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阵之所以在柔佛州选举大获全胜,主要拜在野党四分五裂所赐。
安内方能攘外,是胜选的先决条件。这个道理,政客无一不懂,可要做到内部团结一致,对以私利挂帅的政党而言,总是知易行难。
眼下政坛,国阵、国盟和希盟形成三强鼎立之势,其他政党暂时只能扮演陪跑角色。
三强之中,国盟内部相对团结,尽管柔州选遭逢惨败,但伊斯兰党抢在第一时间表达对土团党不离不弃,奠下国盟继续往前走的本钱。
而在5·09大选推翻国阵,当了22个月执政党的希盟,当扮演大哥角色的人民公正党,在马六甲、砂拉越和柔佛州选接连惨败之后,身为最大(以议员人数算)成员党的民主行动党,内部对公正党老大拿督斯里安华的不满声浪,已越喊越响亮。
一般认为,希盟如今已“沦为”国盟之后的第二大在野党。其在来届大选有无浴火重生之机,胥视两大因素,一是改选之后的行动党领导层,能否舒缓尤其是青年派对安华的不满情绪;二是决定回锅的公正党前副主席拉菲兹,能为本党注入什么新元素?
至于国阵,其在第15届全国大选的命运,主要掌握在巫统手里。
柔佛州选,各党各派都向选民许下不少承诺,可相对来说,国阵巫统的竞选宣言更具说服力,原因无他,只因“大马一家”政府一般上被视为国阵政府,多过于国阵和国盟的联合政府。
来到为期4天,刚于周六(19日)落幕的代表大会,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更是一口气答应了人民的三大请求,巫统可谓再现“有求必应”的雄风。
16日下午1时30分,也就是巫统三大臂膀(巫青、妇女组、女青年团)大会开幕前数小时,依斯迈沙比里通过电视直播,应允公积金局为会员提供第四次特别提款,为数1万令吉。
19日,在大会总结环节,身为巫统副主席的依斯迈沙比里再捎来另两项好消息,即从今年5月1日起,政府将在大企业和官联公司率先落实1500令吉最低薪金制,以及个人违反防疫措施的罚款维持1000令吉,国会不提呈个人罚款可高达10万令吉的342法令修正案。
无可否认,大选选战的气势目前确实落在国阵巫统这一边,前提是其必须确保党内部团结一致,而这个前提的前提,就是巫统必须在首相人选的推荐上,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