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托洛茨基主义者面临叛国指控,世界社会主义网站发起声援

来源: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官网  2024-06-13

【编者按】据《晨星报》5月19日援引世界社会主义网站(WSWS)的消息,一名被尼古拉耶夫监狱羁押的乌克兰托洛茨基主义者可能会被乌克兰当局以叛国罪起诉并判处无期徒刑,而以世界社会主义网站为主要参与和发起者的声援和请愿行动已经展开。

据世界社会主义网站(WSWS)称,由于为世界社会主义网站撰稿,一名被关押在尼古拉耶夫高度戒备监狱的乌克兰托洛茨基主义者被乌克兰当局指控犯有叛国罪。

该网站由名为“第四国际国际委员会”的两个组织之一运营,其组织历史可追溯到托洛茨基领导组建的第四国际。世界社会主义网站已经看到了乌克兰安全局的文件,这些文件指责波格丹·西里奥图克(Bogdan Syriotuk)“由俄罗斯宣传和信息机构‘世界社会主义网站’的代表委托编写出版物”。但世界社会主义网站与俄罗斯政府没有任何联系,并且反对俄乌冲突。

乌克兰司法机构可能会依据这项指控对25岁的西里奥图克判处无期徒刑——他领导着一个名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青年卫队”的托洛茨基主义组织。世界社会主义网站发起了一份请愿书,要求释放西里奥图克,该请愿书得到了包括摇滚明星罗杰·沃特斯(Roger… 阅读更多

中方代表:美方这些话听过很多遍了,但实际在做什么?

据海外网消息,当地时间6月12日上午,联合国安理会举行朝鲜人权问题公开会。

另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消息,在安理会朝鲜人权问题公开会程序性表决前,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指出,中方一直主张安理会不是处理人权问题的合适场所、不应介入国别人权问题。中方反对安理会审议朝鲜人权局势,要求对本次会议的临时议程进行表决。

公开会上,耿爽强调,如果美国等国家真的关心地区和平稳定、关心朝鲜人权状况、关心朝鲜人民福祉,就应该采取切实行动、推动重启对话,就应该放弃挑衅行为。

公开会上的第二轮发言,耿爽对美国代表的发言作出回应,“我们听到美国代表无数次说,他们愿无条件与朝鲜方面开展对话,愿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愿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这些话我们听过很多遍了,但是美方实际在做什么?”耿爽表示,希望美方停止说一套做一套,拿出实际行动,体现政治意愿,停止挑衅行为。

耿爽大使在安理会朝鲜人权问题公开会程序性表决前的发言

阅读更多

穿越军事分界线,朝鲜人民军为何“进入”韩国?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24年06月13日

无论是朝鲜的“垃圾战”还是韩国的广播喊话

都是打打停停、浅尝辄止

二三十名全副武装的朝鲜人民军官兵,手持镐头等作业工具,穿越军事分界线,进入韩国控制区,但距离不到50米。在韩军播放广播警告和鸣枪示警后,他们撤回朝鲜一侧。按照韩国联合参谋本部11日的说法,这是6月9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发生的事。

最近两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朝韩双方均有空中越境等“侵犯”行为;2018年之前,朝韩亦多次发生因海上越境引起的冲突。但是,如此规模的朝鲜士兵穿越陆地军事分界线事件,就公开报道而言还是21世纪的第一次。上一次发生同等规模的陆上越境事件,是1998年3月12日,12名人民军官兵向南越过分界线约50米,遭韩军警告射击后返回。

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军方对此事件的回应:隔了两天之后,韩国军方对外公开此事,并强调分界线两侧目前草木繁茂,难以看清标记。韩军因此研判认为,人民军官兵是走错了路,没有侵犯军事分界线的意图。因此,韩军也没有像对付朝鲜无人机越境那样,派出小分队进行同等的越境行动。截至6月12日,朝鲜方面尚未回应此事。… 阅读更多

“环太平洋2024”军演,美军为何要击沉4万吨级准航母?

来源:环球网     2024年06月13日

号称规模全球最大的“环太平洋2024”多国海上联合演习6月下旬即将开始,美国“动力”网站11日披露,演习重头戏——“击沉”演练课目将罕见地以美国4万吨级“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作为靶舰。分析认为,这次演练不但将测试各种反舰武器的实际打击效果,同时也是为航母级别的超级战舰抗打击能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战检验机会”。

4万吨靶舰什么水平

报道称,今年的“环太平洋2024”演习将从6月26日开始,持续至8月2日,将有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40艘水面舰艇、3艘潜艇、150多架飞机和超过2.5万人参加。击沉“塔拉瓦”号两栖攻击舰将是这场演习的压轴大戏,也是十多年来美国海军首次将如此庞大的退役舰艇作为靶舰。

据介绍,“塔拉瓦”号于1976年服役,主要部署在西太平洋和中东地区,曾先后参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它的满载排水量高达4万吨,可以搭载气垫船和登陆艇执行传统的抢滩登陆任务,也可以利用宽大的直通甲板起飞重型直升机发动垂直登陆作战。2009年退役后,该舰一直停泊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福特岛。… 阅读更多

布林肯:你改了;哈马斯:真没有

来源:央视新闻     2024年06月13日

△加沙地带(资料图)

△加沙地带(资料图)

当地时间12日,一名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官员说,哈马斯并未对美国提出的停火提议提出新的修改意见。

这名哈马斯官员表示,哈马斯只是重申了今年5月停火谈判中做出的相关承诺,并未在回应中讨论任何新的想法或建议。

这名官员说,以色列可能在未来谈判破裂的情况下重新发动战争。哈马斯希望国际社会确保以色列不会重新发动战争,并且以色列能够履行停火提议的各阶段安排。哈马斯寻求的是永久停火、以军从加沙地带撤出、流离失所的加沙地带民众返回家园、加沙地带重建,以及解除对该地区的封锁。

哈马斯、以色列和相关斡旋方5月初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新一轮停火谈判。美国总统拜登5月31日公布一项旨在实现加沙地带永久停火并确保被扣押人员获释的新提议,称该提议为美国与以色列、卡塔尔、埃及和其他中东国家多轮外交对话的产物。

哈马斯与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6月11日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已向调解方卡塔尔和埃及提交对停火提议的回应,并表示愿意积极应对以达成协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表示,哈马斯没有明确同意美方提出的停火提议,而是提出了修改意见,其中部分内容可行,部分“不可行”。不过,布林肯表示将“尝试弥合分歧”。… 阅读更多

等!我们只为雷霆万钧,台湾回归!

来源:华山穹剑    

等,即等待——指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情况出现的意思

 

一、美国在等。

等中国一旦开战,它可以联合它的盟友一起制裁中国。

美国内部的问题快撑不住了,它必须找个国家来接盘,中国是最完美的”接盘手”。

错过这个最后的机会,它就彻底陷入被动,有可能再也无法阻止中国挑战它的地位。

二、欧洲在等。

等中美打起来,它们可以左右逢源,试试看能不能在捞中国好处的同时,顺便从美国的战车上松绑。

当然,如果中国顶不住,它们不介意跟着美国一起撕咬中国。

 

三、俄罗斯在等。

中美开战,是俄罗斯再次崛起的最佳时机也是最后时机。

因为中美任何一方,在和平年代都可能不会给它机会崛起的。

四、阿三印度在等。

台海只要出现哪怕是疑似的军事冲突,它就会立刻北上占中国便宜。

这是印度心心念念的”有声有色的大国”,推迟了近60年的开端,也是最完美的开端。… 阅读更多

王毅:加快推进中泰铁路等大项目,早日实现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

2024-06-12     来源:观察者网

外交部网站消息,当地时间2024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下诺夫哥罗德会见泰国外长玛里。

王毅祝贺玛里履新,表示中泰一家亲,彼此是好邻居、好朋友,两国之间有着传统友谊,双边合作持续深化,中泰命运共同体建设保持良好势头。中方对中泰关系的前景充满信心,愿同泰方加强高层交往,密切各领域合作,加快推进中泰铁路等大项目,早日实现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中方赞赏泰方在台湾等问题上始终支持中方正义立场,支持泰国政府为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所作的努力,相信双方将继续坚定相互支持。中方愿同泰方就国际地区事务保持沟通协调,期待泰方将为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做出更积极贡献。中方坚定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行之有效的地区合作架构,愿同地区国家一道,排除外部干扰,反对集团对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玛里表示,泰中关系密切友好,赛塔总理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外长,我将全力推动泰中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泰方希望学习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更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愿同中方共同规划泰中明年建交50周年的庆祝活动,彰显两国人民的亲密友情。泰方愿尽快加入金砖机制,在南南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同中方加强在多边平台的协调与配合。… 阅读更多

冯德莱恩能否连任欧委会主席引关注

2024-06-12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在本届政治光谱出现明显右移的欧洲议会选举落幕后,真正的关键“大战”开始打响——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究竟花落谁家,现任主席冯德莱恩能否成功连任,当下正吸引各方关注。

综合英国路透社、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等11日报道,有欧盟外交官和高级官员透露,冯德莱恩有望连任下一个五年。第十届欧洲议会选举10日公布的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其领导的中右翼欧洲人民党党团获得189席,较5年前增加13席,保持其第一大党团的地位。

报道称,这意味着冯德莱恩连任欧委会主席的几率大大提高。有13个国家的领导人属于欧洲人民党,再加上德国和法国也倾向于支持冯德莱恩,如此她将拿下27个成员国中代表欧盟65%人口的15个国家的支持,获得连任所需的多数票数。

不过综合彭博社等报道,德国和法国是否将一如既往保持对冯德莱恩的支持,还需打个问号。

当地时间6月9日,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议会选举投票后,欧洲人民党主席曼弗雷德·韦伯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视觉中国)… 阅读更多

美英法等17国签署联合公告,“要求”哈马斯接受停火协议

来源:华山穹剑    

对于现在的巴以冲突,大部分国家都喊出了“停战”的口号。但有意思的是,一些国家是真的想要停战,而一些国家则是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

就像美国、法国这些西方国家,它们批评以色列的原因,不是它们多支持和平,而是为了避免自己因为默许以军暴行而被批评。

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称,在象征性的批评以色列、提出停战呼吁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阿根廷等17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公告,把矛头对准了加沙地区的“哈马斯”。

联合公告中,17国“要求”哈马斯接受停火协议,不要再用以色列和其他国家人质威胁以色列。很显然,这些国家在拉偏架,把战争无法停下的原因强加给哈马斯。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与以色列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联系。美国和英国在二战后推动了建立以色列国,成为其主要的军事和政治盟友。

借助于这个安插在中东地区的“钉子”,美国推动了很多战略策划,让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控制力度更强,为它的中东布局提供支撑。… 阅读更多

王毅:个别大国重拾冷战思维,公然抵制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2024-06-10      来源:观察者网

据外交部网站10日消息,当地时间2024年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下诺夫哥罗德出席金砖国家外长会晤。

王毅表示,过去一年,金砖合作有亮度、有速度、有力度。我们以扩员开启“全球南方”联合自强新纪元,金砖感召力不断上升,吸引力持续增强。我们勇立潮头、相互成就、团结一心,逆风跑出了加速度,金字招牌越来越亮,金砖的声音更加有力。

王毅指出,立足当下,金砖要在百年变局中站得高、看得远。当前,个别大国重拾冷战思维,拼凑地缘政治“小圈子”,公然抵制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侵蚀多边机制权威性。经济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甚嚣尘上,单边制裁、科技壁垒有增无减。面对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维护单极霸权两种力量的较量,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种取向的碰撞,我们应顺应历史潮流,站在公道正义一边,作出正确抉择。放眼未来,“大金砖”要有大担当、大作为。要充分发挥“大金砖”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效应,将金砖打造成基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面向全球、开放包容的新型多边合作机制。… 阅读更多

安理会通过新决议,“以色列已接受”

2024-06-1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安理会通过新决议,“以色列已接受”,停火方案分三阶段,多方发声 

据央视新闻11日消息,当地时间6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表决通过美国提交的一份加沙地带相关决议,呼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接受停火协议。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后做了解释性发言。中方呼吁立即实现无条件和持久停火,并敦促提案国秉持负责任的态度,为推动实现立即永久停火做出真诚努力。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据新华社报道,联合国安理会10日通过第2735号决议,呼吁在加沙地带实现“立即、全面和彻底”停火,以尽早结束已持续8个月的巴以冲突。

该决议获得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14个国家支持,俄罗斯弃权。决议敦促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毫不拖延、毫无条件地”全面落实决议。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项由美国起草的决议,支持在加沙地带实施停火计划。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阅读更多

营救4名人质秘密行动细节曝光:以军乔装成哈马斯人员和平民

来源:天下事     2024年06月11日

以色列国防军日前在加沙开展行动,成功救出了4名此前遭哈马斯绑架的人质。一些关于这次秘密营救行动的细节陆续被媒体披露出来。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10日报道称,这次白天的营救行动经过了数周的计划,哈马斯武装分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们将人质关押在一个人口密集的平民区的两栋不同的建筑物里。

资料图

资料图

据目击者称,以色列军队似乎是使用非军事车辆实施这次营救行动的,其中包括一辆白色奔驰面包车。目击者的描述与CNN分析的视频相符。目击者还说,他们看到以色列军人乔装打扮成哈马斯战士和平民。

当地居民Khalil Al Tirawi告诉CNN:“他们穿着像哈马斯战士一样的军装,戴着头盔,戴着哈马斯的标志,给人的印象是他们是哈马斯战士,但实际上,他们是以色列特种部队。”

以色列军方否认使用民用车辆,但拒绝透露参与救援的士兵是伪装成哈马斯分子还是打扮成巴勒斯坦平民。以色列军方以前在其行动中使用平民服装作为一种战术。… 阅读更多

以军公布解救被扣押人员行动视频,目击者:从未见过的可怕场景

来源:央视新闻     2024年06月11日

以色列国防军6月9日公布了8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实施特种作战行动,解救被扣押人员时的视频。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说,以色列当时密集的空袭和炮击已造成至少274人死亡、698人受伤。

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发表声明称,以军基于“精确的情报”策划了此次行动,从难民营的两栋公寓楼内救出了4名被扣押人员。从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到以军士兵将被扣押人员带出,并乘坐直升机离开。

目击者:这是从未见过的场景

为掩护撤离,以色列空军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密集轰炸,以军地面部队开进努赛赖特难民营,海军舰艇同时提供火力掩护。

目击者穆罕默德·塔拉维表示,当时的可怕场景是他从未见过的。

幸存者 穆罕默德·塔拉维: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是我从未见过的场景。以色列称从这里解救了4人,但他们留下了什么?就是你所看到的毁灭性的灾难,还有200多名死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在用巴勒斯坦人的生命来换取4名被扣押人员的生命,而我们200多万加沙人又何尝不是被以色列扣押的人?… 阅读更多

被欧洲议会选举重创后马克龙解散议会提前选举

2024-06-10   来源: 观察者网

原标题:被欧洲议会选举重创后马克龙解散议会提前选举,法国会迎来95后总理吗?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马克龙赌上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据路透社6月9日报道,由于法国执政党复兴党在当天结束的欧洲议会选举中惨败,支持率远低于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法国总统马克龙于9日晚间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举行法国议会选举。

五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于当地时间6日至9日举行,包括法国在内的大部分欧盟成员国在9日进行了投票,法国选民将投票选出81名代表法国的欧洲议会议员,席位数仅次于德国的96席。欧洲议会议员可以决定哪些法律适用于整个欧盟,并批准欧盟预算和监督资金使用。

但法媒公布的最新出口民调结果显示,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获得约31.5%的选票,在法国各政党中位居第一。马克龙所在的执政党复兴党则遭遇惨败,得票率仅为14.6%,位居第二。

对于这一决定,不少人批评马克龙屈服于国民联盟“提前投票”的要求。外界预计,如果国民联盟大胜,该党95后主席若尔丹·巴德拉… 阅读更多

一觉醒来,欧洲大变

来源:网易      作者:牛弹琴  

 

一觉醒来,欧洲大变。

这还真不是夸张。反正,5年一次的欧洲议会选举,极右翼异军突起,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胜。

整个欧洲大惊,朔尔茨大惊,马克龙大惊。

在法国,根据出口民调,极右翼的国民联盟,拿下超过30%的选票,在法国政党中排第一;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不到15%,排第二,但还不到国民联盟的一半。

执政党大败,败得相当屈辱;国民联盟大胜,胜得酣畅淋漓。

6月9日晚八点,脸色铁青的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承认欧洲选举的结果, “对捍卫欧洲的政党来说不是一个好结果”,“民族主义者和煽动者的崛起,对我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危险”。

怎么办?

他当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重新大选。

他也不得不举行大选,因为按照外界的普遍看法,选举结果已对他构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28岁的国民联盟领袖巴尔德拉就认为,“现任政府这次前所未有的失败,标志着一个周期的结束,也是后马克龙时代的第一天。”阅读更多

整体右转?欧洲议会选举将如何“重新洗牌”

【文/观察者网 杨蓉】

当地时间6月9日,被认为是“史上最重要”的一届欧洲议会选举即将结束投票。路透社和美联社9日称,欧洲人民党(EPP)、社会党与民主党进步联盟(社民党党团,Samp;D)等亲欧中间派预计仍会是多数政党,但强势抬头的强硬右翼政党将蚕食其席位,令欧洲议会整体“右转”,这或重塑欧盟未来政策方向。

欧洲议会五年一度的改选自周四(6日)开始,荷兰率先起跑,爱尔兰、意大利等个别国家紧随其后在周五(7日)、周六(8日)启动选举,法国、德国、波兰、西班牙等大多数成员国都在周日(9日)投票,预计将选出720名议员。

美联社称,在欧盟27国的最后一批投票站,即意大利的投票站于当地时间晚11时(格林尼治标准时间9日晚9时,北京时间10日早5时)关闭之前,官方结果无法公布。非官方的出口民调结果将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9日下午4时15分(北京时间10日0时15分)起陆续公布,但具体席位情况还要到10日才能见分晓。

阅读更多

为应对“垃圾气球”,韩军重启对朝扩音喊话

2024-06-10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6月9日,韩国总统办公室宣布,将从当天起恢复对朝鲜扩音广播。据韩联社6月9日援引韩国联合参谋本部(下简称联参)消息称,为应对朝鲜对韩空飘气球,韩军于当天下午在最前沿地区实施对朝扩音喊话。

当地时间6月9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发表谈话称,朝鲜8日晚至9日凌晨通过1400个气球向韩国投放废纸7.5吨。联参表示,韩军是否会进一步实施对朝喊话,完全取决于朝鲜今后的行动。据此,若朝鲜为反制对朝喊话而发起挑衅,韩军将再次进行对朝扩音喊话。

2004年6月,韩军拆除设在西部前线的对朝扩音设备。(韩联社资料图)

韩联社报道称,联参强调,此次事态的所有责任均在朝鲜,韩方敦促朝鲜立刻停止空飘“垃圾气球”等行为。韩军在稳固的韩美联合防卫态势下,严密关注朝鲜的各种行为,维持可应对朝鲜任何挑衅的压倒性力量与态势。

据悉,根据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常任委员会会议的决定,韩军当地时间6月9日下午5时起在最前沿地区启动多台固定式扩音设备,持续2小时左右。在2018年4月韩方根据《板门店宣言》拆除扩音设备之前,韩军在最前沿24处地点设有固定式扩音设备,还有16台移动式设备。… 阅读更多

这名女人质,被以军解救了

来源:网易     作者:牛弹琴     2024-06-09

 

说实话,这是一个相当沉重的新闻,夹杂着喜悦和痛苦。

对以色列来说,这毫无疑问是又一个奇迹,在6月8日一次复杂的突袭行动中,以军从加沙成功解救了四名人质。

这四名人质,三男一女,他们去年10月7日以来一直遭哈马斯扣押在加沙,分别是:

25岁的诺亚·阿加玛尼(Noa Argamani)、

21岁的阿尔莫格·梅厄·扬(Almog Meir Jan)、

27岁的安德烈·科兹洛夫(Andrey Kozlov)、

40岁的什洛米·齐夫(Shlomi Ziv)。

 

其中,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应该是诺亚。

一则是10月7日,也就是哈马斯进攻以色列当天,她被带上哈马斯武装分子的摩托车,呼救“不要杀我”的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二则是她有中国人血统。她的母亲是已入籍以色列的中国人,为了救女儿,她多次呼吁国家帮助,一度脱口而出:“难道就因为我是以色列籍,你们中国人就能(见死)不救,就不可以帮助我们吗?”… 阅读更多

一边空投物资,一边运输武器,美国的纵容让加沙儿童忍饥挨饿

来源:华山穹剑    

这两天,一个加沙儿童对美国控诉的视频引发了很多国家的关注。

 

视频中,儿童控诉美国对加沙人的“侮辱”。美国对加沙空投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这本来是好事。但不知道是物理原因还是个人故意,这些物资大多数都被投到了海里。而落入海洋的物资距离陆地较远,加沙当地的难民根本没有能力到海里把物资拿回来。毕竟这不是《绝地求生》的游戏。

因此儿童控诉美国的伪善。他们从很远的地方追着飞机而来,到海边却发现根本拿不到物资。加沙人本来物资就紧缺,每人每天能够摄入的食物少的可怜。这样一番折腾,加沙难民反而更加疲弱。

有人肯定会辩解称:之前美国的空投都是投到加沙腹地的。只不过因为一次事故,空投物资把当地房屋砸穿,造成数人死伤。之后才开始朝着海岸线空投。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最讽刺的并不是空投的距离远近,而是美国一边对巴勒斯坦进行人道主义空投,一边又用相同的运输机给以色列运送武器弹药。由于美国对

阅读更多

平民死亡后,真主党疯狂报复,数十枚“喀秋莎”火箭弹直奔以色列

来源:华山穹剑    

现在的以色列,面对的敌人不止“哈马斯”一个。在政治领域内,大多数国家都在点名以色列,要求对它进行惩罚。在人道主义领域内,多国都把以色列称作“屠夫”,正在加沙地区恶意攻击平民。

在军事领域内,不少武装组织也在行动,对以色列目标发起袭击。就像黎巴嫩的真主党,就一口气向以色列发射了数十枚“喀秋莎”火箭弹。

以色列
以色列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此前两日,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村庄发起军事打击,导致两名平民死亡,以及多座房屋被毁。以色列军方称,他们打击的是军事设施,因为那里此前袭击了以色列。

不过,真主党不接受这样的说法,一口咬定以色列袭击的是平民区。随后,真主党展开报复,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数十枚“喀秋莎”火箭弹。

发生这样的冲突也在预料之中,毕竟双方关系很紧张。真主党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扩大影响力,通过参与巴以冲突和打击以北部,真主党可以提升自己在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中的地位,对抗其他国家的影响力,从而在地区政治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