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时间:2015-09-28
地缘广阔的中国,各地中秋节风俗千差万别,吃月饼的习惯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但对许多身处国外的华人来讲,中秋吃月饼可不像在故乡那么简单。
半个世纪以来,月饼在北美超市从无到有、从简到丰、从贵到贱,经历了许多变迁,俨然是海外华人在当地社会影响及地位变化的“见证”。
移民由少到多,月饼从无到有
谈 及月饼,就绕不开“唐人街”这个话题,因为唐人街是月饼“出生和长大”的地方。祖籍广东开屏现居多伦多的关先生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从香港移民过来 的,“40年前吃盒月饼是件很难的事。当时多伦多只有几万华人,像春节、中秋等华人重要传统节日,别说气氛一点不浓厚,就是想搞清是哪天都要费些周折。面 对需求量小的市场,商家根本提不起劲儿营造气氛,大家想吃块月饼也不知上哪儿去买。”
直到80年代,华人移民有所增加,多伦多华埠餐厅酒楼开始大肆为自己做宣传。虽说是华人自己重要的社区,但经过政府拆除收购,当时的唐人街只是龟缩在伊丽莎白街与登打士街附近的一小块地方。后来随着需求增加,才又往北向外扩展,面积店铺种类逐渐增加,成了些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