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隆坡22日讯)随着吉隆坡市政局(DBKL)实施烈酒销售执照指南,中药店及杂货店业主或面临收入来源进一步减少的窘境。
根据DBKL新指南,从2021年10月1日起,市内的杂货店、便利商店及中药店均禁止出售烈酒,至于传统药用的烈酒则除外。
《Malay Mail》日前走访隆市中药店及杂货店业主,他们皆指出,落实这项措施将导致他们的收入暴跌。
隆雪华堂早前也指出,此举也会进一步打击,目前在疫情下挣扎求存的小商家。
蕉赖金来中药杂货店业者刘福生(译音)形容,这是DBKL落实的“最严厉”措施。
“一定会受影响,我们的生意一定会受影响,我们的熟客会感到不方便。”
他指出,在疫情下继续经营生意已经很难了,这项措施落实后更会让他难以留住顾客。
他说,他无法接受执法机构在未给予业主选择的情况下“一刀切”。

在甲洞经营杂货店的周颖青(译音)受访时说:“我赚的盈利不多,其中20%来自出售烈酒。”
“这项措施的落实对我的生意影响深远,收入一定会跌,这一带没什么店卖酒的。”
来自冼都的拉詹认为,这项措施的落实并不公平,未来的生意令人堪忧。
“以我们的业务类型来判断是否能够售卖酒精饮料,这不公平 如果禁止我们出售,我们之后要怎么办?”
拉詹指出,疫情肆虐已导致生意额下跌30%,若进一步禁止出售烈酒,或入不敷出,陷入连租金也交不出的窘境。
根据DBKL日前宣布新烈酒销售执照指南,明年10月起,市内中药店、杂货店及便利店皆不准贩卖烈酒,但仍能在早上7时至晚上9时之间出售啤酒,惟必须与其他饮料分开摆放。
在警局、宗教场所、学校及医院前的杂货店,也不能出售酒精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