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俐萍‧變天,遙不可及

《星洲日报》2015-01-10 11:59

10年一次的選區劃分,沒有讓人看到可期的民主未來,反倒是看出了重重的疑問,瞭解愈多,愈是擔憂,也愈是失望。

去年,政界的朋友就語重心長對我說,選舉這個所謂民主的投選,在馬來西亞,終究是黑箱里的遊戲。而在地廣人稀的砂拉越,天秤旗幟依然會在這片天空飄揚,華裔選民的聲音會逐漸微弱,因為在選區劃分及華裔人口逐年下降的兩大因素左右下,執政黨無須再百般討好華裔選民,也同樣可以輕舟越過萬重山。

201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砂州華裔和馬來裔人口差距不到1萬人。四年多過去了,以馬來裔族群的高生育率,加上華裔社群向來秉持優生優養,不必大費周章調查,已能預估到時間已改變了砂州的種族結構,也將悄悄的改變政治生態。

建議選區劃分的結果一公佈,已很清楚明白這盤棋局的走勢,華裔的權益顯然沒有被列入考量範圍,而主戲是鞏固基本盤,再往安全區深入紮根及擴大勢力。選舉到最後,不必待成績揭盅,明眼人都知道這只是加和減的遊戲,定期存款只有進賬不會有支出款項。

說是建議,其實幾乎已是大局已定,至多是選區界線劃分的變動,唯一不變的事實只有兩個,一是11個州選區鐵定落在半郊區和郊區,二是半郊區和郊區向來皆是國陣的鐵票箱,意味著11個州選區很大可能性都是國陣的囊中物,加上原有71個州議席具備三分之二穩贏的優勢,不必等到戰鼓擂動,下屆州選將是一場勢力懸殊、沒有看頭的戰事。為此州選佳期花落何時已不重要,因為未戰已知結局的鋪陳。

也因為10年一次的選區劃分,讓選舉委員會的角色再度受到質疑,儘管選舉委員會再三強調憲法賦予他們執行劃分選區的權力,也依據多項考量元素來劃分新選區,包括人口結構和城市發展等,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經劃分後的選區已經把一些黑區變成灰區,而灰區可能變成白區的情況下,城市選民縱然有強烈的改變意願,在一人不再代表一票的遊戲規則之下,求改變的聲音將逐漸被淹沒,呈現的表象是力挺到底,忠誠不二。

在野黨針對選委會的公信力和中立左右開弓,而淨選盟也認為這次的劃分存在選民人數嚴重分配不均已違反憲法精神,而撇開究竟要如何良好分配的技術性層面考量,它帶來更大的實質影響是,它其實是一記可能擊倒在野黨繼續編織執政夢的重拳,而這記重拳將讓更多人意識到,變天終究會是南柯一夢。

首長阿德南在民間的人氣正旺,大家都讚譽他是全民首長,而在選區劃分後坊間傳出聲音,直指選委會是在幫倒忙,害阿德南的形象大扣分。但這又有甚麼關係?政治不是不問過程,只要結果嗎?

可以更肯定的是,變天在犀烏鄉會是遙不可及的夢。啊,定存州,如此的形容究竟是一種讚美,還是一種諷刺?

(星洲日報/綿里藏心‧作者:何俐萍‧《星洲日報》砂州高級新聞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