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宕十余年的叙利亚危机中,叙利亚成为域内外力量竞逐的舞台,其中既不乏一直致力于推翻巴沙尔政府的力量,也有最初积极谋求推翻巴沙尔政府,但后来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或观望、或无奈、或放弃)的角色,当然也有部分巴沙尔政府的坚定支持者。
叙利亚危机中各种力量的变换组合以及缺乏主导者,是导致叙利亚危机长期化、复杂化的重要原因,并使叙利亚内战成为一场“微型世界大战”。
在叙利亚危机中,伊朗多被外界视为叙利亚巴沙尔政府的坚定支持者,而西方以及沙特等地区国家多把伊朗支持巴沙尔政府的原因解释为教派结盟,即伊朗和叙利亚同为伊斯兰教什叶派政权,伊朗通过支持巴沙尔政府建立和巩固“什叶派新月地带”——从波斯湾的巴林经伊拉克到东地中海的叙利亚和黎巴嫩的什叶派阵营,甚至惊呼伊朗已经在“阿拉伯之春”中控制了四个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中心——伊拉克的巴格达、黎巴嫩的贝鲁特、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也门的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