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股权:看到我都撑/黄子伦

很多人最近很关心土著股权的问题。老实说,我在这片土地也生活了这么久,已经对这种新闻麻木。这个土著股权迟迟不满足30%固打制,十多年前就有学者出来驳斥了。

 

论证手法也相当简单,就是马哈迪医生的计算方式有问题,因为他只计算初始股本而忽略了股本后来长了好几倍的事实。这个在股市里就是忽略市场价格,在会计里就是拒绝对资产进行重新估值。

奈何,这种公然戳穿国王新衣的做法常会惹祸上身,这位学者之后也辞去了研究机构里的主席之位。我记得几年前在大选前,某间投行的经济学家因为给出了反对党胜利的预测,最后也是被迫离职。当然,那次大选依然是国阵获胜。

这一次政府重新提起这种土权股份的事情也只是反复炒冷饭,我不知道吃饭的那群人吃腻了没有,但我这个旁观者倒是看到都觉得撑。

坦白说,这种土著股权的事情不是今天才有,是一直以来都有。过去,我们非土著的处理手法也是很简单。你要土著股权,我们就给找一些土著做代理人来持有这些股份。这些代理人是挂名也好,是有真才实学也罢,都不是大家所关心的。大家关心的就是他这个“土著”的身分。这种做法看似帮助了土著,其实只是变相让他们失去了竞争力,反正自己不是能力被选上,哪又何须努力向上呢?

另一层面,这种做法也让那些已经在市场里不断“出租”自己土著身分的群体更容易抬高价格。非土著看在利益的份上,自然也愿意妥协,反正政府都是死脑筋,何必和钱过不去呢。最后形成的结果就是原有的土著们越来越可以坐享其成,非土著也懒得寻找新的代理人,所以任何新晋的土著自然难以进入这个行业来与之竞争。最后整个社会失去的是良性竞争所带来的效率。

当然,很多人不会赞同我的看法,因为效率从未是他们的首要考量,公平和正义才是他们喜欢关心的事情。而事实证明,越强调“公平”和“正义”这种道德呼唤,越容易产生浑水摸鱼之辈,最后不但没得到预想中的公平和正义,就连仅存不多的效率和财富消失殆尽。

政客不考虑长期利益

我也懒得去了解如今的国家发展计划到底是轮到第几个数字了,因为其核心没变,都没有任何提升日常效率的事情。别提教育了,那是政治工具,不是教育工具。

反正我们新首相之前都搞垮了两间电子城,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我再强调,政客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考虑长期利益,反正被浪费掉的都是你我在加班堵车熬夜的血汗钱。天下的政客都是一样,效率从未是目标,掌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