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生为何要筹款?

《赤道论坛》/2013/01/30 中国报/评论版

•~作者:巫月圆•

霹雳安顺某独中的女生穿州越省来到吉隆坡筹款,在网上引起热议,最大的原因自然是在治安败坏的今天,很多家长恨不得把子女藏在家中以策安全之际,竟然还有小女生独自在街头向大眾筹款,万一发生什么不幸的事,谁来负责?

不少愤怒网民因而指责马华办事不力,才会导致独中经费不足,独中生被迫出外筹款自救。

老实说,独中生到外州筹款不是新鲜事,很多独中一年发动数次筹款活动,一些独中甚至设下最低筹款限额,家境好的学生多由家长认捐了事,家境欠佳的学生则要出外筹款,或在老师带领下到別州募捐。

在我的年代,一年出外筹款一次是很正常的,当时只要学校一发出乐捐表,市中心都佈满了要求商家、路人捐款的我校学生,乐捐数额多少不拘,从50仙开始,多多益善。不过当年我们的筹款活动多在放学后进行,不会逗留至夜晚。

人潮较多

就读吉隆坡市中心某家独中的侄儿,一年好几次要跟老师和同学乘搭巴士到外州筹款至深夜才回,为何是深夜?一来是路途遥远,二来是晚上人潮较多,在餐馆筹款较容易。

针对为何要让学生越州筹款的问题,我曾访问当年的尊孔独中校长吴建成先生,撇开经济问题不谈,从积极面来看,他说,让学生出外筹款其实是好事,让他们提早体验到被拒绝、遭受挫折的滋味,人生不是如想像般顺利。他鼓励学生出外、越州筹款,当然大前提是老师要確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为何独中生要出外筹款?答案千丝万缕。有財有势的董事部固然能够减少独中经费不足的问题,但却会衍生其他问题,如左右教学理念、过度干涉学校行政工作等等。

即便年年新生爆满、培育了再多人才、背负传承华教的大使命,但只要最根本的制度化拨款问题一日不解决,独中仍然摆脱不了挣扎求存的命运,就如华小一样,我们只能乞求政府大发慈悲,却无法获得制度化长期拨款的承诺。在这种情况下,独中也只剩筹款自救一途。

华小师资短缺问题解决了吗?

《赤道论坛》2013-01-30 星洲日报/评论版

•~作者:昱腾•

教育部於日前派出951名准教师到全国华小后,据说已缓和了全国华小的师资荒。但另有报导指,当中有一部份並不具华文资格,另有一部份则不愿到华小执教。

按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的说法,虽然他们在大学主修中学的科目,但他们都学了如何教书,如何管理学生/课室,如何带领课外活动等。所以他们绝对能在华小发挥,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教育部有徵询这951位准教师的意见吗?他们当中有些主修中六的科目,派去华小能教甚么科目呢?大部份的华小教师都需教华语,兼数学、科学、道德等科目。对於从中四至大学都是在文科班的准教师们,四五六年级的科学跟本就教不来。再加上科学当中有许多的华文/英文名词,有那么容易吗?

对一个在大马教育文凭华文科考到优等的人,6年没有再念华语,真的能在华小教四五六年级的华语?我想请问一下,广大华社真的放心让这样的教师教我们的孩子吗?

为甚么会有准教师拒绝去华小?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长处是教中学,而不是小学,所以他们拒绝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是第二批被这样委派的教师。第一批已在2012年5月去华小报到了。当时也有好多教师去上诉,要求派回中学,但皆不得要领。大部份的教师现在都在叫苦连天当中。甚至有一部份想辞职!

魏家祥说他不排除中学组准教师在华小教书后,若干年后中学相关科目有空缺,他们可以有机会被调回中学教书。

然而,笔者朋友的孩子在大学修完教育系后被派到砂拉越某中学执教已达5年,已申请转回西马3次皆不得要领,因为每次的申请都不被校长,县教育局及州教育局支持。朋友亲自询问得到的答案是砂拉越中学还严缺教师,特別是马来文、歷史、地理等文科教师,故校长不予朋友孩子的申请支持。

据报导,在这951位准教师当中有部份是来自砂拉越的。有一些甚至已被中学校长预订了去执教。但他们分別被派到吉隆坡、雪兰莪、柔佛等州的华小执教。为甚么不派他们在砂拉越的中学执教?这样,那些源自西马的教师们就可调回自己的家乡服务,这不是两全其美吗?为甚么还要等到若干年后,看看有没有空位?现在有空位为甚么不予填补呢?

虽然笔者不是甚么教育专家,但笔者知道要解决华小师资短缺问题,绝对不是用这样一个完全不合理的方案!副部长应该下令全国卅多间师训学院多收华小组的学员,这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相信眾多华裔学子都非常期待教育部能增加华小组的收生固打。

(星洲日报/言路‧作者:昱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