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贩感染新冠病毒影响供应 蔬菜价格涨15%-30%


蔬菜的供应短缺迫使中央政府宣布在4月15日至18日之间,将一些蔬菜列为统制品。(档案照:透视大马)
菜贩感染新冠病毒影响了蔬菜供应,继而导致一些蔬菜价格调涨15%至30%之间。

蔬菜的供应短缺迫使中央政府宣布在4月15日至18日之间,将一些蔬菜列为统制品。

蔬菜批发商公会会长钟德强向《透视大马》说,过去两周,有7名小贩及17名在批发市场工作的外劳感染了新冠肺炎。

他说,这些一连串事件,导致该公会216名会员中的半数必须隔离或暂停营业,以免散播新冠病毒。

这216名会员是半岛菜农与零售商之间的中间人的角色。

他说,批发商之间的确诊病例让超市及杂货店的新鲜蔬菜供应严重受影响,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进一步推高了蔬菜的价格。

“取决于蔬菜的种类,但批发价格的涨幅介于15%至30%。”

“国家的新冠肺炎情况看起来好转,越来越多人康复出院了,但蔬菜批发商公会及业者依然忧心忡忡,因为我们的会员及工人却生病了。”

“昨天又有两个人确诊,今天也有另一宗确诊病例,病毒在我们的外劳间散播了。”

钟德强说,菜农依然在耕种,但并非所有蔬菜都可以运到零售商及消费人的手中,因为许多确诊病患是供应链的中间人。

他说,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察觉问题所在,但政府也为了必须平衡食品供应的稳定及阻断病毒的传播之间取得平衡而陷入窘境。

过去两周,有7名小贩及17名在批发市场工作的外劳感染了新冠肺炎。(档案照:透视大马)
过去两周,有7名小贩及17名在批发市场工作的外劳感染了新冠肺炎。(档案照:透视大马)

截至本月17日,新冠肺炎病毒感染了5251人,夺走了86人性命。

政府为了阻断滨海度传播链而实行行动限制令,本周也进入第三阶段的行限令,售卖蔬菜的早市与夜市被禁止营业。

为了保持社交距离,只能允许最多3名销售助理工作,“我们的店铺一周必须关闭三次以做消毒工作,在行限令之前,批发市场一周营业7天。”

“在人手及营业时间减少情况下,我们无法像以前运送同样的数量,所以,影响了菜商的蔬菜供应。”

“菜贩也担心向我们取货,他们也害怕感染病毒,这是业者的艰难时刻。”

政府已经宣布将会为12种食品制定顶价,有效期直至本月杪,国内贸易及消费人事务部将会公布物品名单,预计当中包括鸡肉、鸡蛋、食油、番茄、包菜、面粉以及甘望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