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误导中国人艳羡美国?

来源:中国教育研究   时间:2016-01-28

美国新闻界强烈的一致意识: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凡是美国做的事都是对的,和美国不一样的想法就 是错的,不照美国规矩行事的国家都是邪恶的。这一点从美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来。在国内的时候,时常到各大网站的论坛逛逛,发现不少人有很深的“美 国情结”。但到了美国之后,再去浏览国内论坛对美国的种种说法,发现其中更有许多自以为是的误导。

1117894218_14537729544871n.jpg

误导之一:美国的繁荣

美 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繁荣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经过一些人的加工想象,美国已经成了每个角落都闪着金光的风水宝地。实际上,美国虽然拥有数量 庞大的中产阶级,整体生活水平较高,但贫困问题一直是一大困扰。在美国的各大城市,都有规模不小的穷人区。首都华盛顿的闹市区,街道两旁“三步一岗、五步 一哨”的,是那些拿着纸杯子要钱的穷人。美国人的概念是,你穷是因为你懒,没有必要同情。政府给他们发食品券,提供低价住房。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不被忽视。

阅读更多

后沙月光:被暴雪掩埋的新自由主义

后沙月光 · 2016-01-28 · 来源:察网

新自由主义浪潮正在全球吞噬着一切,美国民众亦是受害者。将一切推向市场化,视国有化为眼中钉,视政府管控为肉中刺,中国公知无论懂与不懂,也为新自由主义四处狂吠。

  【本文为作者向察网(www.cwzg.cn)的独家投稿,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请保留本声明】

美国东部正在经受史上最严重的暴风雪,媒体不断用各种数据告知民众,灾难是如何的势不可挡。截目24日上午统计数字,已有19人死亡,而且随着清理加快,死亡人数还会升高。媒体一边大量报道救援队如何解救被困在宾州高速的杜肯大学生蓝球队和女人体操队,一边请专家上电视不断忠告人们不要出行,这些忠告不见得比幼儿园阿姨的叮嘱更有水准。

但他们都回避了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这已经成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20万人停电对于美国体制来说意味着什么?时事评论员在失业还是闭嘴作出了明智的选择。

新自由主义浪潮正在全球吞噬着一切,美国民众亦是受害者。将一切推向市场化,视国有化为眼中钉,视政府管控为肉中刺,中国公知无论懂与不懂,也为新自由主义四处狂吠。… 阅读更多

赢了官司至少剥掉一层皮

来源:真相网  作者:黄子   28/01/2016

40

看人打官司,犹如看电影,喜剧悲剧无厘头荒谬剧,什么都有。看客虽会与剧中人同喜同悲,或洒下同情泪,甚至悲愤万分。但毕竟是隔岸观火,不烧身。

二月河的小说《乾隆皇帝》中,有一宗官司,因有一方舍不得家财万贯耗尽,去洗清父亲的罪名,半途煞车,不愿从高庭上诉庭直打到联邦法院。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李舍爹”。舍得爹爹舍不得家产,在忠孝治国的“封建”社会是悖逆不道,乾隆闻之很感冒。阅读时跟着古人走,很容易同乾隆共鸣。

一场官司可十年八年

七八十年代,香港电影电视连续剧盛行时节,剧中常有的口头禅—“我告你”。因此,戏迷们也常仿剧中人动辄装模做样要“诉”人。

“诉人”,讲来轻松,真干起来,不是要了命,至少也剥掉一层皮!

除了律师,没有什么人打起官司会好玩。非律师而打官司,在台湾打到风生水起的,只有李敖。其他人等,都不能从告人或被起诉而幸福快乐。在大马,只有政治人物,加巴星安华等人,因政治需要告人或被诉,简直像停不了的爱,像艺人嗑了药HIGH到要跳上三天三夜,从白天跳到黑夜,一点都不会累。… 阅读更多

王元丰:第四次工业革命真的来了?

来源:环球时报    2016/01/27 09:26:17     作者:王元丰

导读: 第四次工业革命来了,而且来的速度非常快,影响范围非常广。正如施瓦布所说:“如果与此前的工业革命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以线性速度前进,而是呈几何级增长”。

刚召开的第46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年会,其会议的主题是“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考虑到WEF作为世界上最重要思想交流平台的巨大影响力,相信这次年会后世界会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予特别的关注。

不过很多人有一个疑虑:WEF关注第四次工业革命,就真有新的工业革命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WEF设定这样的主题是有依据的,在2015年3月,关于软件和社会未来的全球议程委员会,对世界上800多位来自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的公司高管和专家,就“技术是否迎来转折点”、“什么时候技术的转折点会到来”等问题开展了调查问卷。他们通过对回收的816份问卷深入研究分析,发现大部分高管和专家认为当前世界正在迎来很多改变生产和生活的新技术,我们正处在新技术革命的浪尖。WEF主席克劳斯·施瓦布甚至说:“这不是下一次的技术革命,它已经在这里了!”

阅读更多

希腊动摇了“欧元” 难民潮会冲垮“申根”吗

来源:光明日报、青年参考    时间:2016-01-27

难民潮会冲垮“申根”吗

作者:本报记者 林卫光 《光明日报》( 2016年01月25日 12版)

2015年,希腊债务危机严重动摇了欧盟的一大支柱——欧元。2016年,汹涌不断的难民潮大有冲垮欧盟另一支柱——“申根”的趋势。这引起欧盟领导人的警觉。

19日,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欧洲议会讲话时发出严重警告,欧盟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来解决正在吞噬28个成员国的难民危机,否则,确保欧盟人员自由流通原则的“申根”体系将面临崩溃。

欧 盟定于今年3月17和18日举行欧洲理事会峰会,其焦点是难民危机。欧盟希望在峰会前找到解决难民问题的万全之策。图斯克这么“急眼”,主要是欧盟成员在 难民问题上已经“四分五裂”,“申根”已经露出被“肢解”的迹象。正如法国《费加罗报》所说,“理想的腐烂正让欧盟这座大厦岌岌可危”。

去年年底,以“开放”“包容”著称的北欧国家瑞典和丹麦,不堪难民潮压力,相继恢复边境检查。为给难民造成“威慑”效应,丹麦朝野各党甚至在今年年初一致提议,授权警方搜查入境难民的随身衣物,并没收珠宝首饰等贵重资产,以支付他们在丹麦的部分生活费用。

阅读更多

马哈迪与恩师敦拉萨

来源:真相网   作者:谢诗坚   27/01/2016

15

前首相马哈迪在其部落格(1月18日)贴出怀念阿都拉萨(敦拉萨)的文章,但只字不提其儿子纳吉(第六任首相)。这之间的因由是众所周知的;而吊诡的是并不是人人都了解个中的来龙去脉。但总归一句,没有敦拉萨的重开巫统大门就没有后来的马哈迪。马哈迪自己说了,他欠下的恩情是难以偿还的。

他们的政治渊源是这样的:阿都拉萨(1922-1976);马哈迪(1925—);前者只比后者大三岁,但在政治级别上却有明显的差别。当阿都拉萨于1950年从英伦拿律师学位归来后就参加巫统;而马哈迪则在巫统成立时(1946年)就已是巫统党员。

1955年2月敦拉萨参加彭亨州选胜出被委为彭亨州务大臣,同年7月敦拉萨又参加联合邦立法议会选举再胜出(这是独立前的局部普选)。

1957年马来亚获得独立,敦拉萨成为东姑阿都拉曼首相的副手,被提拔担任国防部长兼副首相。接着他出任巫统副主席(后来增设署理主席),敦拉萨也就名正言顺成为“坐亚望冠”的接班人。… 阅读更多

股市暴跌:经济危机真的又来了吗

发帖者:liqiuyang    发帖时间:2016-01-27 10:47

作者:占豪

由于在2016年1月21日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索罗斯声称中国经济将硬着陆,并明确表示自己做空了美股和亚洲货币。关于索罗斯的意图,笔者在之 前一篇文章中已经详细分析索罗斯的意图。当然,索罗斯的意图已被中国方面高度警觉,并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媒多次对索罗斯进行严厉警告。 米尔军事论坛 bbs.miercn.com

中国之所以如此重视索罗斯的言论,根本原因有三:

一、中国经济已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容不得半点差错。


 

索罗斯声称中国经济将硬着陆

2015年是中国经济转升级的节点年,2016年则是真正开始步入正轨的起步年,在这种大形势下,中国自己容不得半点差错,更不会允许任何人来折腾中国经济,给中国经济制造不良预期和打击中国经济信心。索罗斯显然不安好心,所以中国官媒连续对其进行警告。

  二、索罗斯攻击亚洲货币的“黑”历史。

索罗斯1997年做空亚洲多国货币引发亚洲金融危机,他曾攻击港币但被中央政府支撑的港府强力狙击,亏20亿美元败退而去。虽然做港币亏了,但… 阅读更多

美打击普京个人,考验的却是俄罗斯

来源:环球时报    2016/01/27 08:09:58

导读: 俄罗斯的庞大块头使其无法融入西方,它的超强核实力既使它可以同西方分庭抗礼,又让它成了美国难以释怀的对手。从叶利钦到普京,俄与西方的磨合非常艰难,一直走到今天的半敌对状态。西方很可能在俄最困难的时候对普京个人发动猛烈攻势,但那未必是普京一个人的战斗,它考验的是俄整个国家。

美国财政部代理副部长祖宾公开指责普京“腐败”,他通过BBC的节目说,普京“利用国有资产为他的朋友和亲密盟友们中饱私囊。不论那些资产是俄罗斯的能源财富,还是其他的国家合同,他都给予了那些他认为会为他服务的人”。祖宾还说:“普京的工资收入好像是每年11万美元,但这并不是此人的财富数额。他在如何敛财方面经验丰富。”

BBC的报道还补了这么一句,“祖宾不愿就2007年美国中情局就普京400亿美元财富的秘密报告做出评论。”

美财政部高官的直接指控带动了西方媒体“揭露普京腐败”的最新热潮。尽管之前西方媒体对普京的抨击汗牛充栋,但美国高官把普京作为可以抓起来判以重罪的“贪官”来描述,还是很罕见的。

阅读更多

慕克力还没步上断头台

来源:真相网  作者:慕容公子   

35

吉打巫统的“逼宫”事件,敦马哈迪的儿子慕克力下台还是不下台?成為一个政治赌注!

吉州大臣慕克力下台机率有多高?答案应是:来如山洪暴发,去似细雨轻风。慕克力在惊涛骇浪中,应可化险為夷。

答案就在巫统的传统与文化中,一名巫统的州务大臣遭“逼宫”被逼下台,并不符巫统的传统和文化,亦不為三百万基层党员所喜。

前朝的伊党吉州政府,曾三番几次上演“逼宫”事件,时任的伊党州大臣阿兹占,始终能在“四面楚歌”声中,安然任满,这就是马来族群、穆斯林的政治文化。

当年,马哈迪逮住一个机会,断然的把安华砍掉,导致一场惊天动地的“烈火莫熄运动”。

马来社会的力量,从此三分天下。

除了盘踞甘榜乡镇的老牌伊党,安华烈火莫熄的公正党也从中崛起,佔有一席之地,导致巫统势弱,必须看尽各地诸侯的脸色,尤其是沙砂两州的盟党。

何况,巫统现有的88国席,颇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之慨!

内斗权斗可令巫统灭顶… 阅读更多

老挝柬埔寨不可能跟着美国跑

来源:环球时报     2016/01/26 09:07:29

导读: 克里今天晚些时候将到中国。他除了劝说中国在制裁朝鲜问题上与美协调行动之外,恐怕还要向中方“通报”他的老柬之行。美国大概不敢在“挑拨”老柬与中国关系上做得太过分,因为那样老柬就会不干了。

美国国务卿克里此次4天的东亚之行去3个国家:老挝、柬埔寨,然后来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克里去老柬是要扩大美国对这两个对华友好国家的影响,鼓励它们在南海问题上与其他东盟国家“团结”,多少有些拉它们一起“平衡中国”的意思。而他来中国据信是要重点说服北京支持美国推动的对朝制裁计划。他的两个目标看上去有些“拧巴”,东亚外交如今就是这么带有戏剧性。

由于老挝人民革命党本月22日刚刚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有外界关注的人事变化,老挝又是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美日媒体对万象的南海立场更靠近华盛顿的主张抱有期待。

那些媒体将老挝正常的人事变动渲染成“亲中派失利”,它们对老挝党的认识粗浅得有些可笑。中老关系非常牢固,这涉及老挝的重大战略利益,老挝新领导人的个人经历中有一些“越南元素”,这与美日所说的“亲越”不是一码事,这些构不成老挝党和国家调整对华关系的原因。美日媒体显然“想多了”。

阅读更多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特色在哪里

来源:北京日报    2016/01/26 08:02:13      作者:吴建民

导读: 今后的十年,对于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好思想、好点子。我想就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提出三点看法。

今后的十年,对于中国,亚洲,乃至世界,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好思想、好点子。我想就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提出三点看法。

第一,“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提出得非常及时。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外事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这个命题的提出非常及时。回顾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今天中国的地位正处于最高水平。过去一百多年里,很长一段时间中国都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几乎没有话语权,更谈不上大国外交。然而,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天的中国毫无疑问已接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今天的世界所发生的变化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也在期待中国发挥作用,这个时候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是非常及时的。

阅读更多

今天,金融大鳄索罗斯正式宣战!

华尔街见闻     · 2016-01-25 · 来源:华尔街见闻

索罗斯,这个名字曾让全球市场都为之胆寒,其理论却令投资者趋之若鹜。

他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1992年9月狙击英镑。这场做空大战预计让索罗斯收获了10亿美元,也让世人永远记住了这个“打垮”英国央行的金融大鳄。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索罗斯军团在攻陷泰国之后,横扫印尼、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诸国。随后又移师香港,与港府上演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香港金融攻防战。

如今,年过85岁高龄的索罗斯大叔又来到达沃斯论坛,大举唱空全球经济和市场。索罗斯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油价原材料价格暴跌、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三大通缩源头已经齐活儿。全球正面临80年一遇的通缩,没人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根据索罗斯“从危机中寻找机会”的投资理念,这正是一个“空头狂欢”的时代。正如他所说,做空美股、做空亚洲、做空欧洲、做空全世界……

中国正向全球输出通缩

索罗斯在达沃斯论坛接受彭博采访时称,全球经济正在重蹈2008年覆辙,尽管危机成因不同。… 阅读更多

马来西亚真的很特别

来源:真相网  作者:郑钦亮   25/01/2016

26

前几天雅加达市中心发生一宗一名中国人被劫杀埋尸的血案,引起在雅中国人在网络聊天群裡热议安全话题,然后有人扯入了恐怖袭击,接著有位老兄说他这两天要去马来西亚公干,结果群裡一些人把马来西亚“恐怖化”了,纷纷劝他小心一点。

根据他们的认知,马来西亚已经被证实有很多IS恐怖分子,是一个真正有宗教极端实力的伊斯兰国家,还说2002年致死两百多人的峇厘岛恐怖大爆炸案是马来西亚人干的。

他们还说,马来西亚上週便陷入紧张气氛,人民都很焦灼,很多流言,人心惶惶。

而我这个人在雅加达的马来西亚人的认知,是有一个对於恐袭情报完全外行的部长在他管辖的区域吓著了自己人,说城裡几个区可能有恐袭,待事情闹大,警方大哥驳斥他一派胡言后,部长马上像一般政客推责任的说是媒体“歪曲原意”。大马政客,常见这等水平。

与此同时,我还一直接到各地尤其是来自马来西亚亲朋好友们的问候,因為他们听说IS还会再炸印尼,尤其是人口集中的雅加达。… 阅读更多

美国畜牧大亨为何不敢吃自己养的牛?

霍华·李曼 · 2016-01-24 · 来源:人民食物主权论坛

霍华·李曼,一位曾经拥有上万亩农场以及数千头牛只的美国畜牧大亨。1996年,他在热门的《欧普拉脱口秀》中,揭露肉品背后鲜为人知的红色档案,并预言造成许多人畜死亡的疯牛病,即将袭卷全美。当晚他震醒了无数观众,一夜之间肉品滞销,但也激起德州畜牧业者恼羞成怒,控告李曼和欧普拉违反了《诽谤食物法》!

【编者按】霍华·李曼,一位曾经拥有上万亩农场以及数千头牛只的美国畜牧大亨。1996年,他在热门的《欧普拉脱口秀》中,揭露肉品背后鲜为人知的红色档案,并预言造成许多人畜死亡的疯牛病,即将袭卷全美。当晚他震醒了无数观众,一夜之间肉品滞销,但也激起德州畜牧业者恼羞成怒,控告李曼和欧普拉违反了《诽谤食物法》!

本文摘选霍华·李曼所著的《红色牧人的绿色旅程》,他将告诉大家,为何他不敢吃自己养的牛,美国的食物安全是怎么把关的,以及在那场荒谬的法律诉讼背后,隐藏着一个怎样的丑陋事实!… 阅读更多

“伊斯兰国” 如何进行“准国家化”统治

来源:人民论坛1月下   作者:左鹏    时间:2016-01-25

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再次使世界上最强烈的谴责之声对准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正如 2015年10月1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发言称:“‘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广泛的领土上实际上建立了极端主义的准国家。”这个“准 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代表着2015年国外极端主义发展的新动向。

001ec92bc7671503afef18.jpg

攻城略地:“准国家化”的基本前提

任 何国家都是在一定土地和人口之上的政治存在。本·拉登的“基地”组织肆虐多年,但从来没有被认为是一个“准国家”,就因为它神出鬼没,从来没有公开、稳定 地占据过成片的土地和人口。巴格达迪的“伊斯兰国”就不同了,当它作为“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一个分支时,规模尚小,实力尚弱,同样没有稳定的据点。 2014年6月29日,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宣布建立横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

阅读更多

观察者网一周军情:中国军工向伊朗敞开大门?

席亚洲席亚洲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发表时间:2016-01-24 13:55:36

本周,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沙特、埃及三国。《美国之音》跳出来说中国要在中东“布局”,要“挤兑”美国啦!被美国人的双重标准逗乐的同时,我们也会自然联想到一个问题,伊朗购买中国军事装备的大门会就此敞开吗?事实上,关于伊朗准备采购俄罗斯,甚至法国武器装备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了,那么中国能在伊朗这个陡然向世界敞开的大市场上分一杯羹吗?我们结合最新的消息和伊朗军工业现状来分析一下。

另外,对岸的“小朝廷”又折腾上了,据消息,民进党急不可耐地在选举之前就跑到美国谈军购,这回他们要买的是AV-8B“鹞”式飞机。可以预料,台湾媒体很快会把“鹞”式吹捧成天上有天下无,“8架鹞式消灭解放军海军”的神物。那么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在台海战场上到底有没有用呢?

中国伊朗军事合作,新的黄金时代?

回顾历史,伊朗也曾和今天的沙特一样是个“有钱任性”的国家。基本上就是跑到西方国家去,看见什么好买什么,而且一买就是一大堆。其采购的武器装备的代表就是F-14“雄猫”战斗机和“基德”级驱逐舰,即使到了今天,F-14仍是一种相当强大的战斗机,而“基德”级驱逐舰则被台湾海军当做了“神兵利器”。可见当年这两件武器的技术有多先进。而当初伊朗采购这些武器装备的价格就更是天文数字,“土豪”范儿完全不亚于今天的沙特。… 阅读更多

大陆对台湾态度大变:蔡英文晴天霹雳

来源:米尔社区   发帖时间:2016-01-24 13:0

我们对台政策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形势转换时间点是2016年元月19日,标志性事件是昨天的一条新闻:经济部长”:两岸货贸谈判全面暂停。这条新闻的实质就是,国民党在有限的看守执政期内,不会配合大陆的战略,即不会通过ECFA。国民党要民进党提前组阁是把这个球踢到民进党脚下去,而民进党明确表示拒绝,也就意味着不会在正式执政前处理这个事情。那就说,台湾朝野两党都回避ECFA的事情,都是明确拒绝与大陆一起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笔者在《中国大战略》系列分析中一直强调,2009年,中国确立了新的最高战略目标:成为世界重要一极,并拥有自己的世界货币。那么中国这几年都是在围绕建设人民币本位制这个核心在努力,也就是让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不仅仅是国际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只是第一步)。那就需要人民币发行国的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一,这是必要条件之一。中国现在达不到,只能像欧盟那样建设东亚一体化经济体,内部全部使用人民币结算。2014年数据:美国17万亿美元。中国10.4万亿,韩国1.3万亿,日本4.8万亿,台湾0.5万亿,加起来正好17万亿。如果没有台湾的这个0.5万亿,东亚经济体即使成型(中日韩),经济总量也不能超过美元的母国美国。… 阅读更多

大马传媒体业酝酿大地震

传《内幕者》易主

在一马公司丑闻爆发逾十个月后,首相纳吉已逐一化解党内外攻势,如今转而向批评者展开反攻,就连媒体也将遭殃。盛传媒体业正在酝酿一场大地震,最终可能激烈改变本地媒体生态,进而封杀异议。除了政府收紧舆论空间外,经济严冬来临,广告收入大减,也促成这场媒体业大地震。

传媒体业酝酿大地震
纳吉政府封杀异议?


 当今大马团队     发表于 2016年1月23日  

  

今分析

下午5点20分更新

在一马公司丑闻爆发逾十个月后,首相纳吉已逐一化解党内外攻势,如今转而向批评者展开反攻,就连媒体也将遭殃。

盛传媒体业正在酝酿一场大地震,最终可能激烈改变本地媒体生态,进而封杀异议。

除了政府收紧舆论空间外,经济严冬来临,广告收入大减,也促成这场媒体业大地震。

行内约一周前开始传出,一些媒体或将易主,有者酝酿改变定位。传言这场媒体大地震牵连甚广,从财经报刊到网络媒体,甚至杂志与电视台,皆卷入其中。

最先卷入漩涡的是三语网媒《人民邮报》。据悉,该网站原有金主今年撤资,若无新的资金注入,恐在本月关闭。

阅读更多

占豪:人民币贬值,为何美国很紧张?

来源:占豪微信号    2016/01/23 10:19:36     作者:占豪

导读: 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在中国经济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如此持续的结果是什么呢?美国资产价格越来越贵,中国资产价格越来越便宜。当这种情况持续一阵后,当美国经济显得不那么好,而中国经济则转型升级成功之时,市场上很可能会出现资本从美国市场出逃到中国市场的现象。

人民币贬值,最紧张的不是中国,而是美国。2015年8月,德意志银行发表报告说,只要人民币贬值超过5%,就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紧张。而在中国央行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后,人民币贬值就从2015年8月份到2016年1月份这差不多5个月时间里,人民币贬值已超5%。在此期间,美国方面的确非常关心人民币汇率,并不止一次打电话给中国经济决策高层表达“关切”,最近的一次是2016年1月18日美国财长雅各布·卢致电中财办主任刘鹤。

连续关心人民币汇率的不是美联储主席而是美国财长,美国财长打电话不是给对应的中国财长却是与中方的中财办主任通话,这其中有何深意?美国又为何如此关心人民币贬值?这背后有什么隐情和逻辑呢?

阅读更多

摩罗:反体制者的腾达梦

来源:横渠书院    2016/01/23 10:00:26    摩罗

导读: 今天最卖力地攻击中国体制的人,全都是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借助体制的优势获得了发展空间,又利用体制的不完美谋到了额外的好处,然后,他们想突破体制的限制,谋求更多的好处。

摩罗:反体制者的腾达梦

中国人不如外国人快乐吗?

坊间盛传一种观点:中国人不快乐。这句话的完整表达是:中国人不如外国人快乐。我认为这个判断是没有依据的。

在“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时代,在平均寿命只有35岁的时代,中国人的确不如随便“入内”的洋人快乐。但是,今天的中国人,平均寿命已经翻了一番,得温饱而奔小康,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中国商人更是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国人精神面貌大体是阳光普照、积极向上的。说中国社会有某些令人不快的、需要改进的负面因素是对的,笼统地说中国人不快乐未免武断。

外国人固然也很快乐,但是外国就没有令人不快的、需要改进的负面因素吗?美国人的学校和商场,有那么多枪击案,每年几千人死于暴虐的枪手之下,有多少人提心吊胆地进学校、逛商场?欧洲若干国家,规定一部分国民(穆斯林)不许建设与主流社会不一致的宗教设施(清真寺),还规定这一部分国民不能按照自己的宗教传统戴面纱。遭遇这种歧视的欧洲人一定不快乐,而欧洲主流人群,正是因为过分不快乐,才蛮横地作出这种令别人不快乐的荒唐规定。北欧人的自杀率,世界第一。他们的生活水平比非洲高,比印度高,也比中国高,社会福利也比其他国家好。他们为什么自杀,唯一合理的解释恐怕就是他们不快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