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承认俄对克里米亚主权?特朗普又想忽悠普京了!

来源:多维新闻        作者:占豪        2018-07-01 03:47

在“特普会”之前,美国突然向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有可能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这个消息虽然由俄罗斯媒体放出,但原因是白宫新闻处当天援引特朗普的话发布消息称,在回答记者有关是否可能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时,特朗普没有直接否认,而是表示,“看看吧”。此外,特朗普在乌克兰失去克里米亚问题上指责美国前任总统说:“奥巴马使这成为可能。”而在早前,俄罗斯向外释放的信号是,不要对“特普会”抱太高期望,不大可能有突破。

很显然,俄罗斯率先释放不太可能有突破的信息,意思是对“特普会”不期待太多,这是对美国的试探,看看美国到底准备了什么谈判筹码。而美国则瞬时向俄罗斯释放信号,即可能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但其潜台词显然是:美国是有条件的!至于特朗普的话则是活话,一方面把克里米亚问题的责任甩锅给奥巴马,给自己手里增加一张牌;另一方面,至于这张牌打不打,则取决于俄罗斯是否满足美国提出的条件。直白说,就是如果俄罗斯同意美国的条件,美国可以卖掉乌克兰的国家利益,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 阅读更多

2年成”老铁” 杜特尔特从中国拿到什么“定心丸”?

来源: 多维新闻   作者: 胡少爷     2018-07-02 22:13

7月1日起,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开始了他第三年的总统任期。

杜特尔特上任两年来,其对华政策与前任相比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两年前中菲之间因南海争端剑拔弩张,两年后中菲关系亲密友好。

▲杜特尔特

舆论发现,杜特尔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中国的信任,并将这种信任落到实处。近期中国军机两次降落菲律宾机场就是体现之一。此外,中菲双方在经济建设、反恐、打击毒品等领域都开展了广泛合作。

中菲关系缘何大幅好转?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分析:这一方面得益于双方对于南海问题的妥善处理,杜特尔特上台后对南海争议问题采取搁置态度,这与中方提出的“搁置南海争议”较为吻合;另一方面,与阿基诺三世不同,杜特尔特放弃对华敌视,从而使中菲关系大幅好转。

有舆论认为,杜特尔特执政时期,菲律宾的确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克制,并用积极思维处理南海问题。

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5月,美国和菲律宾一如既往举行代号为“肩并肩”的年度军演。但是,依照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的要求,两军的年度军演以人道救援为主题,并避免在南海举行海上练兵。《菲律宾商报》网站还在6月初援引菲律宾外交部长卡亚塔诺的话说,… 阅读更多

挑拨法德,拆散欧盟,美国绝不是说着玩的

来源:  风闻       作者:后沙月光         2018-07-021

《华盛顿邮报》6月28日爆料称,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4月造访白宫时,特朗普曾向他发问:“你为什么不退出欧盟呢?”

500

特朗普还向马克龙暗示,如果法国退出欧盟,美国可以向法国提出更优惠的双边贸易协定。

《华盛顿邮报》奉旨泄密,各国心知肚明。对这种严重破坏欧洲团结的行径,白宫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6月29日,马克龙在参加完欧盟理事会布鲁塞尔峰时回应:“关门说的话就让它留在门内吧,我认为反复说没什么好处。”

除此之外,整个欧洲政坛都保持沉默,既没有响应美国,也不敢批评美国,而英国媒体是最兴奋的。

特朗普挑拨离间,所针对的国家就是德国。默克尔的确没时间搭理老头,她的内阁前两天差点垮台,29日凌晨4点,欧盟成员国之间才达成一份解决移民问题的共同协议。

默克尔28日晚上还跟意大利新总理孔特吵了一架,德意根本分歧无法解决,导致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不得不取消了当晚的新闻发布会。… 阅读更多

为何美国人自己都对特朗普贸易政策说“不”

2018-07-02 08:00:32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国际7月1日发表评论,批评了美国的贸易政策。评论认为,为避免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导致的报复性关税,美国部分公司近期将生产转移到海外。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贸易政策损人不利己。历史上这种保护政策从未成功过,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过时的贸易政策只会导致美国制造业继续外迁。

新华国际原文如下:

近期,从美国哈雷-戴维森摩托车公司宣布将部分生产转移到海外、通用汽车公司警告加税可能导致公司业务收缩和裁员,到欧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土耳其等经济体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霸凌”政策,正使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远远背离其希望重振国内制造业和保护就业的初衷。在经济全球化、产业链国际化的21世纪,以提高关税和贸易胁迫为特征的过时保护主义做法,损人更不利己,越来越行不通。

首先,提高进口产品关税非但不能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反而会令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为过高的关税成本买单。美国商会等商界组织多次警告美国政府,提高关税是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征税”,这会扰乱全球供应链,增加依赖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的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损害美国制造商和出口商的竞争力。包括工薪阶层在内的美国消费者也不得不为进口商品支付更高价格,增加日常生活开支,并可能推升美国国内通胀风险。… 阅读更多

因皎漂港项目缅甸掉中国“债务陷阱”?缅国安顾问:这是双赢

2018-07-02 09:23:28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李东尧】近年来,为帮助周边国家解决因缺乏资金而发展滞后问题,中国不断施以援手,包括进行投资及贷款。正因如此,中国的贷款却常常被一些西方媒体冠以“会使目标国陷入中国债务陷阱”的“罪名”。

中缅双方目前正在推进的皎漂港(Kyaukpyu)项目就是一例。本月初,外媒放出消息,称缅甸政府因对该项目负债规模的担忧,考虑重新评估这一深水港项目。据香港《南华早报》6月30日报道,缅甸国家安全顾问当吞(Thaung Tun)日前现身说法,回应外界所谓“中国债务陷阱”的言论。

当吞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缅甸政府热切希望就中国支持的皎漂深水港项目展开工作,目前中缅关于该项目的谈判仍在进行,“预计很快就会做出决定”。当吞在采访中否认外界有关“缅甸陷入所谓‘债务陷阱’”的说法,并表示相信这将是一项“双赢”协议。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当吞同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缅甸投资委员会(Myanmar… 阅读更多

当国家不存在时,你在世界杯上做个手势都不行(四)

来源:风闻       作者:  夙兴夜寐刘沫沫         06-27 10:05

6
没错,这个地区,就是科索沃。
前面提到过,科索沃在原来的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中并没有获得“共和国”的地位,只是一个“自治省”。
科索沃对此是很不服气的。

科索沃历史相当悠久,在那里生活的人被认为是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但塞尔维亚人却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了第一个王国。

500

科索沃、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二战期间,墨索里尼谋划的“大阿尔巴尼亚计划”曾把科索沃归入版图,大量原来定居在那里的塞尔维亚人出逃。在二战结束后,两个原本并肩抗击法西斯的战友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为了科索沃的归属问题最终翻脸——南斯拉夫人民军攻占了科索沃,赶走了阿尔巴尼亚人建立的军政府,将科索沃归入了南斯拉夫的版图。
科索沃在地理位置上毗邻阿尔巴尼亚,土地上90%都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塞族人只占到10%,所以科索沃的独立浪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铁托去世后的1981年,科索沃就爆发过大规模的独立游行示威——可以说,他们独立诉求的提出比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都要早得多。
阅读更多

外媒:普京,世界杯的真正赢家

2018-06-29 23:12:50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国际足联主席詹尼·因凡蒂诺在于莫斯科召开的“足球和未来”会议上称,世界杯足球赛是一个盛大节日,正在彻底改变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印象。

国际文传电讯社6月29日报道,因凡蒂诺表示:“俄罗斯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国家,此次赛事彻底改变着西方对俄罗斯的看法。对俄罗斯和全世界来说这都是一个盛大节日。我想向所有俄罗斯人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接待。”

国际足联主席詹尼·因凡蒂诺(俄罗斯卫星新闻网)

普京是世界杯真正的赢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月29日同样如是说。

报道称,自开幕式以来,普京一直以东道主的身份接待各国总统和总理。

俄罗斯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得到很好地展示,超过250万张门票给了俄罗斯和世界各地的球迷。俄罗斯队作为将将入选32强的球队,至今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世界杯也提升了普京的地缘政治形象。美国“鹰派”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John… 阅读更多

欧盟就难民问题达成一致,默克尔“绝境逢生”了吗?

2018-06-29 20:02:36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徐蕾】

在28日开始的欧盟峰会上“背水一战”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与其他27国领导人围坐一夜,历经12小时谈判后,似乎看到了一点点胜利的曙光,但这微弱的光芒能使她“绝境逢生”吗?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比利时布鲁塞尔当地时间29日凌晨5点,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Donald Tusk)表示,各国领导人已就欧盟峰会的一份联合声明达成一致,其中包括移民问题的解决方案。该声明共有11页,第一部分便是难民问题,其中核心就是在环地中海的欧洲国家设立难民中心。

可是,要知道,在过去的一周,不仅世界杯上“德国战车”在俄罗斯爆冷“翻车”,其总理默克尔也正经历着她政治生涯的“至暗时刻”,她自己表示“不成功便成仁”。西方各大媒体也都替她“捏了一把汗”。英国《金融时报》还发社评说,假如默克尔在未来六个月磕磕绊绊,德国队出局可能会是原因之一。… 阅读更多

美参议院通过大麻合法化法案 大麻可作农产品出售

来源:风闻     作者:心之龙城飞将     2018-06-29

海外网6月29日电 当地时间周四(28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大麻合法化法案,该法案允许大麻作为一种农产品种植和出售。

综合美国《国会山报》及“福布斯”网站报道,美国参议院28日以86票赞成、11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一项广泛涵盖农业和食品政策的法案,俗称“农场法案”,其中包含大麻合法化条款,即允许种植、加工和销售工业大麻。

据报道,肯塔基州参议员、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明奇⋅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强力支持该法案。法案获参议院通过后,麦康奈尔发表声明表示,“我已多次听到肯塔基州农民表示,已经是时候取消联邦设置的障碍,使该州重获机会充分挖掘大麻的潜力,并再次成为美国大麻生产的领军者。这就是我强力支持相关措施被纳入农场法案的原因。”他补充道,“联邦政府阻止大部分农民种植大麻的时间已经太久了。”

今年4月,麦康奈尔曾与另外3名参议员一起提出一项单独的大麻合法化法案,但在本月稍早公布的版本中,该法案中的条款被纳入“农场法案”。… 阅读更多

牛弹琴:这就是特朗普和普京的真实感情,最近又出现了新情况

来源: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18-06-29 08:29:50





(一)
终于,一直不被祝福的特朗普和普京,又要见面了。
按照美俄公布的信息,时间就定在7月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两人一对一会谈。
可怜,这两个惺惺相惜的大国领导人,人生还只见过两次面,而且都是匆匆一晤。但一些细节,却可见两人的真实感情。
第一次见面,还是在去年7月,德国汉堡G20峰会间隙。
要知道,特朗普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特式握手,一拉一拽,曾让安倍很尴尬很不爽。
但见到普京呢?
风格完全变了,轻轻地握住了普京的手,另一只手还轻轻抚着普京的手臂和后背。知道的人知道他们不过是第一次见面,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对久别的恋人又重逢。




而且,按照时任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的说法,两人原来只安排了35分钟的会谈时间,但最后一算,竟然不知不觉聊了两小时又15分钟。
这也太持久了吧!
左等特朗普不出来,右等特朗普不出来。白宫官员们最后都沉不住气了,特意请来第一夫人,让她亲自去提醒:特朗普,你的时间到了。但娇妻也“显然失败”了,因为意犹未尽的特朗普和普京,随后又聊了1个多钟头。… 阅读更多

扬之:欧盟峰会——2015年难民潮的政治“后遗症”

2018-06-29 07:03:00       来源:观察者网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扬之】

欧盟峰会正在布鲁塞尔举行,移民与改革议题是重中之重。

此前在欧盟有关移民政策改革的争论中,正在申请加入欧盟的弱小国阿尔巴尼亚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总理拉马(Edi Rama)在接受德国《图片报》采访时表示:“我们永远不会接受成为欧盟的难民营,哪怕这是我们入盟的条件。”他原则上反对将那些绝望的人当作无人肯要的“有害垃圾”那样随处扔弃。

2015年夏末,默克尔一挥手,德国国门洞开,欧盟外部边境如同虚设,内部边境本就不存在,上百万难民纷纷涌入。一场“人道灾难”很快变成“难民危机”。

开始,许多德国人对难民伸出援手,场面感人。默克尔本人被难民比作“圣特雷萨修女”(Mother Teresa),德国人也尊称(戏称?)其为“默妈妈”(“Mutti”)。

但是,也有很多人从一开始就对德国当时表现出来的超乎寻常的“欢迎文化”(Willkommenskultur)持观望和怀疑的态度。倒不是因为他们质疑德国人的善良,而是这种“性情展露”既不太符合德国人固有的性格,也缺乏有据可查的传统记录。… 阅读更多

有一种得了便宜还卖乖,叫做老板很烦恼

作者:土逗公社 发布时间:2018-06-29 08:19:31 来源:民族复兴网

48bbb6e455139bce8170620e2dcdcce0.jpg

作者 | 沙捞越 辛迪
  富士康老板郭台铭在股东会上吐槽工人和“某些NGO组织”,我们是来打脸的。

郭总的困扰

6月22日,在台北举办的鸿海精密股东会上,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对富士康的大陆工人和某些NGO组织的行为,感到肥肠困扰。

第一大困扰是加班。之前有NGO组织调查发现,富士康工人的劳动时间过长,呼吁富士康缩短工时。对此,郭总表示hin无辜:明明是工人自己要加班的哦,不能怪我。

第二大困扰是工人闲着也只会打游戏。对此,郭总除了叫他们闲不下来,真是不知道还能怎么办。

236005321689cb21929442b9b733de05.jpg

想看原视频的,可以直接戳

608b3a167068b69afbb4ecd6a8dd8f49.jpg

视频链接:v.qq.com/x/page/q1427t3ahvb.html

乍一看,郭总不仅关心工人的工作,还关心他们的闲暇生活,简直劳心费力,操碎了心。而为了让工人珍惜光阴、不打游戏,更为了满足他们对加班的热切要求,富士康不惜冒着为千夫所指的风险,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啧啧,真是可歌可泣郭台铭,感天动地富士康!… 阅读更多

墨西哥上演近代史上最血腥大选 100多名政客被杀

2018-06-27 21:07:44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王慧】墨西哥边境城市皮耶德拉斯•内格拉斯(Piedras Negras),国会议员候选人普隆(Fernando Puron)正在与一名支持者自拍,被枪手从背后开枪击毙。

他是自去年9月墨西哥大选开跑以来,第112位被杀的政治候选人。

据CNBC27日报道,在本周日(7月1日)墨西哥大选之前, 100多名政客被杀害。墨西哥去年的暴力事件刷新了纪录,有超过3万起谋杀案发生,而且这一数字并没有放缓。

因此,这次大选被称为墨西哥近代史上最血腥的大选

被杀害的国会议员候选人普隆 图自CNN

这些死亡事件表明,墨西哥政府没有控制住有组织犯罪以及对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的犯罪渗透。

目前,还没有一名候选人能够拿的出应对这些谋杀事件的有效处理措施。

5月,是墨西哥自20年前政府首次公布凶杀案数据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月份,也创造出连续三年犯罪率上升的最新记录。… 阅读更多

谁买伊朗石油就制裁谁,美国真要逼伊朗玩命?

来源:后沙微信公众号 2018/06/28 10:39:54 作者:后沙月光

5月8日特朗普政府公开撕毁《伊朗核协议》,宣布将加大对伊朗的单方面制裁力度。这种弃约行为,令英法德中俄及联合国机构历经十几年的努力又回到了起点。

《伊朗核协议》核心精神是缓和美国与伊朗的敌对关系,一旦美国退出协议,那么大家只能力劝伊朗留在协议之内,让协议至少在名义上还能存在。

相关大国如此积极斡旋伊核问题,动力来自于自身的地缘政治和能源利益,而特朗普政府为了一己之私,不惜损害相关国家的利益,依仗的就是财大气粗和超群武力。

经过一个多月观察,美国发现局势并没有朝着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反而脾气火爆的伊朗居然答应各国劝说,留在了协议范围之内。

以色列和沙特这两位盟友则急不可耐地要掐死伊朗,昨天白宫再出险招,要求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否则将面临制裁

按美国的计划,伊朗石油出口将在11月之前“降为零”, 欧洲盟友如果违反美国要求,将不会得到“豁免“。

阅读更多

特朗普怒气难消 哈雷员工:总统也是生意人,应该懂

2018-06-27 12:49:31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徐乾昂】俗话说:爱得越深,伤得越痛。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亲自为知名摩托车制造商哈雷·戴维斯(Harley-Davidson)“打广告”,家中还有数辆哈雷重机车藏品;不过就当听闻哈雷在贸易战中“跑路投降”,特朗普昨天还是“惊讶”的,今天情绪就爆发,连续在推特发飙:

“你搬出去试试?我要在你头上疯狂征税!”

当选总统前,特朗普曾向公众展示自己的镀金哈雷重机车收藏 图自Pinterest

“哈雷,你等着交税吧!”

特朗普先是说道:今年年初的时候,哈雷就说他们要把堪萨斯城的那家工厂搬到泰国去。这件事发生在钢铝关税宣布前,所以,他们只是在利用贸易战作为借口罢了。(虽然)贸易问题不太公平,但我们会搞定。

为说服哈雷回心转意,特朗普还深情回到过去:当我在白宫会见哈雷高管时,我还骂印度等国的关税太高。如今企业都回到了美国,因为你不交税,就不能在美国国内卖东西。哈雷应该懂的。… 阅读更多

牛弹琴:马云,你不去当驻外大使真可惜了!

来源:神探007的博客      (2018-06-26 09:47:48)

马云,你不去当驻外大使真可惜了!-神探007

(一)

前几天,几乎所有的驻外大使都回来了,开外事工作会议。

中国外交,确实也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贸易战越打越热闹,川普似乎铁了心要瞎搞。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也很重要。突然间有一种感觉:马云没有去当驻外大使,真是太可惜了!

因为最近,马云又立下大功一件。

他亲赴马来西亚,和新当选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谈笑风生。按照外界的报道,小马说得老马频频点头。

但93岁的老马,其实正对中国有点芥蒂。

在不久前的马来西亚大选中,作为反对党领袖的马哈蒂尔,指责中资“抢了本地人饭碗”,还攻击落败的总理纳吉布向中国输送利益。上台后,老马一度公开宣布,要与中国重新谈判东海岸铁路项目。

马来西亚换总理,这当然是马来西亚的内政。但老马的这番表现,对中国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以东海岸铁路为例,投资550亿马币(约人民币883亿元),中方提供贷款,中国交建承建,这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在建项目。… 阅读更多

美国要求所有国家11月停止进口伊朗石油 否则制裁

2018-06-27 10:16:14      来源:观察者网

【编译/观察者网 周远方】

美国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政府希望包括盟友在内的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将面临美国制裁,这次美国不会给予任何国家豁免。负责此事的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已赴欧亚多个国家寻求支持,并将前往印度和中国。

CNN、《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华盛顿邮报》6月26日报道,美国国务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在电话吹风会(briefing)上表示,鉴于伊朗在该地区的所有不良行为,将限制伊朗的资金来源。

目前,德国、法国和英国仍在与伊朗做生意,他们已要求美国政府授予豁免权,保护其在能源、银行、航空和制药等关键行业的利益。但上述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我们不会给予豁免。”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6日报道,这名官员补充说,目前从德黑兰购买石油的所有国家都不例外,“我们将此事定为国家安全层级最高的事项之一,我认为我们不会给予(任何国家)豁免,尽管我不太愿意说‘永远零豁免’这种话。”… 阅读更多

大规模抛售美债后,俄罗斯黄金储备逼近2000吨 超越中国

2018-06-27 10:50:39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尹哲】截至6月7日,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下称:WGC)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黄金储备已升至1909.8吨,排名全球第五(除IMF)。中国的黄金储备则继续保持不变,为5924万盎司(约1842.6吨),位居第六。

事实上,随着国际局势紧张加剧,俄罗斯正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疯狂扩增黄金储备,并已连续39个月增加其持有的黄金。

图源:WGC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图

自2000年二季度至今,俄罗斯黄金储备已从最低的343.4吨大涨超过5倍。尽管如此,这仍低于俄罗斯总统普京设立对抗地缘政治风险的储备目标。

2000年二季度末,俄罗斯黄金储备最低,为343.4吨。图源:WGC

对于俄罗斯黄金储备的来源,WGC评论称,其主要从国内市场采购。

过去20年,俄罗斯大幅开采国内黄金矿场,黄金开采量几乎翻了一倍。

据华尔街见闻26日报道,仅过去十年,俄罗斯生产商就开采了2189吨黄金。预计到2030年,该国黄金年产量将增加400吨。… 阅读更多

俄成世界杯赢家,西方急挑刺

来源:环球网 2018/06/25 11:21:14 作者:环环

世界杯激战正酣,全球无数球迷正享受着足球带来的快乐。截至目前,这场四年一度的盛事进展顺利,超出一些西方人士此前的预期。赛前不被看好的东道主俄罗斯队更是大放异彩,以两场大胜暂列小组榜首。这让有些一贯对俄罗斯怀有敌视态度的西方人坐不住了,“需要对俄罗斯球员加大药检力度”的呼声从美英两国冒出。

球场之外,西方有些人对俄罗斯的另一项“胜利”更是耿耿于怀——莫斯科借世界杯推进外交,打破西方抵制,“普京成为世界杯的赢家”。“俄罗斯利用世界杯掩盖坏消息”“世界杯不会给普京带来全球影响力”等“嘘声”也在西方媒体上响起。确实挺小心眼的,让世界杯狂欢季更纯粹点不好吗,何必非要加点“政治作料”?好在在球迷巨大的热情面前,这点小算盘摆弄不出多大的响声。俄国家新闻社23日回应西方的攻击:“用一句话说,犬在狂吠,世界杯仍在继续进行。”

美英质疑:俄罗斯队太能跑

“我们的球员过去一年已经交出300多份兴奋剂检查样本,结果证明他们都是干净的。我们想知道其他队交出多少进行检查。”据俄国家新闻社等媒体23日报道,俄罗斯队队医别祖格列夫针对美英两国的质疑如此回应。

阅读更多

小学扫毒计划上线?杜特尔特这次禁毒对象是小学生

来源:海外网 2018/06/25 10:32:33 作者:张振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当地时间22日,有官员透露,为进一步遏制毒品犯罪,菲律宾执法机构正在升级扫毒计划,而这次的目标将会放在小学,针对教师以及10岁以上的学童进行随机毒品检测。消息一出,立刻遭到菲律宾教育部们的强烈反对。

据报道,菲律宾危险药物委员会(DDB)负责人凯伊表示,“目前在高中和大学推行的毒品预防计划已经足以证明,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阻止学生吸毒,并灌输他们健康的重要性及无毒生活的美好。现在我们正着手研究要透过什么方式,以加强小学的毒品预防,到时候将颁布一项政策,确保在必要的情况下能够确实进行小学扫毒计划。”

DDB公共关系官员迪玛库兰根表示,“目前是计划透过抽查10岁以上的学生,以及老师的背包和置物柜,来随机检查校内是否存在毒品威胁。不过在那之前会先与学校、家长以及教育部进行磋商,确保学生的权利受到保护,并得到安全上的保障。”

对此,教育部回应,“我们坚决反对执法机构的这项禁毒计划,因为让1400万才四到六年级的小学生接受药物检测是违法的。菲律宾缉毒局(PDEA)如果药要对所有10岁以上的学生进行测试,就违反了2002年的《综合危险药物法》,因为该法案仅允许针对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药物测试。而教育部长布里奥尼丝也正找时间与毒品执法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会面,以详细讨论这一毒品预防计划。”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