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方式致价差大 私立诊所药价比社区药房贵75%

(吉隆坡5日讯)私立诊所的常用药物及长期药物的售价比社区药房贵23至75%。

据《每日新闻》观察,私立诊所每片500毫克的扑热息痛(paracetamol)售价为约1令吉,一些药房的售价却仅需每片25仙。

至于常用于治疗哮喘所引发咳嗽的硫酸沙丁胺醇片,私立诊所售价则是每片1令吉,但消费者却可在药房以25至45仙的价格购买此药。

报道也说,在私立诊所,一个含有30片(20毫克)、用于治疗胆固醇的受管制药物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售价高达160令吉,在药店售价则是122令吉。

此外,某品牌的4毫克抗过敏药丸在私立诊所的售价为每片1令吉,但在药房的售价则是每片30仙。

大马回教医生协会(PERDIM)柏赛迪指出,私立诊所与药房之间的药价存在巨大差异源于采购方式,药房通常批量采购药物,因此能够从供应商处获得更低的价格。

相比之下,私立诊所通常采购少量药物,因此从供应商处获得的价格高于药房。

他于昨日接受《每日新闻》的访问时指出,与此同时,私立诊所也必须承担其他成本,例如租金、员工薪资、招牌执照、水电费以及更新医生执照所需的常规课程费用。

“私立诊所和社区药店的价格差异并不是太大。”

卫生部和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于5月1日起在实施2025年价格管制和反暴利(药品价格标签)指令,不过,卫生部指出,在三个月宽限期内,不会发出任何罚单。

这项指令受到私立全科医生及大马医药协会所反对。

恐造成混淆增行政负担

柏赛迪说,大马回教医生协会及其他卫生非政府组织反对在私立医疗机构标明药品价格,因为这项指令与两项规范私立诊所服务的法令重叠,会造成混淆和行政负担。

“内贸部通过2011年价格管制及反暴利法令(723法令)干预卫生领域也被认为是不合理的,这是因为我国没有官方的药品价格管控措施,执法可能会导致混淆和管辖权重叠。”

他也担心私立诊所可能在执法机构没有进行合理裁量的情况下,会因轻微的技术违规而面临罚款或监禁。

“截至目前,没有特定的法令规范保险公司、第三方管理机构(TPA)或管理式医疗组织(MCO)的治理,而药品定价应属于诊所的管辖范围。”

他说:“强制私立诊所展示药品价格对患者的影响也很小,因为这无法反映患者实际需要承担的治疗总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