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誉不是掩盖理由” 莫顺宗吁正视校园事故

莫顺宗:不公开、不提,反而私下处理校园危机是不正确的做法。(赖国华摄)

《星洲日报》2025-05-17

(加影17日讯)校长说,最近一些校园内的突发事故上了新闻版面,校方或管理层不应加以掩盖,不应该为了而掩盖。

他说,就因为为了校誉,校方或管理层需要落实预防措施,这才是正道。

他今日在主题为“关怀与预防: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杀防治中的角色 ”的2025年吴德芳杰出华文教师奖10周年系列讲座会上,致开幕词时这么指出。

他说,这几年,类似事故的发生都导致校方面对著压力;然而,校方不应应担心事故的发生,而应该是担心处理得好不好。

“一些人为了维护校誉而把事件掩盖,在座的各位听了不是会很生气吗?”

他表示实际上不该为了甚么校誉而去掩盖“任何事情”,因为如果掩盖任何事情,只有损坏校誉;反之,应探讨如何才能把事件处理得更好。

“甚至是预防,不要让它发生,这才是维护校誉的正道。”

他不排除团队中有些人选择不公开、不提,而是私下处理,这些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他提醒,许多事情都应该是由管理层或团队内部互相的讨论,或举办像今天这样的讲座,从中探讨怎么去应付。

晶菱:正处理几项学生个案   柔独中老师内耗失眠

台湾高雄张老师辅导委员会咨询委员晶菱说,就正在处理几项学生个案的柔佛独中老师,正面对著身心内耗及出现失眠的问题,这些老师接下或会承载负能量(被负面化),这时老师就要提升3Q即持续IQ学习力、提升EQ情绪力和强化SQ(社交智商)社交力。

“由于太在意、有责任感要帮学生,否则会被责备失责,这时很容易被负面化,老师就要察觉是否负能量或自己内耗,然后自我抽离及与正能量/阳光的人交流。”

她劝请老师看清状况,不要越陷越深。

面对有轻生倾向孩子    应给当事人“希望感”

大马注册及执证心理辅导师李雪妮在分享“自杀防治守门员”的讲座时说,面对有轻生倾向孩子时,旁人应提供当事人“希望感”,减低“被抛弃”感。

她说,任何面对问题的人,可拨通儿童青少年热线(1800-18-2327)寻求线上辅导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