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米否认接受高盛17.5亿美元和解

《星洲网》2020-08-07 13:38:45

(吉隆坡7日讯)前总检察长丹斯里汤米汤姆斯否认本身已同意接受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17亿5000万美元(76亿令吉)赔偿额,以达成和解协议。

他强调,自己于2月28日辞去总检察长职务时,尚无任何和解方案。

“我们没有(接受17亿5000万美元的赔偿交易)。2020年2月28日我辞职时,没有与高盛达成任何和解协议。”

汤米汤姆斯今日发表声明,针对财政部长东姑赛夫鲁昨日在国会下议院的部门总结环节上指他致函给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建议与高盛集团庭外和解一事,作出上述回应。

他说,自己不想在这个问题上与东姑赛夫鲁争论不休,后者应该把时间和精神放在受冠病影响的经济上,为此他将停止对相关话题发表评论。

他也指出,本身手上没有任何致给首相关于此事的信函副本,这对他来说是很不利的。

东姑赛夫鲁昨日揭露,根据时任总检察长丹斯里汤米汤姆斯于今年2月11日给时任首相敦马哈迪的一封信函,高盛集团同意以17亿5000万美元赔偿大马政府,作为庭外和解条件。

阅读更多

牛弹琴:美国人终于等到这一天,一场最激烈的缠斗开始了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8-07 08:48:32

(一)一觉醒来,大洋彼岸传来重大消息:美国人终于等到这一天,一场最激烈的缠斗开始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基于三个重要维度。

第一,这次要撼动的,是美国最有权有势的一个集团。

要知道,以前每次惨烈枪击案后,美国禁枪呼声必然高涨,但最终却都不了了之,就是因为美国步枪协会的强烈反对。

在美国,撼山易,撼步枪协会难。

但现在,纽约州总检察长詹乐霞(Letitia James)终于发起了最凌厉的攻击,宣称已掌握该协会欺诈和侵权的详细证据,寻求解散该协会。

以往久攻不下,现在一剑封喉。

第二,这更是一场舆论战,双方已激烈交火。

步步是陷阱,但步步也是战场。

先放出烟雾弹,提前一天,一个爆料就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明天,纽约州总检察长将发布“一个全国性重大消息”(Major National Annoucement )。

美国人被吊足了胃口,猜测最大可能,是不是要对特朗普发起诉讼,那就有热闹看了。… 阅读更多

底线思维:特朗普封禁Tik Tok,反倒给中国企业指了条明路!

2020-08-07 07:40:34      来源:微信公众号“底线思维”

【文/ 底线思维】

“懂王”开始邀功了。

戏精的表演,未必能证明这就是终局,但TikTok似乎在最坏的方向上越滑越远。

太平洋这边,许多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消息满天飞,可是,人们期待的“起诉美国政府”、“壮士断腕关闭美国业务”都没有,除了抨击Facebook,剩下的就是“洽谈收购”、“全球总部搬到英国”等等……

有人说“跪得太快”、“投降”了,TikTok估计不会接受这样的评价。

从TikTok的角度看,自己只是全球化的平民商人,是战争的附带伤害——你起码得是个民兵,比如“小兵张嘎”那样的,至少得是放牛娃王二小那样的“儿童团员”,才需要谈什么投降不投降。

但是,打起仗来,平民也会死;何况这个平民富得流油,就算饶你不死,熬点油它不香吗?

TikTok也许会觉得委屈: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错了吗?选择做平民,在商言商,错了吗?华为之前不也一直在反复与中国政府和地缘政治“切割”吗?

阅读更多

英媒:TikTok,从“卖萌”到被美国打压

英国广播公司8月6日报道,原题:TikTok,一段从“卖萌”到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历程  特朗普此前警告将封禁TikTok。短短两年内,这个平台如何从一个数以百万计用户的应用程序,变成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

一颗红色小熊软糖站在发暗光的舞台上,还有耳熟能详的阿黛尔的歌声。之后一群小熊软糖进入画面,镜头再拉开,数以百计的小熊软糖跟着唱《像你一样的人》。傻乎乎又可爱,极吸引眼球。对当时刚起步的TikTok来说,这15秒比几百万的市场营销预算作用更大。

2018年12月发布的这段影像,迅速积攒数百万观看次数。其他社交平台出现数以千计模仿者。世界就这样注意到这个App的存在,TikTok自此吸引了数以亿计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年轻受众。

TikTok的起源和我们听过的那些初创企业神话不一样。其实,它是以三个不同App开始的。第一个叫Musical.ly,2014年在上海首发,但在美国有很强的业务联系,并吸引了相当数量追随者。2016年,中国科技巨头企业字节跳动开发一款叫抖音的类似程序,一年内在中国和泰国吸引1亿用户。该公司认定这将成就一番事业,2018年买下Musical.ly将其合并,开始了TikTok的全球扩展。其成功秘诀在于对音乐的运用和巨大的运算法,令其比大多数App快得多地了解哪些内容是用户爱看的。

阅读更多

在南海问题上,美国的“离间计”遭遇了“滑铁卢”

来源:文汇报 作者:苏展 时间:2020-08-07

06143655g9af.jpg

在南海问题上,美国针对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离间计”遭遇“滑铁卢”。

马来西亚外长希沙慕丁5日对国会议员表示,马来西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独立于外部力量。他指出,马来西亚政府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避免卷入大国之争;其二规避因南海纷争而导致东盟分裂。

“如果我们屈从于大国语态以及压力,那么东盟国家可能与一些地位较高的国家结盟。”希沙慕丁表示,“我们(东盟)必须团结一致,有效地、最大化地施展我们共同的力量。”

他指出马来西亚不是唯一一个卷入南海争端的国家,如果东盟分裂,不要指望马来西亚以一己之力面对中国和美国。

对于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兴风作浪”,无论是蓬佩奥的涉南海声明,鼓动南海周边国家与己联合制衡中国,还是频刷军事存在,大行“挑衅”之举,越发暴露其“搅局者”和“挑拨者”的本质。

事实上,美国“联盟”不但不成,反而促使中国周边的国家加强彼此之间的安全合作,也愈发坚定这些国家避免沦为美国“马前卒”,意图通过外交手段缓和南海紧张局势的策略。

阅读更多

黎巴嫩,为何会从“东方瑞士”到“欧洲垃圾场”?

【环球时报驻德国、埃及、法国特约特派记者 青木 黄培昭 刘玲玲】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大爆炸震惊世界,目前事故原因指向在该港口仓库存放6年的2750吨危险化学品硝酸铵。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黎巴嫩早已被当成“欧洲有毒物品的垃圾场”。

贝鲁特爆炸案可归因于对危险物品的疏忽处理,该案让人想起30多年前的意大利有毒废物丑闻。 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5日报道,这类事件的背景是黎巴嫩民兵力量通过存储有毒废物来赚钱,而欧洲企业参与其中。报道称,1995年,“绿色和平组织”发现,有捷克货轮在1987年9月至1988年6月从意大利将1.6万桶高毒工业废料运到贝鲁特。后来,6000桶被送回意大利,但剩余1万桶被移走或埋在黎巴嫩山区。该组织在贝鲁特社区发现数千有毒废物桶后还警告说,这是“生态定时炸弹”。

另据“中东眼”法文版披露,当年,意大利方面将那批有毒废料运到贝鲁特港,是获得了对当地有控制权的黎巴嫩武装组织的允许,该组织收到2000万欧元的报酬。后来,黎巴嫩卫生部长召集专家调查,发现大多数有毒废物已被焚烧或倾倒在公共垃圾场。

阅读更多

美国最担心的“反击”是什么 中国启动“递进式”变革

撰写:     来源:多维新闻    2020-08-06 16:41:00

中美博弈正在产生新的变局。据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4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在8月15日举行谈判。8月5日,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拜登(Joe Biden)也在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达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失败了,非常糟糕”。

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显然已经开始在担心,美国在莽撞地“封杀”中国企业华为和字节跳动(ByteDance)的抖音国际版TikTok,以及更多的中国企业之后,可能遭遇来自中国的报复。那么,美国最为担心的反击是什么呢?

2020年8月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针对美国,在香港问题、领事馆被关、南海问题,以及中国企业等多个问题上发声。王毅表示,中国一定会继续按照人民的愿望,不断发展进步并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外交部官网)

2020年8月5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针对美国,在香港问题、领事馆被关、南海问题,以及中国企业等多个问题上发声。王毅表示,中国一定会继续按照人民的愿望,不断发展进步并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外交部官网)

阅读更多

2担保人并交护照 林冠英100万保外候审

《东方网》发布于 2020年08月07日 10时32分 • 最后更新 34分钟前 • 采访阵容:张语萱、李赢嫔、连国强、曾钲勤

阅读更多

拿回党籍希望落空 料敦马今宣布创新党

《东方网》发布于 2020年08月07日 11时41分 • 最后更新 3分钟前

 

阅读更多

发动政变失败起诉沙元首与沙菲益 慕沙与33议员力阻解散议会

 

News 66 Media

August 6, 2020 wargremon  

上星期发动沙巴政变失败的前沙巴首长慕沙阿曼,今天正式与他的33名原任州议员入禀法庭,要求法庭颁布庭令禁止州选,更起诉沙巴州元首祖哈与原任首长沙菲益等人。

上周州元首祖哈在原任首长沙菲益建议下,发函正式解散州议会,导致慕沙阿曼等33名州议员发动的政变计划失败。

根据报道,如今慕沙阿曼等33名州议员正式通过FT Ahmad and Co律师楼入禀法庭起诉沙元首等人。

据知,法庭将在明日(87日)聆审此案。

根据《星报》的报道,以慕沙阿曼为首的33人马,把沙巴元首祖哈列为首名答辩人,而第二、第三与第四答辩人则分别是沙菲益、选举委员会与沙巴州政府。

报道指出,他们向法庭申请禁令禁止州元首解散州议会,更同时质疑沙菲益在729日呈函给州元首要求解散州议会的做法不合规。

不仅如此,他们指控州元首未按照沙巴宪法第212)条文与71)条文来解散州议会。阅读更多

被控索取10%利润为贿赂 前财长林冠英不认罪


 

林冠英今日被带上庭时神情冷静,也有许多行动党支持者到场。(摄影:Seth Akmal)
前任财政部长林冠英被控受贿在槟城海底隧道计划中索取10%的利润作为贿赂,然他并不认罪。

林冠英今日在吉隆坡贪污案特别法庭法官阿祖拉阿威面前被提控。

林冠英被指在2011年3月再吉隆坡城中城(Mid Valley)的The Gardens酒店犯下有关罪行,他当时还是槟州首长。

他被指当时向获得槟州政府委任执行海底隧道计划的公司代表扎鲁阿末索取贿赂。

根据控状,林冠英的行为抵触2009年反贪会法令低16(1)条文,且可以再同一法令第24(1)条文下被罚。

林冠英的律师分别是哥宾星、蓝卡巴星河雷尔,而控方的主控官为万沙哈鲁丁和副检察司阿末阿克兰。

今日同时出现在法庭的包括林冠英的父亲,也就是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议员林吉祥、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副首席部长拉玛沙米、行动党组织秘书陆兆福及前任国防部副部长刘镇东。

阅读更多

美国很难继续伟大/南洋社论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当地时间周二(4日)傍晚发生惊天大爆炸,半个城市毁于一旦,更造成巨大人命伤亡,惨绝人寰。

而正当全世界为有关视频目瞪口呆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竟然不假思索地说,爆炸案存有人为因素,“因为根据(美国)将领的说法,它似乎是一起可怕的袭击事件。”

 

不过,特朗普很快就在周三改了口,称大爆炸可能是一场意外。

堂堂一国之首,在这么一件大事上,居然可以不经大脑地妄加猜测,实在不可思议;可或许基于特朗普早已“深入人心”的大嘴巴形象,因此也没多少人在意其信口开河的背后,是否存有不良企图或不可告人的目的。

很多人对政治不感兴趣,甚至鄙视政治,就因为说话不负责任的政客多如牛毛,这些人往往无需为自身的胡言妄语,而受到应有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就贝鲁特大爆炸而言,特朗普之前指这是一起恐怖袭击的谈话,等同在黎巴嫩人民的伤口上撒盐,就算总统大人之后澄清,不必要的另一次伤害已然形成。… 阅读更多

阿兹敏前路难行/简瑞平

 

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高级部长阿兹敏终于发威,宣布未来大选要把梹城列为前线州,并直捣安华的老巢峇东埔,宣称这个选区从安华到其夫人及女儿盘踞多年,是改变的时候。

阿兹敏这番话相信是一石二鸟,除了回应巫统最高理事诺嘉兹兰指他对巫伊推动的全民共识不会有任何增值外,也要向人民公正党不久前在安邦举行,点名要收拾阿兹敏和祖莱达等叛徒作出回击。

 

阿兹敏把梹城列为前线州是有所依据,他领导的由公正党分裂出来的派系,无论怎样说带有多元性,与民政党的党性吻合,而阿兹敏与民政党的关系密切,曾一度传出阿兹敏相中民政党,要率领追随者加入该党,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彼此在一日间就可以膨胀起来。

烂船还有三分钉

民政党的发源地是梹城,六十年代末期,从创党人之一的敦林苍佑医生到许子根博士治理梹州约40年,2008年才被民主行动党替代,所谓烂船还有三分钉,这样的布局还算合理。

 … 阅读更多

强盗国家 原形毕露/夏庭

 

2003年2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手持一个装有乳白色粉状物的小瓶子,声称那是伊拉克制造大杀伤性武器的证据,俄罗斯总统普丁调侃说那里面装的很可能是洗衣粉。

一个多月后,美国率领几个盟国,在没有联合国的授权下,以萨达姆拥有大杀伤性化学武器及勾结卡伊达恐怖组织为由,悍然发动侵伊战争,动用导弹和先进轰炸机把伊拉克的战略要地轰成废墟,以致这个中东古国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被活擒的中东枭雄萨达姆后来被绞杀。

 

萨达姆政权覆灭后,美国在伊拉克掘地三尺都找不到所谓的大杀伤性武器,也没有找到萨达姆和卡伊达组织勾结的证据。

事隔多年,配合美国攻伊的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良心发现,主动为当年的鲁莽行动公开道歉。美国则继续装聋作哑,直到近期特朗普与鲍威尔同室操戈重提“洗衣粉丑闻”,再掀起一阵波澜,但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现任政府依然没有为当年的错误表示半丝悔意,美国的霸道可见一斑。… 阅读更多

议会厅内抽电子烟被抓包 希山道歉

(吉隆坡6日讯)外交部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在国会下议院议会厅内偷吸电子烟,相关视频随后火速在社交媒体上传开,当事人今午出面灭火,透过推特向议会道歉。

根据一名网友在推特分享的一段视频,显示希山慕丁在交通部长拿督斯里魏家祥发言期间,在议会厅内拿出电子烟,接着把电子烟伸入口罩内偷吸一口。

希山慕丁随后转发了该视频,为其行为道歉。

“抱歉,我没有意识到这点,这是我的新爱好。我向议会道歉,承诺不会再犯。”

该视频在发布后旋即引发热议,不少网民都谴责希山慕丁的行为,也有网民揶揄只有“传奇”可以在佩戴口罩下吸电子烟,还有人笑言不久后会有“电子烟口罩”在网购平台售卖。

也有少数网民认为,既然希山慕丁已经道歉,事件应该告一段落。… 阅读更多

3天3控林冠英·2案涉海底隧道 另一未说明

 

反贪会发出文告证实林冠英已被逮捕,并会分别在8月7日、10日及11日被提控。
反贪会发出文告证实林冠英已被逮捕,并会分别在8月7日、10日及11日被提控。

(吉隆坡6日讯)大马反贪污委员会获得总检察署的准许,分别在吉隆坡反贪特别法庭以及槟城地庭,分3天向林冠英进行提控。

反贪会今晚发表文告指出,林冠英将在3天面临3项控诉。

其中,反贪会将援引2009年反贪会法令第16条文(a)(A)条文即索取或收受贿赂罪行,于明日(7日)上午9时在吉隆坡大使路反贪特别法庭向林冠英进行提控;以及援引2009年反贪会法令第23条文即公共机构人员利用职务获取贿赂,于10日上午9时,在槟城地庭向林冠英进行提控。

反贪证实林冠英被捕

文告指出,两起案件的提控皆与槟城海底隧道有关联。

此外,反贪会也将援引2009年反贪会法令第23条文,于11日在槟城地庭向林冠英进行另一项提控。无论如何,反贪污并未说明这起案件的提控原因。

较早前,外界盛传林冠英将在今晚被逮捕,大批媒体即守在布城反贪会总部外,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跟进报道。

阅读更多

赔偿14亿美元是来自充公资产!林冠英:高盛集团无需另付分毫

林冠英重申,在与我国政府的和解协议中,高盛集团是最大的受益者。-Yusof Mat Isa摄-
林冠英重申,在与我国政府的和解协议中,高盛集团是最大的受益者。-Yusof Mat Isa摄-

(吉隆坡6日讯)前财政部长林冠英透露,高盛集团实际上已承认,其同意支付我国政府的14亿美元(58亿令吉),就是之前被全球执法机构充公的1MDB资产。

他今日发表文告指出,高盛集团声称,在与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中,并没有看到重大的风险敞口(exposure)。

“换句话说,高盛集团是指,就算同意我国政府能取回14亿美元,也不会使得高盛集团需要支付任何巨额的款项。”

“高盛集团的敞口可能仅限于它同意支付的25亿美元现金(约106亿令吉)。”

他也说,高盛集团的言论也证明了前总检察长丹斯里汤米汤姆斯之前的论述。

汤米汤姆斯是指,“增加”归还总值14亿美元的资产,并非来自高盛,而是被美国司法部扣押的资产。

林冠英也重申,在上述和解协议中,高盛集团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只需支付前朝政府索偿75亿美元的三分之一而已。

阅读更多

法庭已判林冠英购屋案无罪!蓝卡巴星:宪法禁控相同罪名

蓝卡巴星指,反贪会可以调查购屋案,但不能再以相同罪名提控林冠英。-Shafwan Zaidon摄-
蓝卡巴星指,反贪会可以调查购屋案,但不能再以相同罪名提控林冠英。-Shafwan Zaidon摄-

(吉隆坡5日讯)行动党法律局主任蓝卡巴星反驳首相署部长拿督达基尤丁的言论,指反贪会不能再提控前财政部长林冠英。

达基尤丁今早是说,若出现新证据,反贪会可重新调查林冠英涉及的低价购买洋房案。

不过,蓝卡巴星随即引用联邦宪法第7(2)条文,指任何人若被判无罪或罪成,日后是不能在同一个罪行下被提控。

他说,既然槟城高庭已于2018年9月宣判林冠英无罪,加上检察司没上诉,这就表示林冠英不能再因购屋案被控。

“反贪会可以调查,但不能再以相同罪名提控林冠英,因为联邦宪法已清楚列明。”

他也说,相关条款就是基于禁止双重追诉(double jeopardy)的原则。

他指出,反贪会已深入调查此案,总检察署也在发现呈堂证据不足后,决定不提控林冠英,所以若要重查是不符合逻辑的。

阅读更多

观风闻:​2750吨硝酸铵有多可怕?

2020-08-05 13:07:23       来源:观察者网

【文/ 观风闻】

多可怕?一个视频就够了:

想必大家都看过这段视频了,是8月4日下午发生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爆炸现场视频。

看前几秒,感觉也就平平无奇,直到看到蘑菇云和冲击波,内心的震撼再也掩饰不住。

 

一开始情况不明,各路猜测都有,搞得黎巴嫩宿敌以色列急忙出来澄清不是我干的。当然这种大新闻,自然少不了懂王来发表看法,认为贝鲁特的这起爆炸事件可能是“袭击”,是“某种炸弹”所为,还煞有介事地表示是“军方人士”告诉自己的。

当然很快被打脸。

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随后证实,是多年前被扣押并储存在港口仓库的2750吨硝酸铵引发爆炸,造成这一场极其严重的灾难。总理本人的办公室也在此次爆炸中受到波及,他的妻子和女儿也受伤。

硝酸铵?这不是我们熟悉的农业化肥吗,竟然威力这么大?

作为观网化学课代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各位,硝酸铵绝不是那么简单。

阅读更多

俄罗斯专家对世界局势的精彩预测,美国将走多远仍是未知数

中华必亮剑天天时事       2020-08-06 09:28:27


军事冲突

在俄罗斯边界上:是否有可能避免与西方的战争俄罗斯政治学家叶夫根尼·萨塔诺夫斯基预测,未来十年美国将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样,在俄罗斯边界上。

萨塔诺夫斯说,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在计划对俄国发动大规模战争,只是在等待适当的进攻时刻。

专家说,西方国家希望利用俄罗斯边境的州作为新的大战的跳板。特别是在乌克兰和东欧其他国家,民族主义情绪已经明显上升。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发生的情况相比,现在美国和北约盟国正在积极地继续在俄罗斯边界的国家部署部队,等待时机。他相信俄罗斯将无法避免与西方的冲突。而且,根据他的预测,冲突可能在未来十年内加剧。

历史上强大的俄罗斯对西方就像喉咙里的骨头一样,这是不争的事实。西方长期以来梦想解散,削弱和驯服俄罗斯的事实也不是秘密。因此,他们一直在寻找让俄罗斯更痛苦的地方。

在这方面,著名情报公司兰德(RAND)在美国也被称为“影子”中央情报局(CIA)的分析师一年前编写了一份完整的报告《压力过大的俄罗斯:有利位置的竞争》,其中就如何从外部和内部破坏俄罗斯提出了建议,指出了俄罗斯最脆弱的方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