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政党领袖说,“华人要钱也要权”,“华人建大厦商场,马来人摆路边摊”,还有“非回教徒最贪污”,“不谈马来人,还可以谈什么?”,这都是具有种族歧视与宗教偏见的歪论。
美国的全面数据平台(Index Mundi )去年公布世界最种族主义国家排名榜,大马竟名列第二,仅次于南非;当然好些网民不表认同,还以“那应该指的是政客,政府及政党”回怼。
随后社区传播中心(Komas)发布《2022年马来西亚种族主义报告》,揭示2022年是种族主义事件纷扰最泛滥的一年。
上述对种族歧视观感的民调数据,以及政党领袖的话语论述,却折射出这个国家有好些人已被种族主义及公式化观念框定了认知。
最可悲的是,一些政党领袖还不断以种族和宗教划分类别,将宗教戒律的标准硬套别人的身上,要别人依照自己的想法观念过活,以仇恨和排外的挑衅与煽动,只看到别人的过错,以此来维系他们自身的政治影响力。
过去的领袖以种族主义的话语权固定下来的结构性权力,影响了国家公共政策选择及公众行为偏好的观念。如今的领袖仍充当起种族主义的帮凶,拒斥“反对一切形式种族主义国际公约”,也继续沿袭种族固打制的实施。
种族歧视的偏见根深蒂固,心存偏见的政治领袖只会透过有色的凹凸镜片来看东西,思想上的偏见,必然导致言行上的暴戾和不公正。
领袖应摆正态度
因此作为领袖最应该摆正态度,正确看待种族与宗教问题,要以身作则,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要以宽广的胸怀对待每个人,更要以政治战略与司法手段,去保护人人平等的权益。
看看惨痛的历史,种族歧视引起的种族对抗对一个国家民族带来的伤痛,需要多少后人的不断努力及寻求和解的推进,迄今仍是难于愈合。
尊重他人的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是我们鼓励为人处事的原则;人种学,种族优越论都应该被严厉批判,生物种族主义的理论和言行应该被严禁,蓄意播弄种族及宗教仇恨情绪的邪恶政客应受到严厉惩诫。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与宗教隔阂,铲除通住新世界的一切障碍,应是全民共识;加强多元化、公平性和包容性,人人都能获得机会的平等,才是社会正义。
当然,只有所有人都能一起打破疆界和壁垒,终结种族歧视与宗教隔阂,就是推动变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