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公交司机罢工反对私有化

从工人阶级的角度看,解决办法很简单:我们应该与私有化作斗争。在私有化的公司里,工人和他们的工会应该组织起来,反对他们的工资、工作条件和人员配备水平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差距;当组织和战斗最终导致罢工时,其他地方的社会主义者和工会主义者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包括捐赠罢工资金并在罢工现场提供支持。

华盛顿附近私有化的公交车库的工人们正在举行罢工。这是首都更广泛的劳动力热潮的一部分。他们在为自己争取更好的工资和福利,为我们所有人争取更好的公共服务。

华盛顿公交司机罢工反对私有化

上个月,伯尼·桑德斯(BernieSanders)在对罢工的芝加哥教师联盟表示支持后,将注意力转向了另一场正在进行的罢工:北弗吉尼亚州的CinderBed路车库的员工罢工。桑德斯写道:

【“工人可以通过强大的工会获得应有的基本保护。”“像合并运输联盟(ATU)这样的联盟每天都在与我们的运输系统内公司贪婪的扩张作斗争。我支持当地第689号工会争取正义。”】

阅读更多

砸警局烧银行,油价上调致伊朗多地抗议

2019-11-18 11:45:03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王世纯】

饱受西方经济制裁的伊朗开始出现大规模街头抗议。

伊朗政府15日大幅度上调汽油价格,从每升1万里亚尔(约合0.6元人民币)上调50%,至1.5万里亚尔(约合0.9元人民币),致使包括首都德黑兰在内的10余座城市出现持续抗议示威活动。示威者焚烧轮胎,焚烧中央银行分支和其他政府设施,并与伊朗防暴警察发生冲突,已经造成至少一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一千人被捕。

伊朗官方称,抗议活动总体上是“可控、和平的”,但伊朗总统鲁哈尼也警告有“混乱和暴动(anarchy and rioting)”发生,伊朗最高精神领袖也称呼部分抗议者为“暴徒”。伊朗还指责西方反伊朗国家以及巴列维王朝“保皇派”支持并制造了这起暴乱。

美国白宫在上周末表态称,支持伊朗人民的“和平”抗议活动,谴责伊朗官方使用武力。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发推称,“美国永远与你们同在”。

阅读更多

天狼突击队到香港清理垃圾,谁害怕谁知道

坚强 · 2019-11-17 · 来源:为什么这样
这样一支尖刀上的刀尖部队,突然间就跑到香港去清理垃圾了,恐怕香港的某些垃圾人已经吓破了胆子了吧,废青的小喽啰们不敢惹解放军,废青的大头目们也必然知道这支部队的分量。

出来了,出来了,终于出来了,我想这五个多月每一个心系香港的中国老百姓,都希望我们的解放军能够出手收拾香港的乱局,是的,这五个多月,是中国的老百姓愤懑和憋屈的五个月,尤其是在全国人民都欢庆建国70周年的金秋十月中,香港的暴徒却越发的变本加厉,不夸张的说,那些黑衣废青们,在香港也营造出了一种“黑色恐怖”的气氛,敢说自己是中国人,就会呗那些黑衣人群殴,敢表达对他们的不满,就会引火烧身,在过去的一个多月,我看到了太多的老人,少女,被黑衣人殴打的视频,每一次看到,都是既心痛又愤怒,我多么希望能够早日施以重拳惩治这些黑衣暴徒,还中国的香港一个朗朗乾坤啊。

但是,理智告诉我,妄图制造事端挑起香港和内地的激烈矛盾并且利用舆论煽动香港人民情绪的内外敌人,也和我抱着同样的希望,他们也希望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动平乱,他们好借此大做文章,来抹黑中国政府。

阅读更多

共产党(意大利)评玻利维亚政变

I R N · 2019-11-16 · 来源:国际红色通讯2nd
  共产党(意大利)坚决谴责美国支持的玻利维亚右翼势力和军队发动的政变,并对玻利维亚劳动人民和莫拉莱斯总统致以声援。在资产阶级反对派发动内战的威胁下,莫拉莱斯总统被迫辞职。

莫拉莱斯总统已经执政14年,并在最近的选举中再次当选;他任期中实施的措施,已经开始减轻玻利维亚人民的贫穷和落后,给人民带来尊严和可接受的生活条件,这要归功于经济战略部门的国有化和满足人民大众需求的政策——这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跨国垄断集团和玻利维亚资产阶级的利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玻利维亚的事态发展,是美帝国主义为重新控制拉丁美洲国家的新战略的一部分。这一战略包括:对古巴的加紧封锁,对委内瑞拉、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的颠覆活动,以及发生在厄瓜多尔和智利的反人民暴力镇压。

在最近的大选中,玻利维亚人民再次选举莫拉莱斯为国家元首,但是帝国主义和玻利维亚资本家践踏了人民通过民主投票表达的意志。我们必须再次从这些事件中汲取的教训是:在资产阶级秩序的框架下,选举决定不了什么,因为资产阶级随时准备为保卫资本利润而否定一切民主原则,历史已经多次证明了这一点。

阅读更多

国际共运新闻(2019年11月上旬)

PAPER · 2019-11-17 · 来源:红色文献翻译
  我们的邮箱收到最新一期《PAPER》,下面内容转载自《PAPER》

来信给出的下载地址:https://mega.nz/#!uE8gxapK!QocnKhzt2O4CQI7VPEwlhTZe7H0SeOmak62LyA3HDwY

1.印共毛发动罢工,抗议当局祸害人民

来自印度的消息:在10月25日的奥里萨邦的坎达马县(Kandhamal district),印共(毛)成功领导了一次武装罢工。在罢工中,罢工者将当地主

干道上的树木连根拔起并横倒在道路上。此举将道路堵截了24小时。

  图为被罢工者们连根拔起的大树

印共(毛)的同志表示阻截交通是对当局反革命压迫以及向帝国主义公司出售森林、铝土矿资源这一损害人民利益行为的回应。印共(毛)干部留下了海报、传单,号召人民与印度反动政权作斗争。

印度反动军队试图镇压武装罢工,但是最后一无所得。

  图中高亮处为事件发生地

【参考原文为英文,见:

阅读更多

美国是如何将一些香港青年人变成僵尸的?

这五个多月来,香港那些黑衣暴徒们在街头肆虐作恶,就犹如僵尸闹大街。

你很难想象一个中国人会如此仇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的父母。

香港暴徒有个口号叫:黑警死全家!聚在一起喊一喊,有壮胆之功效。那么,跟着暴徒搞“时伐革命”的警察家庭子女怎么办?只能跟着同学喊“黑警死全家”,喊完后,心里是想哭还是想笑?只有自己清楚。

“我下辈子再投胎,我宁愿做英国狗拉出来的狗屎上的苍蝇……” 这是香港某一网络电台主持人马健贤在七月份“啤梨频道”直播时说的话,一帮青年听众还留言点赞,觉得提气。

他们的脑子呢?这完全不是正常人类的情感表达。脑子被美国吃掉了,准确地说,是被美国安插在香港教育领域,媒体领域,宗教领域的代理人吃掉了。

他们还活着,却变成一具具僵尸,对于美国来说,没有比这更好操纵,更廉价的工具了。

僵尸不仅会伤害社会,更会传染给别人,如果香港不及时恢复秩序,那么正常人反而无法在僵尸的世界里存在。

阅读更多

暴徒部分撤出港中大,原因居然是……被自己臭到了

香港街头的乱港分子有很多令人“智熄”的操作,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而在今天,社交网络上又曝出,非法“占领”香港中文大学数日的这些暴徒,在没有任何外力驱逐的情况下,已经有部分人员撤出了校园。

原因是,没有校工打扫,暴徒被他们生产制造出来的垃圾给熏到了。

爆料网友提供的数张聊天截图显示,暴徒中有人在聊天群中提醒“手足”要注意卫生,因为校园内没有清洁工来做打扫,那么这些工作就得自己来做。

暴徒拍摄的照片显示,在一个卫生间隔间里,马桶旁的垃圾篓里叠放了三四个饭盒,还有一些废纸和餐食满溢出来。晒图的暴徒特别提醒,像是马桶旁的垃圾篓放一两个饭盒就很满了,还放到三四个,搞得遍地都是垃圾很没有“公德心”。

与此同时,暴徒内部还安排出了一部分人去洗碗,以免导致病菌滋生。

聊天内容还透露,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状况,是因为垃圾车根本无法进入校园,他们现在已经要求“各单位集合垃圾,用垃圾胶袋装好”,统一放置到垃圾池,等待垃圾车入校回收。

阅读更多

沉疴下猛药,暴徒背后的“金主”,俄罗斯是这么对待!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16 08:51:50

自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之后,有关“俄罗斯干预美国内政”的消息可谓不绝入耳,今天的新闻不是俄罗斯间谍潜入境内,明天就是俄罗斯通过互联网窃取各种机密。时间久了,有些不明真相的市民,干脆默认俄罗斯生来就是个喜欢干预他国政治的国家。

美国虽然常说别人都喜欢干预自己国内政治,可事实上,越是自己有什么毛病的人,越喜欢认为对方也有什么毛病。这不,近日美国的那点小把柄,又被俄罗斯抓个现行。

近几年,俄罗斯政府发现,国内总是会莫名的出现一些暴力示威游行,那些暴徒们不仅人数众多,还联动性极强,有时甚至上百个城市同时发力。示威游行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又暴力又分工明确”的示威游行,要说后面没有“金主”的作为,那才是真的巧了。

近日,俄罗斯政府通过层层调查,查处了国内多起“外国非政府组织及媒体干预俄罗斯内政”的案例,除此之外,俄罗斯政府还发现境内,有些外国势力正在积极的寻找代理人,并手把手叫他们如何进行非法的抗议活动。… 阅读更多

乌克兰反俄寡头“倒戈”:俄军一到,北约会吓得尿裤子

2019-11-14 20:37:45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齐倩】

伊戈尔·科洛莫伊斯基(Igor Kolomoysky),一手扶持了两任乌克兰亲西方总统,一度被认为是乌克兰政府背后最有权势的金融寡头。

最近,这位曾资助反俄武装数百万美元对抗俄罗斯的亿万富翁,突然现身接受美媒采访,表示与俄罗斯结盟是乌克兰唯一选择。

他说,西方已经让乌克兰“一败涂地”,美国也只是将乌克兰视为与俄罗斯进行地缘竞争的棋子。

科洛莫伊斯基呼吁,乌克兰政府应与俄罗斯签订“新华沙条约”,到时“俄军会驻扎在克拉科夫和华沙附近,而北约会吓得尿裤子”。

《纽约时报》:乌克兰亿万富翁倒戈

“IMF在乌克兰过于自信”

在13日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作为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的“亲密盟友”、现总统泽连斯基的“赞助人”,科洛莫伊斯基却表示,现在,乌克兰是时候放弃西方、转向俄罗斯了。

根据采访内容,科洛莫伊斯基态度转变,似乎是不满于IMF对乌克兰的经济干涉。

阅读更多

“金砖”旗帜鲜明反对贸易霸凌,用团结回应西方质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于当地时间13日—14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由于原定于本月在南美举办的另一场重要国际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因主办国智利国内政治动荡突遭取消,如期在巴西召开的这次金砖峰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与会领导人齐声抨击贸易保护主义及霸凌逆流,肯定金砖国家为支持全球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宣布了雄心勃勃的经济目标以及“打造创新未来”的崭新主题。当“美国优先”、英国“脱欧”这样的事件沉重打击着西方阵营的团结之时,西方媒体对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也抱持怀疑态度。“外界普遍的看法是,金砖国家太过多样化,难以团结在一起”,欧洲新闻网14日引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者霍普维尔的话说,“不过,现实恰恰相反,这些新兴国家展示出令人惊讶的团结与合作,一起成功地挑战着美国以及其他现有强权的主导权”。

阅读更多

牛弹琴:这个有关香港的最权威表态,非同寻常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9-11-15 08:38:21

11月14日深夜,新华社从巴西利亚发回了一条重磅新闻。

有关香港的最新最权威的表态,在非同寻常的时间,从非同寻常的地点,以非同寻常的方式,传递了非同寻常的信息。

确实非同寻常!

这条新华社新闻的第一段就说:最高领导人在巴西利亚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时,就当前香港局势表明中国政府严正立场。

具体内容,是第二段。

领导人是这样指出的:

香港持续发生的激进暴力犯罪行为,严重践踏法治和社会秩序,严重破坏香港繁荣稳定,严重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

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我们将继续坚定支持行政长官带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定支持香港警方严正执法,坚定支持香港司法机构依法惩治暴力犯罪分子。

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

总共200字出头,信息量非常大。… 阅读更多

香港,事情正在起变化!

执笔/花叨叨&李小飞刀      2019-11-14

疲倦了。

这是内地人对新闻中呈现的,那些发生在香港街头的违法暴力活动的感受。

这也是更多香港人的直观感受。

此前,一名生活在香港的网友写道:“黑衣人近在咫尺,香港人已悲哀到连发一句脾气都不敢。”

然而现在的香港,正在起着一些微妙的变化。

1

“元朗是香港之光。”

有网友这样感慨。

13日的元朗街头,出现令人感动的一幕:数十名市民自发走上街头,在黑衣暴徒最常闹事的十字路口,默默地清理着一地狼藉。

(原本这里要插入几个由网友@风中微尘 提供的现场视频,但上传几次都没能成功,只好放弃。)

“去的人挺多的,很快就打扫完了。而且警察也来了,大家都在挺警察。”参与清扫活动的微博网友@风中微尘 对叨姐说。

其实不止元朗,类似的事情在全港各个区域正在逐渐不停呈现。

12日下午5点多的中环,正值下班时间,不少上班族经过颓垣街道,忍不住停下脚步,自发清理黑衣人留下的废墟。

香港艺人杨明也被拍到在观塘工业区清理示威者的路障。… 阅读更多

柏林墙倒掉30年后,“民粹墙”正分割欧洲

柏林——30年前,人们有许多理想;

30年后,这些理想在破灭

“我们的国土上出现了新的墙,由沮丧、愤怒和仇恨搭成的墙,由无语和疏远打造的墙。它是无形的,但仍然在分裂我们。”在9日的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活动上,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大声呼吁:“让我们打破那些墙”。

阅读更多

俄罗斯从苏联灰烬中“凤凰涅磐”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中俄资讯网     2019-11-14

    中俄资讯网莫斯科编发 题:俄罗斯像凤凰涅磐般从苏联的灰烬中崛起(作者:西内姆·坚吉兹)

30年前的今天(11月9日 中俄资讯网注),在柏林墙倒塌之时,全世界都以震惊和激动的心情注视着它。自1961年以来,这座97英里长、戒备森严的混凝土屏障,在物质和意识形态上将柏林分隔开来,是冷战期间东西方隔阂的最明显、最重要的象征。

在半个世纪后,随着这一壁垒被拆除,苏联解体了,冷战结束了。然而,在那个时代分裂美国和俄罗斯的残余影响仍然可以看到和感受到。

1989年12月3日,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马耳他并肩坐着,宣布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冷战即将结束。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说,这个时刻标志着“历史的终结”,表明这是世界后意识形态时代的开始。

从那以后,他的理论受到了全球事件的严重挑战,一系列事件表明意识形态冲突依然存在,并且很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阅读更多

张维为:中国模式的特点是创造一种“势”,港台民众要明白

2019-11-13 07:24:36      来源:观察者网

【从11月11日起,香港局势再度陷入混乱,暴徒发起所谓的“三罢”行动,多所香港大学遭受严重打砸,已有在校生收到校方邮件,建议学生“逃离”(escape)当前局面几天,在内地寻找就近的临时住所。

对此,观察者网专访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针对近期令人忧心的港台局势发表见解。】

(采访、整理/朱敏洁)

观察者网:最近这几个月香港局势令人揪心,8月中旬中央授予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任务,外界对此解读甚多。有人质疑这是否意味着今后深圳将取代香港,当然无论如何香港目前仍具备世界最大自由贸易港的身份,就体量而言,深圳、上海可能暂时无法与其相比;也有声音担忧,国家对香港的态度是否发生了变化?您对诸如深港关系的观点有何看法?

张维为:我觉得从一种理想的未来来讲,香港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深圳、上海也很重要,甚至还有更多的城市。因为中国是超大型经济体,拥有两三个金融中心很正常,而且香港有其独特作用,毕竟与资本主义金融市场打交道方面,还是香港更有经验,因为其本身就是资本主义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是世界最大金融中心之一。

阅读更多

校园沦为火场,港中大暴徒投掷200余枚汽油弹

2019-11-13 09:48:05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

昨日,香港中文大学沦为火场。大批黑衣暴徒连续第二天攻占校园,四处点火疯狂破坏,更向警方投掷燃烧弹,偷取校园弓箭、标枪用作武器与警方对峙。据香港《明报》消息,港中大暴徒投掷出200多枚汽油弹。乱局也严重影响在校内地生的人身安全,一些爱心人士连夜协助被困者逃离校园前往深圳。

香港教育局强烈谴责暴徒在大学校园的暴行,强调任何人不应利用校园作任何非法活动,违法的人在校内也不能免除刑责,警方有责任维持治安,大学应配合警方依法执行职务。

今天,港中大继续停课。

港中大黑暗一日

综合《文汇报》、《大公报》等港媒报道,11月12日港中大冲突持续逾15小时。自上午7时许,就有一批黑衣暴徒自二号桥向吐露港公路投下大量杂物堵塞交通,并用汽油弹及砖头攻击到场警员。

警方释放催泪弹驱散后,暴徒四散进入港中大躲藏。警方其后后退,蒙面暴徒再度出动,期间将一台被打烂的私家车横放公路当中,并在路面泼淋食用油及投掷砖块。港媒一度拍到暴徒持弓箭与警方对峙的画面。

阅读更多

玻利维亚变天震动美洲,背后有美国黑手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王珍 时间:2019-11-13

下载.jpg

王珍:玻利维亚变天背后有美国黑手

上周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突然宣布辞职。紧接着,副总统、陆军司令、参议长辞职,最高选举法院院长被捕。玻利维亚目前处于举国无首的状态,依据宪法能临时接替总统职权的人都辞职了,似乎都不想接手这个“烂摊子”。玻利维亚到底怎么了?

玻利维亚此次乱局的直接导火索是10月20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以前总统梅萨为首的反对派质疑投票结果,指责莫拉莱斯“欺诈”。随后,反对派在美洲国家组织支持下发动全国性抗议,首都和各主要城市发生严重暴力行动,造成重大损失。莫拉莱斯答应重新计票甚至表示可以重新大选,并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而无果,局面已经失控。

据报道,原陆军司令受军方委托向莫拉莱斯施压要其“放弃权力”以“挽救国家”,缓解因大选而导致的严重暴力局面,莫拉莱斯见大势已去,不得已而屈服。这使我回忆起2002年委内瑞拉的情景,两者惊人地相似。当时也是在长时间暴烈动乱之后,军方高层倒戈,三军司令同赴总统府“劝退”,但查韦斯宁死不辞职,被强行遣送加勒比小岛关押47小时后重返总统府。拉美国家素有军人干政传统,往往是在动乱之后发生,颇堪关注。而军人干政背后,多有美国黑手作祟,以上世纪70年代皮诺切特兵变到本世纪之初委内瑞拉政变,其间多少次类似行动,桩桩件件美国均难逃干系。

阅读更多

英媒《卫报》报道开枪事件,剪去了最关键一幕

2019-11-11 18:48:45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赵挪亚】

11月11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公告称,有警务人员在西湾河拘捕违法者时,曾开枪及射中一名男子。

当天下午,港警回应,强调开枪警员并非有意伤人,而是为避免被暴徒抢枪。

完整视频中,暴徒试图“抢枪”证据确凿,但英国《卫报》在报道时,又搞起了小动作,试图用视频剪辑的手段歪曲事实,给香港警方“定罪”。

在视频平台“YouTube”上,众多网友都在质疑《卫报》的“小动作”,还有人喊话:为什么不上传完整视频?

视频编辑:刘易斯

11日,在事件发生以后,英国《卫报》迅速发布视频新闻,不过在这则视频中,《卫报》竟剪去了黑衣人试图夺枪的画面,妄图将责任推给港警。

根据完整的现场视频显示,警员当时正试图驱散马路上的暴徒,此时身穿浅色衣服的暴徒上前纠缠,警员拔枪警告无效,随后一名黑衣男子走近,还试图抢走警员的手枪,警员随后对其开枪。

然而,《卫报》在发布的视频中,在黑衣男子试图夺枪前,直接暂停,剪去了最为关键的夺枪一幕,紧接着就开始播放暴徒中枪倒地的画面。

阅读更多

扬之:柏林墙,走入历史的永久记忆

2019-11-12 08:15:56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每个历史阶段一般都有若干代表性事件:如果说到二战的几个重要节点,人们或许首先会想到德军入侵波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诺曼底登陆;对冷战时期而言,“柏林墙” 、“古巴危机”以及东西方的两次兵戎相见(朝战和越战)则最具标志性。

“柏林墙”,这座横穿冷战最前沿柏林的隔离建筑,建于58年前(1961年8月13日),倒塌于30年前(1989年11月9日),存在了28年零2个月26天。

一道高墙让一个民族两相望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东西方两大阵营本已紧张的关系再度恶化,双方的对垒达到新的高潮:1961年8月13日是个周日,柏林的民众虽然习惯了被四国分别占领的状态,但没想到东德的执政党——德国统一工人党(SED)在得到苏联和华沙条约其他成员国的认同后,会在这天下令筑墙。

当日凌晨,接邻西柏林的所有东柏林街道上的灯光突然熄灭,无数辆军车一齐打开大灯,投射出道道刺眼的光柱,两万多名东德武装边防官兵和大量筑路工在短短六个小时内,沿着东西柏林43公里的边界筑起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

阅读更多

美国是幕后黑手? 又一国总统被逼宫 土耳其:幸亏俄罗斯有安排

500

  南美作为世界左翼政治的复兴之地,如今再度陷入危机之中。10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突然宣布辞职,接踵而来的是副总统、陆军司令、众议长、参议长辞职,最高选举法院院长被捕。风云突变,形势急转直下。玻目前处于举国无首的状态,依据宪法临时接替总统职权的人都辞职了,似乎都不想接手这个“烂摊子”。而该国是南美国家中左翼政治的主导国之一,虽然墨西哥已经同意莫拉莱斯的庇护申请,但是他还没有同意前往避险的准备,也许是在等待新的政治转机——支持他的民众被发动起来。

500

拉美左翼政治一度兴起

  在进入新世纪后,在南美国家中兴起了一股左翼政治活动,其中委内瑞拉与玻利维亚是两个主导国,一时成为在南美炙手可热的人物。在南美甚至全世界,莫拉莱斯是与查韦斯齐名的拉美左翼倡导者,有“反美斗士”之称。当查韦斯于2013年3月去世后,莫拉莱斯被视为“激进左翼”代表,因而成为美国重归“门罗主义”的障碍,被美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同时,接手查韦斯的委内瑞拉新总统马杜罗,也成为美国极力打压的人物,不过坚强老道的马杜罗成功的阻止了美国的阴谋。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