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源:又是节约措施

《星洲日报》2014-01-04 09:56

首相纳吉星期一宣布11项撙节措施,让人熟口熟脸,原来在2008年7月,时任首相阿都拉已经推行类似的节约措施,现在只是炒冷饭。

纳吉公布的措施包括削减部长与副部长10%应酬津贴、JUSAC级以下公务员只能坐经济舱、冻结所有政府部门和机构的装修与翻新申请、充份使用政府部门现有的办公室及一马训练中心和政府学院的各项设施。

当年阿都拉也是削减正副首相及正副部长每月10%的应酬津贴,限定官员只能因参与官方会议和论坛才能出国,而且只能用公费在东南亚渡假;搬入新办公楼、装修都被冻结;内部的活动只能在政府部门以及利用现有的设施进行,同时开幕礼、颁奖礼等,能免则免。

当然,两者也有不同之处,比如针对坊间批评政府部门委任顾问公司拟定报告或进行研究,纳吉成立了国家发展规划委员会审核这类申请;阿都拉则冻结聘请新职员,不过利民计划及一些不可或缺的重要职位,不受“冻结令”影响。

纳吉和阿都拉是在同样背景下,推行撙节措施,以应对通膨,同时向人民彰显政府以身作则。阿都拉在2008年6月调升汽油价格78仙,引发民怨;纳吉在反涨价大集会举行前,宣布削减公共领域开销,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是,令人纳闷的是,难道减开支,就只能削减应酬津贴、出勤费及租赁场地费,没有其他办法吗?

首相的每月应酬津贴为1万8千865令吉、副首相1万5千零15令吉、部长1万2千320令吉,以及副部长6千令吉,而JUSA C等级以上高级公务员的应酬津贴从2千500令吉至逾5千令吉,所以正副部长每月削减的津贴可为国家节省5万令吉,加上高级公务员每年节约逾百万。

政府部门在吉隆坡酒店举办一天的研讨会,至少要15万令吉经费,是削减部长应酬津贴的3倍。

这次政府没有提供11项撙节措施能够为国家节省多少钱,然而当年阿都拉却宣称,节约方案每年可为政府节省20亿令吉,但最终有没有达到目标,没有人知道,因为一些措施最终不了了之,比如酒店协会不满政府部门停止在酒店办活动,後来政府做出调整。

撙节措施应从大笔开销下手,贯彻钱花在刀口上的理财概念,才能彰显政府的诚意。

譬如,正副部长享有各种津贴,只削减10%应酬津贴,不够坚决,应削减所有收入的10%,包括薪金。政府已经计划在今年调高国会议员薪资,绝大部份正副部长是国会议员,这边减应酬津贴,那边调薪,钱是左袋进、右袋出。

反对党根据2012年总稽查司报告的每项支出作出统计,约有65亿令吉的款项被浪费,因此若政府能遏止贪污和浪费,就可以省下大钱,但政府5年前不做,今天也不敢做。

令人更加不解的是,纳吉削减所有政府部门、分局、机构与大厦的电费5%,为何却和私人公司签署能源管理合同?政府部门有能力进行节能改造项目,外包节能计划违反了撙节原则。

其实,政府拥有各领域的专才,不用聘用私人公司,比如举办说明会,聘用活动规划或公关公司就是浪费公款。

另一个问题是,撙节措施不能坚持或缺乏执行力,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若真的在5年前就冻结请人,公务员人数岂会节节上升?

政治人物做事就是喜欢信口开河,政府在2006年调涨汽油价格30仙,当时就宣称会把每年节省的44亿令吉,用来改善公共交通,最後“得个吉”。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很多承诺已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比方说国民和解,雪兰莪州宗教局突击马来西亚圣经公会,就无助於国民团结。

许多问题周而复始,是因为政治人物各有机心、缺乏意志力,在这种情况下,撙节措施能成吗?

(星洲日报/风起波生•作者:林瑞源•《星洲日报》副执行总编辑)

登入为: admin
2014年1月要闻精选/林瑞源:又是节约措施.txt · 上一次变更: 2014/01/04 03:08 通过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