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宪法专家:信任动议或大选 · “未必能保政治稳定”

 

报道:王丽琴、傅思敏

(吉隆坡12日讯)随着政府将在9月召开的国会会议上提呈一项信任首相动议,宪法专家、律师及政治分析员认为,无论信任动议通过或不通过,都不能保证我国可立刻恢复政治稳定。

远景研究中心(CENBET)联合主席颜炳寿律师说,基于疫情严峻的关系,我国确实不适宜进行大选;若信任首相动议不通过,那么委任折衷人选出任过渡首相,将会是最好的方案。

颜炳寿说,在宪政下并没有“过渡首相”的名词,然而其功能是属于“过渡性”。因此,不宜选择一位在台面上非常积极的国会议员。
颜炳寿说,在宪政下并没有“过渡首相”的名词,然而其功能是属于“过渡性”。因此,不宜选择一位在台面上非常积极的国会议员。

颜炳寿:疫情严峻不应大选

他在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这位受委的折衷人选必须吸取过往的经验,在出任首相时与各方谈妥条件,除了委任希盟时期的能者出任部长,也必须成立冠病疫情小组,专门处理抗疫事项。

“如果要成立大团结政府,必须和多党魁谈判,形成合作空间。在欧洲是很平常的事,但我国不曾产生过,主要是因为各阵营在大选前已经做出决定。”

他表示,以目前的政治局势,没有任何政党或国会议员明显在国会获得多数支持。因此,若国家元首委任了该名首相人选,而该名人选可以要求元首颁布紧急状态,以确保政府可以持续运作。

不过,他指出,即使我国有“过渡首相”暂时出任职务,但是在解散国会并举行大选后,没有任何政治联盟有明显的51%支持,那么我国政局可能又会打回原形,这也是我国政治发展最困难的地方。

聂阿末说,如今最好的方案是委任过渡首相,以领导政府应对疫情,直到疫情好转才举行大选。
聂阿末说,如今最好的方案是委任过渡首相,以领导政府应对疫情,直到疫情好转才举行大选。

聂阿末:颁紧急状态改大选形式

国际伊斯兰大学法律教授聂阿末指出,如今我国似乎没有任何国会议员获得大多数支持,因此,最好的方案就是举行大选或委任过渡首相,并再次寻求颁布紧急状态。

他说,如果在信任首相动议不通过的情况下,首相向国家元首建议解散国会并举行大选,最快也可能是要在今年杪才能实行。

“倘若我国当时已经达到80%人口接种疫苗,但基于Delta变种病毒的凶猛,大选的形式必须有所改变,比如必须限制竞选活动,改为线上进行,不允许群聚等。”

不过,聂阿末说,如果要改变选举的形式,唯一的方法就是透过颁布紧急状态,并在国会提呈修正案,以讨论修宪的问题。

詹运豪说,恢复政治稳定的唯一方法就是举行大选,但关键在于选举成绩必须要有明确的赢家。
詹运豪说,恢复政治稳定的唯一方法就是举行大选,但关键在于选举成绩必须要有明确的赢家。

詹运豪:新政府难完全摆脱困局

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亚洲研究教授詹运豪指出,如果慕尤丁的信任首相动议不通过,国会下议院议长遵循英国议会民主制度,他会立即要求国会提呈另一首相人选;但如果在野党所提呈的人选也无法得到大多数支持,那么慕尤丁将可不必辞职,不过他将会领导一个少数派政府。

他指出,如果慕尤丁在9月提呈的信任首相动议过关,那他至少有6个月的稳定与和平期。

“如果信任动议不通过,我国在成立新政府后,姑且只能稍微提高国人对政府的信心,但不能完全摆脱疫情所造成的经济停摆格局。”

他表示,如今恢复政治稳定的唯一方法就是举行大选,还政于民。但问题在于选举成绩必须要有明确的赢家,即130名或以上的国会议员支持。否则,少于130名国会议员的支持,依然是处于“危险”的状态。

他说,根据宪法的规定,国会议员所签署的法定宣誓书(SD)并没有法律约束。即使他们已经向国家元首提呈宣誓书,以支持任何议员出任首相,但最终决定权必须交由在国会投票。

邱进福说 ,在来临10月份的财政预算案,也等同于对执政党的信任,也是对慕尤丁政府的另一考验。
邱进福说 ,在来临10月份的财政预算案,也等同于对执政党的信任,也是对慕尤丁政府的另一考验。

邱进福:政治稳定取决大选结果

邱进福律师认为,如果信任首相动议通过,首相至少能够改善政治稳定性,但不能代表未来不会再次发生首相失去大多数支持的情况。

他指出,至于举行全国大选的方案,也未必能够解决政治不稳的情况,因为必须取决于大选的结果,是否能选出一个具有大多数支持的联盟。

他说,我国第二任首相敦阿都拉萨逝世之后,敦胡先翁获得当时国阵政府在下议院提呈信任动议及通过后,担任我国第三任首相;然而,慕尤丁在去年受委出任首相时,却没有做这件事,这也是他失误的地方。

“过渡首相”实为“看守首相”

“如果信任首相动议不通过,国家元首再委任另一名首相人选,那么这位人选必须回到国会,以信任动议证明他获得支持。虽然法律并没有规定他们必须这么做,但在政治上必须如此。”

他说,政治中所出现“过渡首相”的名词,其实改为“看守首相”(Caretaker prime minister)一词,可能更为恰当。

他表示,如果慕尤丁的信任首相动议不通过,他不应该再受委为看守首相;若他在信任首相动议中赢了,他或许会在内阁改组中做出小变化,以巩固其本身的势力。

他也说,在来临10月份的财政预算案,也等同于对执政党的信任。届时,也是对慕尤丁政府合法性的另一考验。

刘惟诚:政治僵局或变数续存在

政治评论员刘惟诚认为,无论信任首相动议获通过或不通过,政治僵局仍会继续存在。

他说,如果信任动议通过,巫统的法庭派很大可能会继续兴风作浪,而且倒慕派仍有第二次机会,就是10月财政预算案的表决。

他表示,所有政党有两个方向,即前首相敦马哈迪于去年提出的大团结政府,大家成立一个没有反对党的政府,并达成共识度过此次危机,直到第15届全国大选。

他指出,第二个方向则是倒慕的阵营,不管是巫统或希盟,在领袖和团队的组织上须达成一个共识。

“这次的倒慕阵营是跨党派的。如果倒慕成功,谁来做首相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是巫统领袖成为首相,行动党不会同意,巫统也曾说过不会支持安华和行动党。”

“如果没有共识的话,不管信任动议通过或不通过,变数都在,僵局没有解套的一天,因为即使我们突破了一个僵局,还会有另一个僵局在前面等著我们。”

此外,刘惟诚认为,尽管大选未必能够解决目前的政治僵局,但至少能够缓解。

“现在的政坛已经碎片化,就目前来说,真正稳定的政府应该没有办法达成,还有另一个问题是,很多人可能拒绝出来投票或投废票,这造成局势更难猜测。”

作者 : 王丽琴、傅思敏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