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3日訊)前經濟部長拿督斯里拉菲茲表示,國盟正試圖將與沙巴東海岸有關的邊界問題情緒化,並營造出政府出賣國家主權的印象。
他今日在面子書發帖,針對國盟領袖指責首相拿督斯里安華與印尼總統普拉博沃原則上同意探討兩國共同開發爭議區域的油氣資源,是再次出賣國家主權一事,這麼回應。
他也批評,正當民眾關心司法機構的獨立性時,國盟卻認為印尼安峇拉區域議題更值得炒作。
他解釋,該片海域位於沙巴東海岸和加里曼丹北部,而馬來西亞在1979年發佈的地圖中,將該區域納入大馬大陸架範圍內,因此視為大馬領土,但印尼卻對此表示抗議。
「2002年,國際法院裁定西巴丹島和利吉丹島屬於大馬,但未明確指出這些島嶼的大陸架邊界。因此,該區域至今仍是大馬和印尼之間的邊界爭議地區。」
他說,被大馬稱為ND6區塊和ND7區塊或印尼安峇拉區域的爭議地區,蘊含豐富油氣資源,但由於邊界爭議遲遲無法解決,至今未被開發。
他指出,該區域估計擁有10億桶石油和1萬4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
拉菲茲強調,他支持大馬和印尼共同開發該爭議海域的油氣資源,並且這也是他在內閣時提出的建議之一。
「這種合作方式已被證明行之有效。我們曾在吉隆丹外海和泰國合作開展過類似項目。當時的情況一樣,該區域處於大馬與泰國的主權重疊區域,兩國僵持不下,因此無法開發該區域。」
他指出,1970年代,兩國政府同意成立馬泰聯合開發機構共同開發相關區域,如今約有30%的西馬天然氣供應來自該爭議區域。
拉菲茲認為,政府必須同時與印尼政府和沙巴政府進行協商,以保障沙巴權益,並讓沙巴人能公平獲得部分收益。
他說,如果這個議題被政治化,而導致共同開發計劃受阻,那全國人民,從沙巴到玻璃市,每年都將會損失數十億令吉收入,尤其是在我國石油收入日益減少的背景下。
「國油需要這項共同開發計劃。人民也能從中受益。」
他強調,確實可以針對一些政策提出反對意見,但應該在全面瞭解其利弊之後再做判斷,不要動不動就「抨擊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