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纪录 与印尼筹拍续集 大马抗英电影引热议

马来史诗电影《末基劳:英雄崛起》马来史诗电影《末基劳:英雄崛起》(Mat Kilau)

《南洋网》2022年08月24日  报道:张安翔

马来史诗电影《末基劳:英雄崛起》(Mat Kilau)大爆红,连好莱坞大片《雷神索尔:爱与雷霆》也前所未见地需让路。电影强调马来人与回教徒大团结,输出印尼并宣布两国将合作拍摄续集。

马来史诗电影《末基劳:英雄崛起》上映不到两个星期,就打破马来西亚最卖座的本土电影票房纪录。该电影以800万令吉的制作成本,已达超过1亿令吉的票房。

据大马院线负责人证实,因《末基劳》气势如虹,原定于7月7日在大马上映的《雷神索尔:爱与雷霆》选择在7月21日上映,以避其锋芒,好莱坞大片让路予大马本土电影,堪称闻所未闻。《末基劳》票房成就史无前例,令这部马来史诗电影成为举国上下主要的舆论焦点,引发多次辩论,讨论由影院延烧到舆论场。

代议士借机宣传

此外,多位大马人民代议士也看到了换取马来社群支持的契机。他们趁着该电影的热潮,纷纷连忙订购播映厅,让其支持者与民众能免费观赏和提高士气,为即将到来的全国大选做好热身工作。电影更将进军印尼电影市场,在印尼200家影院上映,马来西亚通讯及多媒体部副部长拿督查希迪更宣布,将与印尼合作拍摄续集。

这电影以英殖民政府企图占领马来亚半岛初期为背景,马来社区领袖因不满殖民政府执行过高的税收和独揽金矿权,发动起义和抗议行动。殖民政府委派锡克族人员向马来社区代表执行武力镇压和迫害,促成了马来英雄的崛起。

相比于其他抗殖民的马来英雄,该片描绘的3位主角是历史上不曾被皇室赦免以武力抗争的民族英雄。总的来说,该电影是一部动作片,主要宣传马来与回教的民族主义。

马来民族制作团队

电影宣传为了符合当代行销策略,以付费方式邀请具有影响力的“网红”,戴上结婚服饰或贵族服饰马来帽(tanjak)和表演马来武术(silat),以有趣的方式宣扬马来民族主义。吊诡的是,历史上的Mat Kilau或当时来自非贵族的马来英雄都是戴上宋谷(songkok/kopiah)或绑头巾(serban),不是片中宣传的马来帽。

回教徒联盟领军人物

除了锡克族,制作团队和全体演员几乎皆是马来民族为主。电影监制和主要投资人阿都拉马大力曾多次担任大马右翼组织大马回教徒联盟(ISMA)的全国副主席和全国署理主席,该电影的制作公司Kembara Studio也是由阿都拉马大力所拥有。

值得一提的是,阿都拉马大力也是ISMA属下回教清真医院——阿扎拉回教医院的所有人。

阿都拉马大力因曾发言,以华裔为首的“行动党可以牵动种族冲突的发生”和因污蔑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联盟遭控告。

剧组为了突出体现主角为民族英雄的想像,把历史上原是被俘虏的状况,窜改为“主角以精湛的马来武术击败锡克族执法人员,顺利逃离”的英雄动作片模式。

 

强调回教与民族主义

回教徒联盟原是回教革新组织(IKRAM或前身JIM)属下专注回教教义和向回教徒社会中产阶级宣教的机构,以回教徒兄弟会的教义为组织宗教思想的主干。随后,ISMA抛离母会自立门户,成为专注宣扬极端马来回教徒的回教组织。

回教徒联盟经营符合回教教义的医院、社科类的研究中心、宗教学校、人道机构、社交媒体公司、电影制作公司、国内外大学生组织、政党(回教阵线BERJASA)等。2013年以来,回教阵阵线曾多次参与大选,几乎都是失败收场。回教徒联盟一直全方面渗透马来社区,提倡“马来人与回教受威胁”论述,抨击曾经执政的希望联盟政府(2018至2020年)。

另外,回教徒联盟也一直以攻击华裔和印裔的模式,体现马来民族和回教在大马至高无上的地位。

华裔政党盲目跟风

多位华裔政党人士,如行动党的前教育副部长张念群和前青年体育部副部长沈志强、公正党的林秀玲纷纷趁着电影风潮,举办免费的观赏活动。这举动似乎显得许多华裔政党人士对马来回教徒运动的理解不深,盲目地跟着风潮,却掉入极端马来回教徒的圈套。

《末基劳》确实揭露较少人认知的重要历史,遗憾的是,制作团队却过于展现回教和马来民族主义,强调马来人或回教徒的大团结能抵抗一切“外来者”的侵蚀。这“外来者”除了直接指向当时的英殖民政府,似乎也影射在华裔、印裔、西方论述主义者等的侵蚀下,马来人要团结和夺回马来回教徒的土地。

大马是一个由各种族和不一样的宗教所组成的多元社会;反之,《末基劳》片中多次宣扬马来和回教徒的精神,这完全符合回教徒联盟倡导的马来回教徒为主的社会。虽然该片获得广大马来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这也导致一直推崇多元价值、民主人权和共存共荣的论述面临威胁的迹象,乃是值得关注的发展。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