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01/12/2024
文:玛丽娜(士姑来区州议员)
若我们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简化繁冗的官僚程序及加强执法才是关键。
任何程序,都应该要把人民的福祉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民生问题是生活里无可避免的课题,几乎我们踏出家门就有凹凸不平的马路、崩塌阻塞的沟渠,或是没有亮的电灯柱。
这些民生问题看似简单,但有关当局可能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才可以解决。
我举个例子,士姑来往士乃的 FT001大道路灯,等了至少6个月才开始安装工程。
路灯坏或是零件被偷随时都会发生,对于这样的投诉,即使等待一周也太长了,因为漆黑的马路严重威胁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我经常经过都会看见摩托车在路上行驶。
民众投诉无门后,往往将责任推给国州议员或市议员,但我们也面对同样的问题。
即使我们通过多个管道协助民众处理投诉,但如果政府各级单位没有优化现有的执行方式,我们依然还是要等、等、等。
很多建设完成后都没有得到足够的维护工作预算,损坏时很多时候都是另找一次性拨款,甚至还要国州议员去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