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四国外长31日起组团访华 中国释放信号不简单

撰写:

中国近来密集外交行动引发广泛关注。在王毅刚刚结束对中东多国访问后,中方宣布,东南亚四国外长将于3月31日起开启对中国访问。这释放出什么信号?

2021年3月2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访问阿联酋,会晤阿联酋外交部长阿卜杜拉(Sheikh Abdullah bin Zayed Al Nahyan)。(Reuters)

2021年3月28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访问阿联酋,会晤阿联酋外交部长阿卜杜拉(Sheikh Abdullah bin Zayed Al Nahyan)。(Reuters)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3月30日在记者会上宣布,应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邀请,新加坡外长维文(Vivian Balakrishnan)、马来西亚外长希沙慕丁(Hishammuddin Hussein)、印度尼西亚外长蕾特诺(Retno Marsudi)、菲律宾外长洛钦(Teodoro Locsin Jr.)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在王毅刚刚结束对沙特、土耳其、伊朗、阿联酋、巴林与阿曼等中东多国访问之际,东南亚四国外长组团访华,引发外界极大关注。

据中国媒体《国防时报》3月30日报道,分析认为,东盟四国外长集体访华,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抗疫,二是经贸。

王毅访问中东多国引广泛关注(点击查看大图):

2021年3月24日,王毅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会见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秘书长纳伊夫(Nayef Falah Mubarak Al-Hajraf)。(新华社)
2021年3月24日,王毅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Faisal bin Farhan)举行会谈。(新华社)
中国外长王毅3月27日在德黑兰同伊朗外长扎里夫(Javad Zarif)会晤。(新华社)
3月25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在安卡拉会见王毅。(新华社)
会晤之后,王毅和扎里夫签署了一项为期25年的战略合作协议,以解决美国对伊朗实施的严重制裁带来的经济问题。(AP)
王毅和扎里夫一起拿着协议合影并碰肘。(Reuters)
2021年3月27日,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在德黑兰会见王毅。(Reuters)
+4

在抗击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方面,由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严禁疫苗出口,从英美手中拿到全球疫苗的分配份额难度很大。因此东盟国家与中国合作抗疫无疑是当下东盟各国很容易做出的选择题。

而抗疫与经贸也是息息相关,对于东盟各国而言,疫苗的接种率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何时全面重启对外贸易的大门。

中国与东盟近年来的合作有两个高频词,即“一带一路”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王毅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乘船赏漓江美景(点击图集浏览):

拉夫罗夫3月22日乘船前往与王毅会晤的地点,同时欣赏了漓江的美景。中国的安排可谓周到,体现了热情的待客之道。(Facebook@Russian Foreign Ministry - МИД России)
2021年3月23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国桂林举行会晤。(Reuters)
2021年3月23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中国桂林会晤后出席新闻发布会。(Reuters)
俄罗斯外交部发布了许多漓江的美景。(Facebook@Russian Foreign Ministry - МИД России)
漓江的风景美不胜收。(Facebook@Russian Foreign Ministry - МИД России)
漓江风景宜人。(Facebook@Russian Foreign Ministry - МИД России)
当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Facebook@Russian Foreign Ministry - МИД России)

分析指出,在RCEP成员国中,澳大利亚、新西兰属于五眼联盟,日本、韩国又是美国盟国,由于此前不久,中欧投资协议被欧盟叫停审议,RCEP也引发可能会遭遇阻碍的担忧。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适时展开各个击破,正是展现大国智慧的最佳时机。

在中国与东盟核心利益开始“深度捆绑”之后,美国再想插手欲实现遏制中国的目的难度将相当大。

针对中国近来密集的外交活动,美国《纽约时报》3月20日指出,自从拜登(Joe Biden)当选以来,中国一直试图阻止美国形成一个对抗中国的联合阵线。

中国近期的一系列外交活动充分显示出,北京希望挑战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建立反美联盟并担当领导者。

《纽约时报》认为,尽管中国官员们否认这些外交活动的时机是有意的安排,但所传递的信息很明显。中国希望把自己放在主要挑战者的位置,挑战以美国为首,通常以民主、尊重人权和遵守法治为指导原则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