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国阵、民联都在原地踏步

《当今大马》2013-11-09 10:25

5月的大选已落幕半年,这期间也举行了两场补选,不过看来国阵和民联都无法从“大选挫折”中走出来。

虽然国阵保住政权,但在城市选区却一败涂地,只获得47%的普选票,而野心勃勃的民联不只无法夺下中央政权,还失掉吉打,所以双方应该针对自己的弱点下功夫,不是继续钻牛角尖。

登州瓜拉勿述及吉打双溪里茂州议席补选,都是由巫统对垒伊斯兰党,也是它们势力范围的城镇选区。虽然巫统在瓜拉勿述获胜的多数票增加158张,在双溪里茂削减伊党多数票1千690张,华人票也回流,但巫统的“政权危机”仍未解除。

巫统在505大选依靠基本盘,取得比308大选更好的战绩,但国阵整体表现却下滑。在大选後,出现“华人海啸”或“华人不感恩”等言论,更有政治报复行动。

巫统右翼在党选期间占据主导位置,致使政府推出强化土著经济政策,首相纳吉在提呈2014年财政预算案时,宣布把土著议程列为国家议程,因此短期内,政府无法把经济焦点从土著议程转为全民议程。

这6个月来,国阵的转型计划也有倒退的迹象,包括恢复未审先扣;公务员泄漏政府资讯可被法庭罚款100万令吉,也违反提高行政透明度的承诺。政府的反贪行动也没有升级,浪费了总稽查司每年的努力。

在经济课题上,政府为了削减财政赤字,废除和减少津贴已经带来另一轮通货膨胀;预算案宣布的打房措施来得太迟,也无法确定是否能够降低屋价。

此外,政府部门持续不谨慎开销、改善公共交通的计划未见成效、罪案问题仍然严重。

政府的改革停滞,就无法挽回城市选票,生活费高涨、贪污、教育、罪案、房屋、公共交通和国家管理是城市选民关注的课题,国阵忽略这些项目,却专注於民粹、援助土著及公务员。这种只顾基本盘的策略,无法让巫统在第14届大选,从乡区走向城市。

巫统的政治改革欠奉,其他国阵成员党更不用说。

若国阵因循苟且,就只能靠现有的选举制,或在乡区划分更多选区,来捍卫政权。

如果下一个补选落在城市选区,国阵将面对真正的考验。

在民联方面,没有看到它加强领导、强化乡区组织及解决人事纠纷的努力。

伊党的大选成绩不理想,对党内带来冲击,最近吉兰丹州政府加紧推行伊斯兰化条例,包括哥市议会执法员谕令拆下理发店的美发模特儿海报、在吉兰丹州秘书署划分“伊斯兰遮体衣著限制区”及哥市议会强制商家付费参加“伊斯兰经商方式”课程,都是不好的先兆。

如果月底的伊党党选,宗教司派压倒专业派,该党可能就此强化宗教主张,用宗教牌来抗衡巫统的种族牌,这不利於保住非穆斯林选票。

行动党则面对人事问题,柔佛、马六甲、吉打和沙巴的矛盾接连浮出台面,这考验该党领袖的领导和沟通能力。

而人民公正党还是被老问题纠缠,即当选的议员持续退党,沙巴卡达迈央区州议员杰乐米马拉查日前宣布退出公正党,成为亲国阵独立州议员,马东康州议员哲林达沙纳昨日也宣布辞去党职。

民联3党应该进一步整合政治论述,消除之间的矛盾;它们也必须用成绩来说服华裔选民,民联有能力在来届大选执政,否则游离票可能回流国阵。

民联领袖应谨记“权力使人腐化”的道理,如果无法接受批评,很容易自我迷失,而断送江山。

对华裔选民来说,只有维持两个阵营的强大,才能左右逢源,双溪里茂是最好的例子,巫统需要1千800张华人票,因此拨款205万令吉给选区内的3所华小。在两线制下,华人无需悲观。

180天已经过去,政治闷局未破,大家还在等待。

(星洲日报/风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登入为: admin
2013年11月要闻精选/林瑞源:国阵、民联都在原地踏步.txt · 上一次变更: 2013/11/09 02:37 通过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