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井冈山时期的扁平化管理到新中国的扁平化社会

作者:老田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更新时间:2008-12- 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个理解:

从井冈山时期的扁平化管理到新中国的扁平化社会

(纪念毛主席诞辰115周年文章)

由于毛泽东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共产党内部的分歧得到更清晰的揭示。那些对动不动就是“一致通过”很不感冒的人,想来会对毛泽东这种动不动就向人民群众暴露党内思想斗争情况的人会持欢迎态度。

毛泽东经常在国家和政治领域使用“国体”(国家的阶级实质,即到底是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还是为被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和“政体”(这意味着政府的组织模式, 或者阶级利益的实现方式)两个概念,共产党高层的长期分歧,从井冈山到文革时期都相当一致——集中于扁平化管理的落实方面。关于国体方面的党内分歧“阶级 斗争天天讲”问题已经做过决议了,我就不多说了,这一次我专门来讲一下党内关于政体方面的分歧。

由于扁平化管理模式是革命时期共产党克敌制胜的法宝,所以被归结为“革命路线”,又由于毛泽东长期在党内坚持这一治国方式,在建国后受到官员群体的大多数的反对,因此这一“革命路线”在文革时期被加上了一个前缀成为“毛主席革命路线”。

阅读更多

美刊文章:奥巴马的非法战争

布鲁斯•阿克曼

在没有得到美国国会准许的情况下,针对利比亚的轰炸行动已持续72天——超过了总统单边战争决策权为期60天的上限。由于司法部没有就这一问题做出公开解释,议员们开始采取行动。

本周,众议院将表决一项决议,该决议坚持认为,奥巴马总统应当尽快结束在利比亚的行动。另一方面,参议院很快将提出一份支持这场战争的得到两党支持的议案。与此同时,在美国国内尚未就此展开讨论的时候,北约宣布将其在利比亚的行动延长90天。

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体制上的十字路口,类似于美国在1973年时的处境。当时国会在理查德•尼克松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战争权力法》,确定了为期60天的 限制。众所周知,宪法赋予国会宣战的权力;然而,在国会撤销“北部湾决议案”(该决议批准了越南战争)的三年之后,尼克松仍然继续在越南作战。

面对着这种赤裸裸的违宪行为,国会果断行动,恢复了制衡机制。几百年来,围绕宪法意义上所指的“战争”行为,总统和国会争论不休,总统利用法律界定的模

阅读更多

美国政治选举中的非民主因素

雷海燕

摘要:美国一向把他们的宪政当作民主政治的典范,向全世界推销,特别是后市场经济国家。然而,目前全球大多数成熟的民主国家并没有采纳美国的模式,这既说 明每个民族国家实现民主政治的途径各不相同,也意味着美国民主政治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试图从美国政治选举制度中的非民主因素入手来分析、阐明 美国的宪政实践并不像他们宣称的那么“平等”、“正义”,其中还存在许多有违民主原则的做法和惯例,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

1997年9月,美国国家宪法中心(National Constitution Center)对1000个美国成年人做了一次电话调查,题目是:你是否同意“美国宪法被许多国家奉为典范”这一说法。结果是:34%的公民表示非常同 意,33%的公民表示比较同意,只有18%的公民表示比较反对或强烈反对。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在那些与美国的政治制度最具有可比性、民主体制长期存 在、未发生中断的国家里,没有一个是采纳美国式宪政体制的。这些国家通常被称为老牌民主国家、成熟民主国家、稳定民主国家或发达民主国家

阅读更多

美报承认美国不允许别人像自己一样生活

程子俊

文章认为,如果除美国之外再多两个规模和它一样大的巨型经济体,地球承受的压力将会变得无法想象。为此亚洲应进行有节制的消费,找到促进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替代办法,将资源管理作为一切政策决策的中心

试着想象一下世界上有三个美国。三个巨大的经济强国,其公民进行买卖和消费,全都追求各自版本的美国梦。难以想象,是吗?然而,经济学家们说,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将在20年内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到2050年,印度的经济规模也将和美国一样大。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按照现有趋势,全球经济产出在2005年至2050年间将增长6至7倍。由此,亚洲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额将从如今的30万亿美元增至230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是惊人的。不过,它真的是人们想要的吗,甚至说有可能实现吗?

超越地球再生能力

如果除美国之外又多了两个规模和它一样大(或是比它更大,因为按照目前的趋势,到本世纪中叶,美国的经济规模将增长两倍)的巨型经济体,我们这颗星球承受的压力将会变得无法想象。

阅读更多

全球通胀与美国国债违约风险

孙涛

在当前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下,美国的核心通胀率越低,低利率的时间越长,资本流出越多,新兴市场国家积累的外汇储备就越多;反之,新兴市场国家积累的外汇储备越多,美国越容易保持低核心通胀率,越有助于其经济复苏、就业增加、金融市场发展和稀释债务。

在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中,确保美国国债信用是核心议题之一。中国关心此议题主要源于两个担心:一是担心美国政府直接违约,即美国政府干脆不还钱了;二是担心美国通过通胀间接违约,即美国政府还钱,但其实际购买力下降了。

债务危机史表明,如果负债以外币为主,则债务国直接违约风险较大;如果负债以本币为主,则以通货膨胀减债的可能性较大。据此,由于美国国债多以美元标价, 除非有特殊事件发生,美国直接违约的可能性很小;但美国通过通胀间接违约的风险仍然存在。这是由现行美国货币政策、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和美国发达的金融市场 决定的。

美国货币政策:逻辑与外溢效应

为度量通货膨胀的水平,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主要消费物价指标是整体通胀率(Headline

阅读更多

张宏良:沧海桑田九十年,凤凰涅槃生死关——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

作者:张宏良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更新时间:2011-6-17

(注:本文是应邀为英国广播公司BBC撰写的有关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专稿,特此说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沧海桑田巨变的九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辉煌九十年,是中华民族进入崛起 轨道的九十年,也是中华民族走到历史十字路口尽头的九十年。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之前诞生和执政的苏联东欧共产党垮台二十年之后,在中东北非那些社会主义执 政党今年也纷纷被颠覆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如何,便自然地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这就是目前包括西方媒体 在内的世界舆论,如此异乎寻常地关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根本原因,他们想要探求的基本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成为20世纪末“倒共大潮”的不 死鸟,这只不死鸟在21世纪里还能够再飞多久再飞多高?是否会如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所言那样,中国共产党想要逃过中东北非那样的历史劫难,完全说是“白日

阅读更多

苏联虽已解体 冷战仍在继续

弗拉基米尔•多博林科夫

苏联消亡是20世纪地缘政治中的一场浩劫,现在已经过去20年。这个“奥秘”至今依旧令许多人关切和好奇。

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也许只有根据现代战争的理论才能搞清楚。 “冷战”一般被认为是20世纪一场最大的非军事地缘政治较量,实际上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以对手(以国家为靶标)全面失败为目的的一场信息战、意识形态 战。战争是从国家内部、人民意识中挑起的,特点是有失败,但是好像又没有军事行动。在这场战争中苏联被打败了。

现在,美国的主要目的不是战胜单个国家或单个军事政治集团,而是全面统治整个世界。为达到这一目的,美国实际上已经开始第四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全球性,是完全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它将逐步蔓延到整个世界,所有民族和国家。

这场战争将沿着三个方向进行(以“冷战”或“热战”形式)。第一,向那些被选择为进攻对象国的居民和政治精英的社会意识进行大量的信息心理宣传。第二,在

阅读更多

苏联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民主社会主义”

张树华

2007年04月06日13:52

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对于苏共蜕变和苏联演变的原因的分析已经积累了不少深刻而有价值的成果。一些专家明确指出,正是戈尔巴乔夫之流在思想信仰上的背弃、路线道路上的背离和政治上的背叛才导致苏共垮台和苏联剧变。一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短短6年的之后,曾经执政74年之久的苏联共产党丢掉政权,统一的苏联多民族国家分崩离析,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戈尔巴乔夫鼓吹和推行的“民主社会主义”非但没有给苏联百姓带来真正的“民主和人道”,反而导致亡党亡国,政治上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戈尔巴乔夫上台不久后便发誓要彻底摧毁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改变社会的方向。戈尔巴乔夫自称,他早就不相信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因此在上任后便企图用“西欧式的社会民主思想”来改造苏共。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亚·雅科夫列夫在背弃马克思主义、背离社会主义、背叛十月革命的路线上走得更远。雅科夫列夫肆意诋毁苏联历史和苏联制度,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却赞不绝口、顶礼膜拜,并利用自己在党内的特殊身份在苏共内部兴风作浪。

阅读更多

关于中国模式研究的若干难点问题探析

程恩富、胡乐明、刘志明

摘要: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和分层次的,阐述中国模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体制内涵,强调世界热议的中国模式,实质上指的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的当代实现形式,中国模式的全称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关键词:中国模式;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20 世纪80 年代之前,便有国外学者讨论和研究中国模式。80-90 年代,国际范围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趋于活跃。其间国外学者多以比较中俄经济转轨视角来探讨中国模式。进入21 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开始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现代化道路等视角对中国模式进行更加广泛的讨论。2004 年5 月雷默提出“北京共识”更是催生了中国模式的深入讨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些曾经认为西方经济体系完美无缺的经济学家对于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称赞并仿效的中国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然而其关于“中国道路”、 “中国经验”、中国模式的内涵、独特性、面临的挑战及世界性的深远影响等解读,因立场、视角和心态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别。

阅读更多

特约文章:没有抗英武装斗争就没有1957年的独立

——纪念6·20事变63周年

今年6.20是抗英民族解放战争63周年。1948年6月16日,英殖民当局宣布紧急状态,6月20日深夜进行全面大逮捕,取缔争取独立的马来亚共产党(马共)及其他党派和组织,马共在还未准备好的危急情况下毅然建立和领导抗英部队反击镇压,抗英战争爆发了,这一战争也激发各民族人民的独立运动,彻底动摇英国的殖民统治。这是继我国历史上多次反英战争和抗日战争之后,要打倒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各民族爱国民主人士也毅然参加抗英的部队和组织。1949年2月1日,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及其总司令部成立,各州抗英部队编为12个支队,有了统一的编制和纪律等等。这次战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成立了指战员全是马族的先进革命部队——第十支队(包括各州的马族部队),对发动马来群众的独立运动起着巨大的作用。

仅从抗英战争开始到1953年,5年期间解放军进行了近两万次军事行动,共毙伤殖民军警2.6万多人,粉碎了敌人无数次的“围剿”。为了对付解放军,英国动用了40多万军警,付出重大的伤亡,加上沉重的军费负担,要以我国的胶锡换取美元的美梦破灭。钦差大臣葛尼命丧解放军枪下,英国六次撤换英军总司令。虽然解放军在绝对优势的敌军进攻下遭到削弱,但英国仍然无法消灭解放军。抗英战争使殖民统治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遭到沉重打击,也促进了人民的政治觉醒,要求结束战争、实现独立的浪潮日益高涨,殖民统治基础严重动摇。在这一形势及世界和平运动形势下,马共提出和谈建议,实现华玲会谈,马共总书记陈平表示支持争取独立,但因为东姑屈从英国的意志,强要马共投降,会谈破裂。东姑利用陈平表示的支持去伦敦进行独立谈判,英国就给维护它的殖民利益的东姑接管政权,让马来亚在1957年8月31日独立。显然,独立是抗英战争和各民族人民独立斗争取得的成果,攫取了独立果实的官僚买办说,独立是他们拿到的,那是一派胡说。… 阅读更多

特约文章:没有抗英武装斗争就没有1957年的独立

——纪念6·20事变63周年

今年6.20是抗英民族解放战争63周年。1948年6月16日,英殖民当局宣布紧急状态,6月20日深夜进行全面大逮捕,取缔争取独立的马来亚共产党 (马共)及其他党派和组织,马共在还未准备好的危急情况下毅然建立和领导抗英部队反击镇压,抗英战争爆发了,这一战争也激发各民族人民的独立运动,彻底动 摇英国的殖民统治。这是继我国历史上多次反英战争和抗日战争之后,要打倒殖民统治,实现独立的民族解放战争。各民族爱国民主人士也毅然参加抗英的部队和组 织。1949年2月1日,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及其总司令部成立,各州抗英部队编为12个支队,有了统一的编制和纪律等等。这次战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成立了 指战员全是马族的先进革命部队——第十支队(包括各州的马族部队),对发动马来群众的独立运动起着巨大的作用。

仅从抗英战争开始到1953年,5年期间解放军进行了近两万次军事行动,共毙伤殖民军警2.6万多人,粉碎了敌人无数次的“围剿”。为了对付解放军,英国

阅读更多

谈谈两线制问题

特约评论:阿川

两党制或两线制的本质

两党制或两线制并不是一种政治体制,它不过是议会民主制中,两个政党或两个政治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议席相当,形成可以互相替代执政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也不是很固定的,会因时局的变化、各方力量的消长而起变化。例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实行的都是多党制,但是各个国家由于社会发展和各国历史的差异,实行的体制也不尽相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些国家发展成了两个政党或两个政治集团在议会中旗鼓相当的两党或两线制,但是有些国家,在近期的发展中,也出现了第三势力的抬头,逐步打破两党或两线制的状态。

两线制中的政党轮替只是斗争状态的一种表现,不是前提

两线制的前提是比较公平的选举制度和措施。议会竞选中多党竞争,有时出现较固定的两个政党或两个政治联盟的轮流执政,互相制衡,有时也出现互相挖角、不断重组,两个阵线内部组合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也会出现两个阵线的大联合而成为一个联合政府。但是,这一切之所以可能发生,前提是要有选举或比较公平的选举机制。… 阅读更多

谈谈两线制问题

特约评论:阿川

两党制或两线制的本质

两党制或两线制并不是一种政治体制,它不过是议会民主制中,两个政党或两个政治联盟在议会选举中,议席相当,形成可以互相替代执政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也 不是很固定的,会因时局的变化、各方力量的消长而起变化。例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实行的都是多党制,但是各个国家由于社会发展和各国历史 的差异,实行的体制也不尽相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有些国家发展成了两个政党或两个政治集团在议会中旗鼓相当的两党或两线制,但是有些国家,在近期的发展 中,也出现了第三势力的抬头,逐步打破两党或两线制的状态。

两线制中的政党轮替只是斗争状态的一种表现,不是前提

两线制的前提是比较公平的选举制度和措施。议会竞选中多党竞争,有时出现较固定的两个政党或两个政治联盟的轮流执政,互相制衡,有时也出现互相挖角、不断 重组,两个阵线内部组合发生变化,有时甚至也会出现两个阵线的大联合而成为一个联合政府。但是,这一切之所以可能发生,前提是要有选举或比较公平的选举机

阅读更多

西方国家操弄各国民族问题控制世界

赵磊

国际社会是一个多民族的世界,民族问题是古今中外普遍存在的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政治问题。冷战结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民族问题呈现出以下三大新变化、三大新态势、三大新影响。

新变化

因民族问题而生的国内冲突成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形式。在冷战大环境下,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被掩盖、压抑、扭曲,甚至被利用,以服从于美苏争霸的利益。冷战结 束后,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以前所未有的声势爆发出来,据统计,从 1989年到 2002年,世界上发生了116起主要的武装冲突,其中仅有7起是传统的国家间冲突,其余109起几乎都是与民族问题有关的国内冲突。民族冲突的原因很复 杂,如有学者将民族冲突区分为“族群民族主义者”(ethnonationalists)、“原住民”(in-digenouspeoples)、“社群 竞争者”(com-munalcontenders)和“族群阶级”(ethnoc-lasses)四类。其中,前两者或要求与国家分离

阅读更多

从国际金融危机看不断深化的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

(澳)温尼•莫利纳

[内容提要]以澳大利亚为例分析了不断深化的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美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角色、环境危机、澳大利亚工会运动面临的挑战 和澳大利亚国内政局的变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澳大利亚共产党的政策主张和斗争策略。澳大利亚共产党认为,只有建立一个新型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才能 实现真正的变革。

译者按:2010年12月3-5日,南非共产党在南非茨瓦尼主办了第12次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来自世界各大洲43个国家、代表51 个政党的10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围绕“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的不断深化,共产党在为争取和平、进步和社会主义而斗争过程中的任务:捍卫主权、加强社 会联盟和巩固反帝阵线”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通过了《茨瓦尼宣言》和一系列决议,即《关于塞浦路斯问题的决议》、《关于中东问题的决议》、《声援 黎巴嫩人民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的阴谋》、《声援古巴的议案》、《声援斯威士兰的议案》和《声援西撒哈拉的议案》。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加了在约翰内斯堡举

阅读更多

探索中国式社会主义3.0:重庆经验

王绍光

【内容提要】作为一种人类理想,社会主义从来就没有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理想的实 现方式不可能一模一样。在“匮乏阶段”,中国发展出社会主义1.0;在“温饱阶段”,中国发展出社会主义2.0:进入“小康阶段”以后,中国正在探索社会 主义3.0。重庆是诸多探索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案例。重庆经验可以概括为几个关键词:“五个重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国民共进”、“群众路 线”。体现在这些关键词中的重庆经验不仅创造出中国式社会主义3.0的新要素,也包含着中国式社会主义2.0和1.0的宝贵遗产。

作为一种人类理想,社会主义从来就没有一种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在不同的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方式不可能一模一样。在坚守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历史任务。

一、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各级政府与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与所处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道路。回首过去60年,中国已经跨越了两个历史发展

阅读更多

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几点思索

金一南

党成立之初的情景,并不像现在许多文艺作品描绘的那样“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万象更新

在早期革命史上,各方都不看好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斯大林曾经说,“在中国没有真正的共产党,或者可以说,没有实实在在的共产党”。斯大林并不看好中国共产党,他一直把中国革命成功的希望放在国民党和蒋介石身上。

1923年蒋介石访问苏联,最想见的人是托洛茨基。托洛茨基当时是红军总司令、红军之父。托洛茨基却给他泼了凉水。蒋介石曾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上高呼共产主义万岁,可托洛茨基却冷静地说他是新军阀,托洛茨基警告斯大林要警惕大资产阶级蒋介石是“波拿巴式的人物”。

当蒋介石叛变,大革命失败后,斯大林开始调整自己的立场,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认识不是那么正确的,开始对中国革命变得非常谨慎。这时候托洛茨基也开始调 整,从原来正确的立场调整到了不那么正确的立场。托洛茨基的想法变为“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却提出组织苏维埃的口号,一切都太迟了,因为无产阶

阅读更多

关于中国经济私有化思潮的思考

查朱和

[内容提要]我国经济私有化思潮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国内、国际背景,它们以新自由主义、“经济人”假设为其理论依据。经济私有化思潮的核心 观点主要有:一是鼓吹私有制优越及其永恒性;二是污蔑或否定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诸如宣扬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鼓吹“国退民进”,污蔑国有经 济效率低下,以反垄断的名义要求取消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等等。只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经济私有化思潮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一些人鼓吹经济私有 化,否定和攻击国有经济,决不是简单的学术之争,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推行经济私有化,实质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近年来,中央相继提出要加强“六个为什么”和“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研究,其中都涉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问题。而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 度,必须同私有化、单一公有制划清界限。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在主张搞单一公有制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而由于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私有化思潮则在一

阅读更多

苏共的蜕化变质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

李慎明,男,1949年生,河南温县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国际组组长,国务院学位 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政治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中国政治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民主政治、国际战略问题的研 究工作。主要著作有《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战略》、《战争、和平与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战略》、《李慎明自选集》、《全球政治与安 全报告》(黄皮书系列)等数十部。((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八集电视片总撰稿。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等中央重要报刊发表文章1 00多篇。数部作品获国家有关奖项。

如何看待苏联解体和苏共亡党

▲(采访者简称▲,下同):您好。今年是苏联解体、苏共亡党20周年。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国内外的学者们进行了许多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分析。

阅读更多

谁能破解当今中国的困局——也谈“顶层设计”问题

作者:云帆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更新时间:2011-6-4

最近,吴敬琏“吴市场”在他的一次讲演中又抛出一番高论——“全面改革要有顶层设计”。“吴市场”先是罗列了一大堆当今中国改革中遇到的难题,认为中国的 发展已经陷入了两难困境,而转变发展方式,就必须要经过一系列的全面的改革,“为了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改革要有顶层设计’被提了出来”。既然被提出 来了,笔者正想对这个所谓的“顶层设计”见识见识,一探究竟,不料通篇不见“顶层设计”的真容。不知“市场”大人是故意卖关子、吊胃口,还是有何难言之 隐,一提到“顶层设计”就欲言又止,欲说还休,总之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顾左右而言他,总不肯正面阐释“顶层设计”的含义。

其实,“吴市场”之所以如此含蓄自有他的苦衷。就在前不久,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正式提出的五不搞(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 化,不搞‘三权分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的声明言犹在耳。因此,颇识时务的“吴市场”尽管有一肚子话要说,在当下也不能不有所忌惮,只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