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建交50年】无惧中国与共产 父亲力促马中建交

《亚视新闻》2024年5月25日 12:3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对内忧外患;二战结束后,国共内战随即登场;1949年,新中国终于成立,韩战和越战却接踵而至。经过多年动荡,加上西方世界大力围堵,很多人都对中国产生畏惧。

尽管如此,高瞻远瞩的马来西亚已故前副首相敦依斯迈医生凭藉丰富的外交经验认为,马中两国必须建交,使他成为两国建交的功臣之一。

依斯迈的长子道菲·依斯迈接受《亚视新闻》专访时说,父亲认为,中国在本区域的角色日益吃重,没有人能忽略中国,而与中国建交更是自然不过的事。

他说,中国和印度发生边界冲突时,马来西亚必须关注事态发展,因为马来西亚有很多华裔和印裔,这也是依斯迈在担任外交部长时积极制定马中外交政策的原因。

他也说,越战爆发后,中国在东南亚的角色也日益重要,当依斯迈推广中立政策时,也要获得中国的认同。

“美国和英国已经同意,我们也需要俄罗斯和中国接受中立政策,不然会有问题。”

国父要建交 依斯迈:时机不对

道菲回顾历史时说,早在马来西亚第一任首相兼国父东姑阿都拉曼在任时,便打算和中国建交,但依斯迈认为时机不对。

“中国和前苏联当时在政见上有分歧,若与中国建交,马来西亚就要好好处理马苏关系。”

道菲说,依斯迈在时局缓和时,才推动马中建交。东姑阿都拉曼于1970年卸任,马来西亚在第二任首相敦拉萨的带领下于1974年与中国建交,唯敦依斯迈已于1973年病逝。

不建交失庞大市场

道菲说,马中建交前,马中没有任何官方联系,两国之间的贸易都必须途经香港、新加坡、泰国等第三方;马中建交后,贸易往来日益频密,加上中国后来改革开放,大家都目睹中国崛起为经济大国。

“如果不建交,我们会失去庞大的市场。早在建交前,马中之间便有经贸往来,但由于两国之间没有官方联系,很多交易都经过新加坡、泰国等第三方国家和香港的交易所完成。”

道菲表示,马来西亚出售橡胶、棕油、锡等原产品给中国,在当年的马中贸易中,中国是净买家。

马哈迪擅打“种族牌” 丑化中国不出奇

敦马哈迪医生担任第七任首相时被指处处针对中国。他曾抨击中国房地产公司碧桂园在马来西亚开发的森林城市把土地都卖给外国人,也喊停中国交建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

为此,道菲说,马哈迪擅长玩弄种族课题,遇到问题时,把中国拿来当代罪羔羊一点也不令人惊讶。

“我相信中国足够强大,会对马哈迪置之不理。”

道菲表示,很多人对马哈迪看法两极,有人尊重他,也有人认为他已是过气领袖,为了保住自己的名气,马哈迪经常打“种族牌”。

他指出,首相安华在依斯迈逝世5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说,马来西亚已经有新的领导人,因此,他相信未来几年,马来西亚能摆脱马哈迪的影子。

马哈迪曾担任大马第四任首相。在他首次任相的22年期间,曾官访中国7次,为马中友谊与合作奠定稳固基础。

郭鹤年是马中建交重要人物

道菲说,亚洲糖王郭鹤年是马中建交的重要人物,只不过他为人低调,很多贡献都不为人知。

“父亲不曾到中国,但他常到香港。郭鹤年和其哥哥郭鹤举便和我父亲介绍中国的发展状况。”

道菲强调,郭鹤年是爱国公民,除了协助马来西亚成立船务公司、面粉厂、糖厂等,他也为政府提供很多经贸意见,就连制定新经济政策,他也发表看法。

道菲(左1)一家与郭鹤年(左3)关系密切。左2为道菲夫人鲁宾娜;左4起为郭鹤年夫人何宝莲、道菲女儿阿丽雅与儿子苏莱曼。(图:受访者提供)

“郭鹤年是建设马来西亚经济的重要人物。他也是率先雇用马来人的少数华裔雇主。他甚至给马来人当经理,还给他们股份。郭鹤年坐言起行,为人公正。没有人记得这些事,但我记得,有人问我就会讲。”

提及早前有巫统领袖抨击郭鹤年时,道菲说:“所以我站出来挺郭鹤年。他是爱国的。”

他认为,抨击郭鹤年的领袖清楚郭鹤年的贡献,出来叫嚣只为了引人注目,但这种行为很容易误导新生代,因为年轻人不了解历史。

采访手记

道菲和父亲一样,都不曾到中国,但他希望有朝一日到中国北方的穆斯林城市游玩,同时参观经济蓬勃发展的上海和广东。

道菲也从《依斯迈传记》中找出祖母的照片,并对《亚视新闻》说:“祖母有一半华裔血统,祖父母也领养了9名华裔女童!”

年逾古稀的道菲说,“谈论中国”从来不是家中禁忌,他家也是少数聘请华裔保姆的非华裔家庭,父亲也鼓励孩子向保姆学习中文“,开明态度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