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报》2015-01-10 12:06
最近和政黨領袖吃飯,談到了國家經濟的隱憂,包括國際原油價格跌破50美元、馬幣大跌、消費稅可能帶來的衝擊及大水災重建的沉重負擔。
大馬經濟在新的一年可說是面對估算不到的巨大變化,特別是油價下跌逾50%、東海岸水災非常嚴重,打亂了政府的財政預算,若不妥善應對,可能面對危機。
國家銀行外匯儲備全年大跌189億美元,外資持債比重也三連跌,11月外資持有大馬政府債券(MSG)數量按月下跌15億令吉,或1%至1千453億令吉,這些數據說明了事態的嚴重性。
不過,至今只看到財政部發出公函,鼓勵政府相關公司(GLC)和法定機構,暫停在海外購置資產和投資活動,以及內閣原則上同意讓中國旅客來馬免簽證費。前者是要制止資金外流,後者是吸引中國旅客,但這兩項措施並不足以解除危機。
政府必須從三方面來振興經濟,遏止外資撤離及鞏固人民的信心。
首先,財政部必須檢討2015年財政預算案。減少不必要的開銷及採取節約措施,才能夠讓政府在額外撥出數十億令吉進行水災重建之際,達到3%的赤字目標。…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