里程碑标志是在1999年卡吉尔冲突(Kargil War)中,以色列向印度军队提供武器,支持其与巴基斯坦作战。

这种共同安全关切使印度亲以的第二个原因变得更加自然,即不断加强的全面人员交往和贸易往来。

冷战后,印以关系更加正常化,特别是印度的政治格局不再鼓励政府不遗余力地声援后殖民时期的穆斯林国家,或利用巴勒斯坦问题争取国内穆斯林群体的支持。

在印以交往中,经济和军事因素推动双边关系更紧密。两国贸易势头强劲,印度国防工业与以色列建立了密切联系。印度是以色列武器的最大买家,这些武器对印度国家安全至关重要。2014 年以来,以色列武器将近一半(42.1%)的武器出口向印度。2022年以来,印度成为I2U2 集团(印、以、美、阿联酋)的主要参与者,其目标是建设一条通过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连接印度和欧洲的运输走廊。

尽管这些发展都是有益和积极的,但以色列并非印度唯一的选择。毕竟,印度与日本、法国等有着密切的军事、贸易、政治和社会联系。如今,印度对以色列的支持背后真正隐藏的是印度教右翼对以色列意识形态和政治模式的推崇。

过去,许多无论是世俗的还是印度教徒的印度民族主义者,都对日本颇有好感,将其视为管理完善、技术高效的民族国家典范。从印度到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都是整个 20 世纪初亚洲民族主义者的榜样。毕竟,日本是第一个成功实现工业化并在 19 世纪与欧洲殖民势力抗衡的非西方亚洲国家,而民族主义的目的就是加强本国的文化和军事实力,以对抗其他国家。

原因三即以色列是当代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的效仿对象,他们试图在印度建立一个印度教化的以色列(Hindu Israel)。以色列模式是他们对印度未来发展的设想,实际上也是世界各地民族主义者对自己国家的设想:一个不惧外敌、现代(技术和法律)与传统并存、既尊重社会主导文化和规范又兼顾少数群体、秩序井然的国家。

实际上,正如以色列右翼内部的世俗派犹太复国主义者和极端正统派之间存在分歧,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也很少是神权主义者。其目标更倾向于让印度摆脱宪法规定的不同教派间的中立性,转变为更类似于以色列的犹太模式(译者注:根据文明形态史观,汤因比将世界历史划分成三大文明模式:希腊模式、中国模式和犹太模式。犹太模式属于“流散社会”的模式,指“它已在地理上流离失所部分融入了外族社会的生活,但通过一种共同的文化传统而仍旧保持着自己的精神统一性和与众不同的特点”,由流散社会取代“非地方性的民族国家”,看来是一股“未来的潮流”。——卢钟锋.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思潮的演变及其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观[J].理论与史学,2015(00):35-72.),即所有群体都享有平等的公民权利,但名义群体(titulargroup)享有优惠待遇。

除意识形态趋同之外,印度教民族主义者还认为两国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与阿拉伯穆斯林或西方基督徒不同,这两国都是单一聚集宗教群体(也有人说是种族宗教)的主要家园。

印以两国都与敌国为邻,邻国试图掠夺土地或彻底摧毁他们。最后,民族主义者认为犹太人和印度教徒相似之处还在于,这两个群体都为政治权力奋斗了几个世纪,直到 20 世纪才确立了自己的国体,即1947 年印度独立和 1948 年以色列建国。

总之,印度对以色列好感飙升的主要原因是以色列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当代典范,它将古老文化与现代繁荣、技术实力和军事成功融为一体,对印度教右翼极具吸引力。从更普遍而非意识形态的角度而言,印度人对以色列反恐斗争产生同情,加上三十年来两国经济和民间交往加深,也进一步拉近了印度和以色列的距离。

作者简介:阿基莱什·皮拉拉马里(Akhilesh Pillalamarri),国际关系分析师,作家和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