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态度!

来源:久久升学院    作者:盛唐如松     

昨天,土耳其和瑞典、芬兰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了三边会谈。嗯,实际上就是双边会谈。因为瑞典和芬兰是站在一边的,土耳其对瑞典和芬兰的要求也是差不离的。这次谈判结果,如果瑞典方面有了结果,也就代表了芬兰方面同样有了结果。当然,没有结果,因为会后的记者会,瑞芬没有参加,而是土耳其一个在自说自话。

会谈的议题大家都知道,就是关于瑞典芬兰两国加入北约这件事。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加入北约,就必须得到所有成员国的同意,否则就会出现一票否决权的情况。而这一次,土耳其则紧紧地攥着这张否决票,准备从中大捞一笔。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具备捞一笔的资格,也不一定都能承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后果。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某个国家想要加入北约,如果北约中的大国—英美不同意,这件事就一定是毫无希望的。所以,用不着别人来否决或赞成。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军事组织,对于美英来说都是越大越好,成员越多越威风。谁不想出门时小弟成群结队呢?

当然,俄罗斯是不能加入北约的,因为这家伙加入后,以后的北约老大是谁就不一定了。出门时小弟多固然威风,但如果有个小弟比自己还要拉风且自己还拿他没有办法,那么老大心里得有多么堵得慌。所以,俄罗斯是绝对不能加入北约的,不但不能加入,还得想办法弄死这个家伙。

但如果美英同意并积极支持这个国家加入北约,那么又有谁敢反对呢?毕竟大家都是当小弟的,反对不成有可能就会被一巴掌扇过去。这个巴掌对于美国来说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怂恿你国内的民众闹事,操纵你国内的政客搅局,三下五除二就会让反对的政党滚蛋,让支持的政党滚来。所以,除非这件事涉及到反对国的切身利益,且反对国还得有所依仗,才会在美英支持的情况下,敢于提出反对意见,甚至直言要一票否决。

土耳其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他位居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财富堆积如山的欧洲,一边是石油流淌成河的中东,更是掌握着从地中海到黑海的唯一交通要道。而且土耳其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并不弱,掌权者的统治力还很强。北约不能因为瑞典和芬兰这件事就开除它,实在划不来,从军事意义上来说,即便是整个斯堪迪纳维亚半岛的重要性也比不上土耳其的重要性。

而土耳其早在六年前就已经和美国闹掰了。虽然同在北约,美国黑了土耳其在F35上的研发资金和购机预付款,甚至还在土耳其国内策划了一场政变,妄图干掉埃尔多安,这让埃尔多安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于是和救了埃尔多安一命的俄罗斯关系密切起来,并购置了俄罗斯的防空导弹系统S400,这种事如果是其他北约国家做的,美国一定早就把这个国家给颠覆了,即便颠覆不了,也会把它给开除出去。但偏偏土耳其是一个颠覆不了的国家【已经做过且失败了的】,更是一个地缘位置上不怕北约开除,相反却是北约害怕它退群的国家。所以,对于土耳其,美国和北约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除了想办法继续推动土耳其国内的反对党上台,剩下的也就是等埃尔多安老死之后了。

这就是土耳其敢于拒绝瑞典芬兰加入北约的底气所在。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并比较一下身边的环境,否则,贸然做出的决定就可能会被打脸,甚至死无葬身之地。而老谋深算的埃尔多安无疑这样做了,所以,北约对他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让瑞典和芬兰自己去和土耳其谈。对土耳其提出的要求进行讨价还价,并希望最终达成交易。

土耳其的要求其实并不复杂,首先让瑞典芬兰不要支持库尔德工人党的分裂土耳其活动,我觉得这个似乎是应该的,毕竟无论如何想要成为一个战壕里的兄弟,你就不能捏着我的痛脚啊;另外一个要求则是要求瑞典芬兰取消对土耳其的武器禁运制裁,这个更加合理了,都在一个战壕打仗了,你却不让我手里有家伙,这还能算是战友吗?另外还有一些要求芬兰和瑞典恐怕做不到,但土耳其也不是向它俩提出来的,土耳其要求美国恢复土耳其在F35上的研发成员国资格,这个要求也不过分,人家土耳其是正儿八经参与过这个机型的研发和生产的,并且也预付了购买定金的。作为北约老大的美国如果还拿身在北约的土耳其当小弟,这种抢掠自家小弟的事情就不应该出现,如今虽然出现了,那也应该纠正过来。如果连这种事都不愿意答应,土耳其会觉得自己在北约就是一个外人?既然是外人,干嘛还要配合你们的行动。

关于埃尔多安,我这边其实很早就在说了。这人非常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国际上呼风唤雨,眼光犀利,并且善于造势。靠这些他这些年赢得了很多国际资源。这个没话说,乱世出英雄嘛。如今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削弱,欧洲又是付不起的阿斗,曾经被西方弄得差点休克死掉的俄罗斯在慢慢回血,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成为了世界多极争霸中的一员,且已经和美国不相上下,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让那些平时蛰伏的二三流国家得到机会的。日本如是,土耳其亦如是。

不过,虽然埃尔多安长袖善舞,但也不是不知进退的人,最终只要拿到自己想要的筹码,对于瑞典芬兰加入北约这件事,最终恐怕还是会抬抬手的。而我们则可以从土耳其的最终决定中看到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东西。

首先,如果土耳其最终在自己要求得到部分满足的情况下,抬抬手让瑞芬加入北约,说明这个世界的大格局就还没有巨变,这个可以理解的,因为目前土耳其对瑞芬和美国的要求其实不过分,既然以后都是北约国家了,都是自己的战友了,那么很多事情的确不能那么做。而土耳其也并不指望自己的要求全部得到满足,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招数大家都清楚。所以,土耳其最终同意瑞芬加入,说明西方的内部撕裂还不够严重。

但如果土耳其就是不答应,执意要搅黄瑞芬的加入,那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的某些新格局已经形成,且难以逆转。因为这意味着土耳其已经非常真切的在某种程度上加入到了东方阵营【这是我2016年预判的方向】,虽然不能说它会出卖西方的利益,但最起码它也不会出卖东方的利益。而帮助俄罗斯阻挡猪瑞芬加入北约,自然也就是土耳其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一种直接证据。这就像匈牙利无论如何都不会答应欧盟实施的对俄全面能源制裁一样。如果土耳其能够在北约这件事上达到匈牙利那样的高度,未来的世界就很好看了。

自然,匈牙利这样做我一直认为这里面有德法等国家的默许甚至纵容的成分,因为他们也不想真的就此戒了俄罗斯的能源。这时候有个国家出来作为挡箭牌,他们自然不会真的去责怪这个国家。

有人说土耳其这样长袖善舞的样子很美,也有人说俄罗斯这种敢做敢为的气势很赞。于是矛头就转到中国身上,认为中国这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很难看,不能让人一吐胸中块垒。但实际上,我们要明确意识到,这其实是根据各自的环境和各自的现实情况决定的。俄罗斯是被人拿刀子抵上了自己咽喉才不得不十步杀一人的,土耳其则是因为自己奇货可居才可以长袖善舞的。而中国,则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情况来决定自己该怎么做的。我们无需像俄罗斯那样一怒冲天,也无需像土耳其那样长袖善舞,同时,我们也做不到。

我们一怒冲天干什么?为了把欧洲的战火引到东亚?我们长袖善舞干什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产业制造国,世界上保持和平最久的负责任大国,作为一个他国不能以武力欺压的军事强国,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判断与影响自然有我们自己的手段。稳如磐石才是我们的还有的表现。在我们羡慕土耳其和俄罗斯这种屡次出镜,占据头条的时候,殊不知人家也在羡慕我们的稳如泰山和风雨不动。

年轻时,我曾经学习货车驾驶,但由于没有实力置办货车,所以最终选择退出,而选择了汽车周边服务【润滑油和常用配件销售,本钱不大的生意】。最终,很多有实力的车主日子后来过得并不比我好,当然也有很多过得比我好。但我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对的路。否则的话,如果非要跟他人攀比,去搞货车运输。那么如今是个怎样的光景我是不敢想的,或是会比较富足,【但很大部分都不是这个结果,我不认为我一定能得到这个结果】,也或者会因为一次意外而倾家荡产【这个虽然不绝对但颇有可能】。但那种选择一定不如我那时的选择稳稳当当,安安全全。这其实就是根据个人的实力和具体情况来做出的判断与选择。

我如是,我们的国家也如是。大约这就是文化积淀的缘故吧。看过太多的书,让我具备了这种对生活的态度。而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决策圈应该也具备这种针对处理国家事务的态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