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新人,华人新希望/罗汉洲

 

沙巴州选举,沙民盟华裔候选人全部败选,于是有些华人担心沙巴新政府没有华人代表,华人的意愿无法传达给州政府。

不过,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华人的权利和有无代表在政府中是没有关联的事,至少在过去是这样。

 

打从独立那天开始,从联盟到国阵,再到希盟政府都有华人在里面,不但有国会议员,更有部长,然而华人的权利却恰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刚独立那十多年,正是以“华人代表”自诩,也是以“华人代表”身分参与政府的马华最威风的时期,首两任财政部长都是马华的人(1957—1974),但华人权利“被消失”得最多的,也是在这段期间。

首先是联盟宣布政府只继续承办华文小学,算是实践“华人在独立后继续拥有母语教育”的承诺,华文中学则改为国民型中学,华文教育遭受巨大挫折。

 

1969年大选前夕,鉴于华人锲而不舍且强烈要求,曾永森代表联盟宣布允许把华文列为官方应用语文,同时批准独立大学的注册证。惟大选过后,这两大喜讯却悄无声息,马华再也不提了,华人十多年的努力落空,华人也从此对马华不再寄予希望。

好官我自为之

陈修信在1974年辞职后,马华要弥补回陈修信时期犯下的错误,已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事,且华人权利也继续被压缩,公务员种族比例开始严重失衡,华人代表视若无睹,只管好官我自为之。

 

2018年,华人梦寐以求的改朝换代终于实现了,在野时为华人仗义执言的行动党在95%华人支持下,挾着42个席位成为执政伙伴,举足轻重,它若退出希盟则希盟政府倒台,身分之重远非马华在国阵里可比拟,华人以为从此会有较好的日子过了。

谁知道,华人的权利非但毫无改善,反而继续受到压缩,执政22个月,承认统考文凭事挂零,一所华小都没有增加,附有华文的路牌消失了,华人要召开华团大会的权利也给希盟政府剥夺了。

当时有华人在内阁呀,那个曾经大大声说:“各族都可开大会”的人在哪?原来同样是好官我自为之,哪管你华人满不满意。

新人纠正前人过

持平而言,1970年后的马华无能维护华人权利或可说“情有可原”,因为巫统的人时常“提醒”马华说:“你们是靠马来票才能中选的。”

原来马华“端人家饭碗,受人家管”,华人还能指望它做什么?

但行动党可不同,它明明是靠华人支持登上执政台的,理应回报华人,岂知希盟执政州属拆除华文路牌时,在野时抓紧每一个机会抨击国阵的行动党一众大小领袖竟然一言不发,马哈迪说“华人有钱”,他们也一个个如锯嘴葫芦。所以,有华人在政府中又如何?

无论如何,我仍希望有华人在政府里,我们过去一直所托非人,如今马华似已病入膏肓,行动党则来者犹可追,它目前虽也难以取信于华人,但问题不在于行动党,而是在于掌政时期那班“老人家”,所以行动党必须起用新人来纠正这些前人所犯下的错误,在政府中勇敢维护华人权利,如此华人在政府中才有作用,华人在政治方面才有希望——只能寄望于行动党的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