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不是最佳开课时机

 

9月不是最佳开课时机

“学校9月该不该开课”──是目前家长热议的课题。

教育部在7月中旬宣布,学校将从9月1日起分阶段开课,引起反弹,但从7月中旬到9月,尚有月余时间,非迫在眉睫之事,因此当时的反对声浪不算强烈。

倘若在一个月内,冠病疫情趋缓,染疫风险降低,学校9月开课就不是大问题。遗憾的是,疫情不但没好转,反而日益恶化。从7月中旬至今,单日新增确诊不断写下新纪录,突破两万宗,家长怎会放心让孩子返校,置他们于染疫风险中?

如今距离9月开课只剩约半个月,不少家长要求政府检讨开课的决定,网民也发起网上请愿运动,促请教育部展延开课,直至达到群体免疫。教育界也出现相同的声音,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林美琴表明,根据我国目前的冠病疫情,该会坚决认为不适合让学生在9月返校上课。

由于9月开课一事引起争议,教育部将对此展开家长民意调查,致电询问家长意见。各方冀望教育部从善如流,作出明智决定,以保障学生的健康。

教育部拟定9月开课,是从教育角度出发,要确保学生能跟上教学进度,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从冠病疫情爆发后,学生断断续续长时间上网课,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网课的学习效果的确不如实体课,只是疫情之中的权宜方案,日后一旦情况允许,学生必须重返校园。但问题是,如今疫情持续恶化,我国周四(12日)新增2万1668宗确诊病例,再写新高,教育部要如何在汹涌疫情下,确保学生的安全?

虽然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里保证,所有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开课之前,至少接种一剂冠病疫苗,然而一剂疫苗并不能提供足够的保护。再者,即使所有教师都完成两剂接种,也无法保障学生的安全,因为他们并没有施打疫苗,缺少一层保护罩。尤其目前变种病毒肆虐,更不该贸然开课,把学生暴露于高风险中。

然而,如前所言,让学生长期上网课也不是办法,学校不能一直关闭,接下来政府须深入探讨为孩童接种疫苗。以色列早前已批准将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到12至16岁的少年;阿联酋政府也宣布,将为国内3至17岁儿童提供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冠病疫苗。我国早前允许12至17岁青少年通过MySejahtera手机应用程式登记接种疫苗,不过却因为担忧会出现心肌炎和心包炎的风险,而没有为他们接种疫苗。当局须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为学生接种疫苗的可行性。

是的,学校不可能永远关闭,学生最终仍须回到课堂学习,没有家长反对这个说法,但在层层冠病阴霾下,9月显然不是最恰当的时机。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