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学习需与世界接轨/曾志涛

数理学习需与世界接轨/曾志涛

教育部在今年3月19日发布通令,指示有推行双语教学计划(DLP)的学校必须从2024/2025学年起,在小学或中学的每个年级有至少一班采用国文或母语作为教学媒介语。

双语课程计划是由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在2015年提出,旨在通过用英文教授数理科目,提高学生的数理掌握能力。

今年初,家长教育行动组织(PAGE)向团结政府提呈备忘录,要求教育部回到双语教学的初衷,维持100%英文教数理,尊重家长选择,勿强制用马来文教数理。

随后,槟州11所国民型华文中学董事会及家协联手签署,要求教育部撤回强制华中至少须开设一班国文教数理的决定。

我们明白,教育部要通过这项举措是为了推广马来文的学习和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马来文水平。然而,选择用英文学习数理并不等同于忽视马来文的地位,两者不是零和博弈。反之,人们应该以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这番举动的用意。

众所周知,英文是国际通用语文,被广泛应用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许多最新科技的资料、教科书和文献都是用英文撰写的。

让学生更易理解

因此,英文常被用来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科学理论。许多数理术语在英文有规范的表达方式和符号,使用英文来学习,能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

再者,不同语文的语法逻辑有所不同。一般上,数理概念必须通过英文表达会更简洁易懂。这些术语在英文中有特定的定义和用法,如果硬将英文翻译成其他语文,可能会导致译后的术语不够精准,文字变得生涩难懂,这势必增加孩子学习数理的难度 。

打个比方,人工智能术语之一的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要如何译成国文呢?

此外,许多大学的教学和学术交流都是以英文进行的。因此,在中学阶段使用英文学习数理,升学就不会面对巨大的文化冲击(culture shock),学生们就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这对他们的工作前景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微软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宣布来马来西亚投资云区域,学生的数理学习有必要与全球化的人力资源需求趋势接轨。

这些跨国高科技公司使用英文作为工作语文,诸如技术文档、培训流程和团队交流都以英文为主要媒介语文。从小用英文学习数理,学生在大学应对各学科,尤其是科研知识的掌握能力会有更好的基础。这将有助于提升大马毕业生日后的竞争力,对于竞争激烈的高科技行业是必不可少的 。

教育部必须意识到,双语教学计划的核心宗旨是为了加强学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及技职教育(TVET)领域的学习能力,以实现《2030年新工业大蓝图》的目标。

与其争辩用什么语文来教数理,教育部的当下之急是思考如何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和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数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勿走三步退两步,影响孩子的学习进程,与人工智能和高科技发展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