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亚太基地群是美国遏华军事部署的“桥头堡”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鹏    时间:2015-04-17

4月2日,美国《石英》财经网站刊文《美国在这些国家都有军事力量》,梳理了当前美军在全球的部署情况。根据美国国防部及其所属的国防人力数据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美国在全世界至少74个国家部署有686处军事基地。

海外军事基地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要体现。近年来,美国在菲律宾、澳大利亚开设新的军事基地,并计划关闭欧洲的多个基地,从这些调整可以明显看出其对亚太地区的重视和对中国的关注。

20140506111432572001.jpg

海外基地群是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支点

美国军事基地的管理及使用单位包括华盛顿总部、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等。这些军事基地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主要作战基地”,即设备完善,能够用于保障作战、驻扎和训练部队的军事基地。美国在日本、韩国、德国等一些国家的大型军事基地都属于这一类。

第二类是“前沿作战点”,即用于预储武器装备、部队轮换,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军事基地。美军在2001年阿富汗战争的“持久自由行动”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伊拉克自由行动”期间,就曾在邻近国家建立了一些此类基地,用于应急支援作战。

阅读更多

【探索】克里米亚回归:普京的自战解说

来源:环球军事2015.4    作者:蔡鹏鸣 亓世伟   时间:2015-04-17

视频:俄罗斯大型纪录片《克里米亚回家之路》中俄字幕 非常值得一看

QQ截图20150325172634.jpg

《克里米亚:回归之路》

为 庆祝克里米亚“回家”一周年,更为了鼓舞处于制裁困境中的俄罗斯民族士气,俄罗斯各地自3月以来,连续举办盛大庆祝活动。3月15日,“俄罗斯第一频道” 电视台播出了由安德烈·孔德拉绍夫导演的纪录片《克里米亚:回归之路》。引发全世界关注的是,普京总统亲自出镜,通过访谈首次公开了很多决策内幕。营救乌 前总统亚努科维奇以及策划克里米亚回归的过程,如同战场凯旋的将军在讲述自己的战绩,极力保持平静的面孔掩饰不住微微上扬的嘴角和闪烁着喜悦的眼睛,流露 出内心的欣慰与骄傲。

纪录片播出后,各方对此反应激烈。欧美认定此片彻底揭露了普京分裂乌领土主权蓄谋已久,乌克兰则宣称要将其作为罪证提 交国际法庭,一时火药味渐浓。这在访谈中,与以往冷峻严肃的“酷哥”形象不同,普京面带微笑、坦率详尽地讲述营救乌前总统亚努科维奇以及策划克里米亚回归

阅读更多

【探索】(独家编译)欧洲军事化成为美国维系世界霸权的战场

来源:环球视野    作者:巴勃罗·路易斯 魏文编译   时间:2015-04-17

1429258862886824.jpg

西班牙罗塔海军基地

西班牙《起义报》2015年4月9日发表美洲学院谢雷观察机构成员巴勃罗·路易斯的文章,题为《欧洲军事化成为美国维系世界霸权的战场》,环球视野网魏文编译如下:

很久以前,欧洲在很长时间里是第一世界就已经成为历史。过去欧洲人重视拉丁美洲,相信我们还是殖民地,美国在这里是“老大哥”,决定我们的一切,自有了南美洲国家联盟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丁美洲不久前有了自己的声音。

但是欧洲人不能说同样的话。许多政治决定是在美国华盛顿联邦区做出的。

在某个时候欧洲人在一些国家曾经有过的“福利国家” 正在逐渐丧失,原因是美国对它的“伙伴们”强加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一个强有力的欧洲联盟的梦想从来没有实现。代价是做美国想要的一切,这对它的进步和福利本身代价是很高昂的。

西 班牙律师布里卡西翁·贡萨莱斯对我们说,“与美国的关系对某个国家带来好处是很困难的,因为众所周知,它只按自己的兴趣接近别人,永远是为了获取,不是为

阅读更多

【探索】萨米尔·阿明谈万隆会议六十周年:亚非拉人民重新团结起来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萨米尔·阿明    时间:2015-04-17

今年是万隆会议60周年。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召开,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此一会议在冷战对峙中,确立了亚非拉各国的独立姿态与国际连接,“第三世界”集体现身,登上了历史舞台。

世异时移,今天,该会议所展开的亚非拉人民大团结愿景,是否已在新自由主义全球体系下消弭殆尽?近日,致力于亚洲范围内思想交流的学术共同体“亚际书院”在杭州联合亚、非、拉三大陆学者召开“万隆六十年”学术会议,重新讨论万隆历史遗产对当下世界体系的意义。

会 议将以联合国非洲经济发展与计划研究所前所长、第三世界论坛理事长萨米尔·阿明(SamirAmin)的发言启动。这位坚定站在后发国家立场的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家,其著名的“脱钩”(delinking)理论认为,以自足为方向的经济独立,是不发达国家国家要获得发展的唯一道路。

阅读更多

【探索】王静:印度版”低烈度战争”:印度政府剿灭印共(毛)的战略

作者:王静    发布时间:2015-04-14    来源:北斗深度智库

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研究印度版”低烈度战争”中印度政府和印共(毛)的战略、战术及前景。

  印度版“低烈度战争”:印度政府剿灭印共(毛)的战略

  王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注:本文发表于《南亚研究》2014年第4期。发表时有删节。此文是作者提供给北斗深度智库(微信公共号:bdsdzk)的原文,注释略。

【内容提要】印度政府对印共(毛)的剿灭全面借鉴了美国的“低烈度战争”战略,堪称印度版“低烈度战争”。其战略特点包括:投入大量的军事和情报力量对印共(毛)进行围剿;对印共(毛)发动信息心理战;引入各种政治经济改革和利用非政府组织施展“赢得人心”战术;制定并实施针对印共(毛)的“特殊法律”;将清除印共(毛)领导人作为剿灭战略的关键。印共(毛)采取了“持久人民战争”战略作为回击。其内容包括:政治反击战略,即向人民展示毛主义者对人民所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等;军事反击战略,包括用毛主义人民战争理论武装党和人民游击解放军、壮大民兵队伍、从上到下清理敌人的情报网、发动城市运动等;对信息心理战的反击战略包括回应敌人的假宣传和建立应对信息心理战的独立机制等;此外,还要将保护领导层提升为战略的重点。阅读更多

【探索】张文木:西太平洋矛盾分析与中国选择

作者:张文木     发布时间:2015-04-16    来源:乌有之乡

只要内部稳定,中国就不会自乱阵脚;只要不自乱,我们就有时间“阅尽人间春色”。

原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2015 年第1 期

摘要:美国战略东移,在西太平洋地区给中国带来新的挑战。应对这种挑战,仅谈“战略合作”是不够的,要从矛盾分析入手,对其加以综合研究。目前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海上霸权美国与中国的矛盾,在这个主要矛盾中,日本与中国的矛盾并不是次要矛盾,而是中美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解决了日本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化解了美国挑战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支点。尽管今天的历史条件及中日力量对比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敌强我弱的大势亦有松动但仍无根本转变,毛泽东“熬时间,不伤元气、不搞孤注一掷”的方针对于中国争取西太平洋斗争的胜利仍有指导意义。

毛泽东说:“一门科学,应当从分析矛盾出发,否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分析矛盾,就是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迎刃而解。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妙,即辩证存在着的矛盾和发展;徼,则是规定矛盾的边界。这就是说,矛盾是普遍的,但矛盾是有边界和可以相互转化的。看一般性矛盾,既要看到它的普遍性,还要看它的有限性;仅仅认识到主要矛盾还是不够的,还得认识到主要矛盾存在的边界和转化的条件。因此,我们研究国家利益需求,不能仅从“战略伙伴”式的合作入手,而应从其双方关系的矛盾点入手。转化而不是消灭矛盾是矛盾解决的要义,也是战略哲学的要义。未来的几十年是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间,重大挑战和重大机遇并存却不并起:胜利或失败,二者必具其一。为此我们需从矛盾分析切入,对其加以综合研究。… 阅读更多

【探索】港刊:“港独”成香港政治危险变量

作者:谢梦瑶     发布时间:2015-04-14     来源:参考消息网

“港独”的政治符号也大多有英国米字旗的标志,显示它们要与“前朝”的英国政府连接,具有“恋殖”的特色。

据香港《亚洲周刊》4月19日(提前出版)一期报道,题:揭开港独面纱 香港政治面对危险变量(作者:谢梦瑶)

施暴肆无忌惮

他们戴上面具,冲入金铺滋扰,追踢内地游客拖在身后的行李箱,拍打、围堵过境巴士的车门;他们将无辜的老者推倒在地,毫无证据地指骂他人是水货客与蝗虫,像警察一样检查可疑的行李。

他们还恶言吓哭了一位女童,当听到这位香港母亲说出“我们都是中国人”的求情后,变得愈发怒不可遏。他们怒吼说:“我们是香港人,我们不是中国人。”

事实证明,这对母女与老者不是来自内地的水货客,而是地道的香港人。他们冤枉了那对母女与老者,但没有道歉。

这些镜头不仅在电视上不断播出,也在网络上疯传,让香港社会赫然发现,“港独”的势力已经在街头延烧,成为一股暴民,成为香港政治的一个危险变量:这些打着“本土”名义的暴民仿佛当年美国的三K党。关于这些暴民的镜头,重创了香港的形象。… 阅读更多

【探索】缅甸是未来”美式民主”在亚洲桥头堡

来源:中国网   作者:童曹    时间:2015-04-16

QQ截图20150415205341.jpg

奥巴马和昂山素季

中 新社北京4月11日电内比都消息:缅甸总统吴登盛与全国民主联盟主席昂山素季等政要当地时间10日举行“六方会谈”,商谈缅甸修宪、和平进程、大选和稳定 等焦点议题。据缅甸总统发言人吴耶突会后通报,在持续两个小时的会晤中,六方就缅甸修宪、和平进程、大选和稳定等议题进行了开诚布公地讨论,就会谈框架、 形式和下次会晤时间达成共识,六方一致认为会谈取得成功。

当然,缅甸“六方会谈”不可能同“伊核六方会谈”、“朝核六方会谈”同日而语。但即使是12年的“伊核马拉松”,现在也到了快要冲刺到终点的时候了。

其实,这次会谈的“焦点”是“修宪”;是关系到全国民盟主席昂山素季是否能在今年11月的总统大选中如愿以偿的登上总统宝座。而昂山素季如能胜选〔尽管她对目前对中国不错〕,毫无疑问,则是美国推行“美式民主”的一大赢家。

缅 甸拥有6千万左右人口、135个大小民族,其中第一大民族缅族占总人口的65%,自缅甸11世纪中叶形成统一国家后一直居于统治地位,19世纪,英国殖民

阅读更多

【探索】“百万中国人在非建立新帝国”站不住脚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桂涛    时间:2015-04-16

最 近,一本名为《中国的第二大陆:百万移民如何在非洲建立新帝国》(下文简称《第二大陆》)的书籍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作者是曾在中国和非洲常驻的《纽约时 报》前记者傅好文(Howard French)。此书的内容基于作者在15个非洲国家的走访、调查,呈现了在非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傅好文 认为,在非洲的中国人超过100万,他们一方面加强了中非之间的贸易、金融和文化联系,大幅提高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他们也见证参与了中国在 非洲进行的大量富有“新殖民主义色彩”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提供设计和策划、劳动力、甚至低级劳力;中国提供贷款,甚至在许多情况下提供原材料。也就是 说,“中国建立了一个可以不断扩大自我利益和优势的反馈回路。非洲人从中获得极少的技术知识”。

“百万中国人在非建立新帝国”的观点由此而来。但是,这是中国人在非洲的真实存在吗?

随 着近年来中非经贸往来迅猛发展,媒体报道和学术研究多侧重从政治和经济层面分析中国在非洲的活动,而对于随之而来的新移民与当地政府、当地社会间的关系、

阅读更多

【探索】新巫统就像是由科学怪人制造出来的怪物

来源:每日蚁论    2015年4月13日 上午 10点30分

直言不讳:新巫统的势力之所以逐渐强大,是因为人民在其成长初期没能成功阻止它。如今它就像是一个失控的怪物,而人们已不知道要怎么阻止它了。  

就连在1988年创建新巫统,并导致我国不少公共机构腐败堕落的前首相马哈迪,也不知道如何阻止新巫统继续破坏这个国家了。

如今,恐惧感笼罩着大马社会。这种情况就如同内安法令似乎未曾被废除一样。许多人都不知道为何新的防范恐怖主义法案(Pota)会引起那么多争议,因为他们都知道新巫统将会通过强硬、贪污或耍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标。他们根本不需要煽动法令或防恐法来逮捕任何人,因为他们只需要给予他们的敌人一些甜头就可以了,就像他们在2009年霹雳州政权变天时所做的一样。

法治精神、人权、宪法、联合国、甚至是国际谴责,都无法阻止新巫统的横行霸道。

当全国总警长卡立不能找到合适的法律理由来逮捕祖纳时,便变相地使用其他法律,包括《印刷及出版法令》并以“侮辱司法”为由。祖纳是一名宏亮的政府批评者,而总警长之所以要处罚他,是为了要对其他人民杀一儆百,以阻止他们继续批评政府。… 阅读更多

【探索】拉美学者:从巴拿马美洲首脑会议得出四个结论

来源:环球视野   作者:胡安·曼努埃尔 魏文编译   时间:2015-04-15

4月11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奥巴马(右)和劳尔·卡斯特罗在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会晤时握手。 新华社/法新

拉美南方电视台网站2015年4月14日发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政治学家,国际分析人士胡安·曼努埃尔的评论文章,题为:从巴拿马美洲首脑会议得出四个结论。环球视野网魏文编译如下:

第 一个结论:由33个国家组成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在巴拿马首脑会议之后得到加强。从一个事实可以注意到这一点:在听取劳尔·卡斯特罗讲话以后和克 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阿根廷总统)和尼科拉斯·马杜罗(委内瑞拉总统)讲话之前,奥巴马离开了首脑会议的会场,这是一种很令人质疑的态度。某些保守派的 分析人士力求将这个形象说成是南美洲国家联盟的一次失败,虽然其意思正好相反:美国不能领导1994年为了这个目的而建立的一个组织,这就是奥巴马离开会 场清楚地表明的意思。在此前的几十年里,美国在这类会议上曾经是“主人和老爷”,它甚至不想听本地区大多数总统的演说,这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但也是一种防

阅读更多

【探索】拉美“21世纪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

来源:《经济导刊》2015年4期   作者:周力   时间:2015-04-14

若问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多元发展在哪儿最活跃?毫无疑问,非拉美莫属!

自上世纪末以来,从委内瑞拉的查韦斯,到厄瓜多尔的科雷亚,“21世纪社会主义”从说到做,蔚然兴起;从玻利维亚的莫拉莱斯及他所推行的“社群社会主义”,到巴西劳工党提出的“劳工社会主义”,草根社会的进步力量阔步跃进,声势赫然。

这几支名称不尽相同、内容不尽一致的社会主义流派,共同构成一道独特的“拉美景致”:那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仍处于低潮的大环境中,展现出拉美有识之士对社会公正的勇敢追求和对人类社会道路发展的大胆探索。

忆 往昔,社会主义在拉美并非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就开始在那片劳动人民苦难深重的大地上传播生根。一些国家陆续建立了共产党组织。秘鲁思想 家、秘共创始人马里亚特吉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提出解决印第安人和土地问题的“印第安美洲社会主义”,被誉为拉美20世纪最光彩夺目的思想理论。同时,基

阅读更多

【探索】北京核武器使用原则曝光 欧美哑口无言

发帖者:QQ姥爷  发帖时间:2015-04-14 17:15

中国自核爆试验成功后,就提出核武器使用的原则:“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不过,随着核武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政治搏奕的复杂化,有必要对核武原则作一些细节上的说明。

  一、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不等于不使用核武器,只是在战争中不把核武器作为优先选项。但当国家面临重大危机时,核武器作为备选项,仍会归入军事对抗的工具箱中。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1)中国领土、领海、领空范围内正在遭到或已遭到核攻击。

(2)中国核武器系统、反核武器系统正在遭到或已遭到攻击。

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3)中国首都、战略基地、最高领导层等核武器发射指挥者遭到攻击。

(4)中国遭受到的攻击水平等同于核武器攻击(如短时间内遭到累计10万TNT当量的常规武器攻击,或造成一次性10万人等级的破坏,如三峡溃坝等)。… 阅读更多

【探索】沙特新王与也门之战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兰州晚报    时间:2015-04-13 09:44:12

核心提示:不要以为在也门发生的—切没有周边效应,它关系到整个阿拉伯世界权力制衡的重心,关系到阿拉伯世界什叶派和逊尼派的阵营化斗争,更触及全球敏感的石油价格体系的核心。沙特的新领导层在3月底选择空袭也门叛军,对方是由伊朗长期支持的胡塞武装组织,沙特动用武力体现了王朝抓紧地区权力的决心,传达出以下信息:在新的中东战争中,在对该区域未来的影响力上,沙特将是全面参与的。

爆炸性新闻:中东爆发战争。

好吧,这好像并不意外,以前就有过。

不过这—次的空袭、军队调动、自杀式炸弹……与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或者伊朗没有关系。这—次是在相对偏远的阿拉伯半岛最南端:也门。

不要以为在也门发生的—切没有周边效应,它关系到整个阿拉伯世界权力制衡的重心,关系到阿拉伯世界什叶派和逊尼派的阵营化斗争,更触及全球敏感的石油价格体系的核心。沙特的新领导层在3月底选择空袭也门叛军,对方是由伊朗长期支持的胡塞武装组织,沙特动用武力体现了王朝抓紧地区权力的决心,传达出以下信息:在新的中东战争中,在对该区域未来的影响力上,沙特将是全面参与的。

阅读更多

【探索】美国政坛“五大家族”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刁大明 潘阳    时间:2015-04-14

74e50b7338a616955e8a33.jpg

是出现第二个“克林顿政府”,还是第三个“布什政府”?

这是近来美国政界对2016年大选结果的猜想。

希拉里·克林顿已开始发力,推出个人自传《艰难抉择》试水民意,按照观察家的说法,这“可以让她把脚趾伸进水里而不至于被淹”。这位曾当过民主党参议员和国务卿的前第一夫人,已经暗示将会投入总统大选,力争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

在共和党那边,尽管跃跃欲试者不少,但来自布什家族的杰布·布什,也就是老布什总统的儿子、小布什总统的州长弟弟,则属呼之欲出的重量级人选。美国有舆论认为,如果民主党提名希拉里、共和党提名杰布·布什的话,2016年大选将上演两个家族的第二次对决。

这既是个人的较量,党派的博弈,同时也是家族实力的比拼。可以说,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已经形成了四大政治豪门: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而克林顿和希拉里夫妇,则成为可与之比肩的“第五大家族”。

阅读更多

【探索】1949年-1976年毛泽东都做了什么,可能你真不知道!

来源:占豪微信    时间:2015-04-14

QQ截图20150414094337.jpg

1949 年前,被八国联军侵略,任东西方列强掠夺、凌辱,“东亚病夫”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中国已落后于西方两百多年。千疮百孔,一穷二白(连洋火洋钉洋皂都 从外国进口)。而且还仍然处在”战争状态”,经历了朝鲜(如援朝中国付出了50亿美元)、越南(如援越抗美200亿美元)、印度、中苏边界大军压境抵御战 争及中越西沙海战(曾5次遭核打击威胁)、和东南沿海反美蒋入侵,国际的全面经济封锁禁运和外交孤立政策以及国内地富反坏右叛特(国民党反动政府留在大陆 上的政治土匪有200万,伪军汉奸陈壁君之流的数量大约是118.6万人,反动党团骨干、特务分子120万。

还有众多是如今山西洪洞黑砖窑 厂这种老板奴役、伤害包身工化身的地主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地痞流氓惯盗、盗窃分子。几十年的破坏下,人均资产仅10元,然而,毛主席却依靠自力更生, 就以世界历史上极其罕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望尘莫及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8%速度,我国经济与美国相比由1949年相差28倍变为1978年的相

阅读更多

【探索】希拉里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支持率遥遥领先

发表时间:2015-04-13 06:35:54

7年前她惨败给奥巴马,如今她又回来了。美国前国务卿、民主党人希拉里·克林顿12日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有关希拉里有意再次角逐总统宝座的风声由来已久,因此有媒体形容,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希拉里竞选“就像5月5日将迎来‘五月五日节’一样一点不令人惊讶”。然而当靴子终于落地,美国舆论还是被引爆了:第二次选战与第一次有何不同?她会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吗?……围绕希拉里竞选的话题成为美国当下最大的热点。

希拉里·克林顿12日发布视频,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无法阻止的列车”

希拉里成为首位宣布争取提名的民主党人,有调查显示,在民主党支持者中希拉里支持率目前遥遥领先,大约60%的人表示会在初选中投票给她。美国“政治”网站称,民主党内人士看不到希拉里的对手有什么希望,希拉里的批评者担心,她已成为“无法阻止的列车”。《华盛顿邮报》12日称,作为前国务卿、前参议员和前第一夫人,希拉里不仅成为民主党内的宠儿,还在民调中遥遥领先目前任何一位潜在的共和党对手。希拉里几乎举世皆知,她比政客更有名气。几乎每个美国人都对她有印象,无论好坏。她曾在社交网站上这样总结自己的多彩履历:“一个妻子、母亲、律师、妇女和儿童权益维护者、阿肯色州第一夫人、美国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作家、养狗者、发型偶像、长裤谜、天花板打破者、待定……”,“待定”一词现在变成“已定”:再次冲刺白宫。… 阅读更多

【探索】爱德华·卢斯:美国大选恭迎“王朝政治”

发表时间:2015-04-13 08:08:56

建国之初,美国盛传有人密谋要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值得庆幸的是,美国有懂得先例威力的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担任首任总统。他脱去了总司令的军服,并在两届任期结束后自愿放弃了权力。就这样,世界上生命力最持久的共和国诞生了。2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正迎来其史上最有“王朝政治”气息的一场竞选。美国第45任总统有极大可能将是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和杰布·布什(Jeb Bush)之中的一个。如今美国的选举比华盛顿时代民主得多。但今天我们却有理由担心,美国作为共和国将变得不那么纯粹。

关于2016年“权力的游戏”的前景,反常的一点是,希拉里和杰布·布什将分别是各自所属政党内最有资格赢得提名的人选。希拉里比所有潜在对手都有经验得多,而她的潜在对手并不多。曾担任国务卿、并两次当选美国参议员的希拉里,在国际事务上的娴熟程度将不亚于近年来任何一位新上任的总统。唯一比她更有经验的只有老布什(George

阅读更多

【探索】观察者网一周军事观察:南海分歧何处去

本周,以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为首的越南代表团的访华,期间达成的《中越联合公报》中涉及南海的部分受到外界高度关注。联合公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缓解已经日益激化的南海局势,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武装直升机采购引来了中美俄三国的推销,印度未来战机采购也陷入了买法国货还是买俄国货的的两难纠结中。这对冤家都遇上几个强国争相推销的有利环境,但他们内心的纠结,也许只有两国自己互相理解了。

南海分歧何处去

本周,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带领包括政治局1/3成员在内的高规格代表团访华,也获得了中方的高规格接待。在外界的预期中,南海问题将是阮富仲此次访华的重头戏。但在中国官方的正式报道中,仅提到“要恪守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管控好海上分歧,维护中越关系大局和南海和平稳定。”在《中越联合公报》中,也只有1条2段的内容。即使被认为内容“更加详实”的越南通讯社,也仅仅多了一段似是而非的说法:“目前,一些合作领域未能达到实质性的效果,而最大的障碍就是政治互信不够,主要原因是两国在东海(越方对南海的称呼——观察者网注)问题上的解决和处理办法上存在分歧。”… 阅读更多

【探索】英媒:红海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起源的超级战场

来源:中埃网    时间:2015-04-12

QQ截图20150412095713.jpg

瞭望智库译自《阿拉伯人报》

红 海正在成为伊朗、以色列和其他一些力图在该地区寻找立脚点的国家之间战略争端的超级战场。这个水上通道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战略地位,它透露出该地区目前争端 的许多秘密,特别是伊朗为控制曼德海峡大门对也门胡塞人的大力支持、厄立特里亚和以色列之间的接近以及美国和欧洲竭力使红海国际化的企图。

红海在许多阿拉伯国家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除厄立特里亚外,红海两岸绝大部分国家都属于阿拉伯民族。

在1967 年6 月战争后,以色列力图加强其势力范围,野心向红海扩张。而目前也门局势的发展再次引起阿拉伯国家对红海地区安全的忧虑,特别是当伊朗在红海南大门曼德海峡 的可疑活动升级的时候,而伊朗对已成功控制也门许多重要地盘的胡塞集团的支持让阿拉伯感到担忧,特别是埃及和沙特,阿拉伯担心伊朗有控制红海的企图。

埃及一些人士透露,伊朗在靠近曼德海峡的亚丁地区驻扎有两支海军部队。但这些人士认为,这两支部队目前不会形成伊朗在也门军事基地的核心力量。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