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认为,问题的症结是,希盟成员党之间缺乏合作。
他举例,在第14届全国大选后,国内持续爆发种族和宗教课题。
他在一场政治讲座会上指出,在种族关系持续恶化的情况下,以致总警长阿都哈密被迫提醒国内的政治人物,不要让政治气氛继续升温。
他披露,政治人物不应挑起种族和宗教课题,并煽动和破坏国家和谐,反之应专注寻求解决方案。
丹尼森贾索索里亚是在题为“种族关系赤字”的论坛上发表谈话。
早前,全国总警长阿都哈密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醒政治人员,不要企图挑起种族和宗教关系,扰乱公共秩序。
他并不希望,浪费警力处理政治人物利用种族和宗教课题谋取政治利益,这严重增加警察的工作负担,而且也浪费时间。
__full.jpg)
丹尼森贾索索里亚阐明,政治人物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蓄意将问题政治化。
他强调,各政党政客人物倾向捍卫个人政治议程,并以非常政治化的角度处理问题。
他举例,部份曾在政府机构担任要职的政治领袖不曾发表种族性谈话,可是现在却出现极大的转变。
他感到遗憾,这些政治人物不再以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
他认为,政治人物应该有道德和遵守承诺。
丹尼森贾索索里亚也提到,朝野国会议员应该学习互相尊重,停止谩骂和互相攻击,并把问题都归咎于前朝政府。
他重申,我国已经改朝换代,希盟议员应该认清事实。
他提醒,受委的部长必须意识到,他们不只是服务本身的政党,反之要秉持为全民服务的精神。

对于《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ICERD)引发的争议,丹尼森贾索索里亚坦言,当人民对这项公约感到不满时,朝野议员应该与民接触,了解人民的心声和想象。
“政治人物不应该只是急着向人民推销这个概念,反之应该尝试说服人民接纳和理解这个概念。”
“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在公众舆论方面取得胜利,同时囊括不同意见人士的人。”
他感到遗憾,马来西亚是其中57个尚未批准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的国家之一。
“由于缺乏与人民接触和沟通,以致希盟无法妥善处理《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并遭遇重挫。”
他说:“在没有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的情况,我们已经与缅甸和朝鲜排列。”
他坚持,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不应该被推翻或拒绝。
他坦言,很多马来人对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缺乏了解,以致担忧权力会被剥削。
他认为,在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的课题上,政府必须加强与民接触与解释。

希望联盟在2018年大选的竞选宣言中纳入了“确保马来西亚拥有受尊重的人权纪录”一项,并承诺将签署一些“适当的”联合国公约。
首相马哈迪在2018年9月于联合国发表演讲时称马来西亚“支持联合国原则,将允诺与核准人权协议”,其後首相署部长瓦达穆迪则称政府有意在2019年第一季度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随即在马来西亚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政府公布决定后,穆斯林社群出现显着声音反对签署公约,反对理由包括签署公约让政府有机会废除土著(马来人与原住民)的特别权力,及腐蚀伊斯兰的神圣性,并影响伊斯兰教作为联邦宗教的地位。
较后,巫统与伊斯兰党举办反对政府签署《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集会,并成功阻止希盟政府签署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