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环保领袖”,专靠指责别人能搞环保?

第74届联合国大会,如果说男主角是美国总统特朗普,那么女主角一定是来自瑞典的16岁女孩桑伯格,她身上的“光芒”甚至超过了在纽约的所有政治人物。

桑伯格所到之处,始终保持着一种宗教般的狂热气氛,真真假假的粉丝们疯狂追逐她,有的小孩子看到她甚至会流泪,媒体曝光频率超过了任何一位娱乐明星……

我敢保证,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至少有90%以上说不出瑞典首相名字,但不可能没听说过这位“环保小公主”。

500

她很懂得如何制造戏剧性的画面,这段画面被网友称为“死亡凝视”,一位为环保极力呐喊的小女孩,一位对减少碳排放协议毫无兴趣的大总统,她正在用目光“杀死”他。

作为一名“环保领袖”,她在纽约做了什么?如果暂时把媒体包装放一边,你可以发现,她一直在指责,指责特朗普,指责马克龙,指责特鲁多, 23日受邀出席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的各国领导人,都遭到了她长达数分钟的“训斥”,她还指责对减少碳排放“麻木不仁”的平民百姓……

滔滔不绝指责别人VS几年如一日默默种树,哪一种做法才是保护环境?

然而,在西方“政治正确”立场下,哪怕你种再多的树,也不可能站在联合国大会讲台接受膜拜。

关于这一点,可以在“中国援助非洲医疗队”上看得很清楚,中国人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每个省,每个直辖市,都要派遣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远赴非洲,进行医疗救助,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

“中国援非医疗队”得到过西方媒体的“勋章”吗?受到他们吹捧的是到非洲走马观花式的娱乐明星,体育明星,说两句动情的话,洒几滴伤心的泪,就站上了人道主义精神至高点。有的中国人也迷迷糊糊相信西方才是道德标杆,自惭形秽。

环保问题双标更是明显,桑伯格被“封圣”,那么领导全球“环保”的话语权就自然落到了西方手中,其它发展中国家只能去迎合她,而不能质疑她。

国内网络舆论场,已经多次出现这样的标题《这位被联合国吹爆的16岁少女,却被中国人骂惨了…》,而一些“圣母”式大V,则把中国网友对桑伯格的质疑,在概念上进行偷换,变成了中国网友不支持环保。

逻辑是这样的:

环保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桑伯格代表着环保,质疑她,就是没有环保意识。

但是,桑伯格她真正能代表环保,并领导“环保运动”吗?

除了喋喋不休的指责之外,她仿佛也在做环保,做了什么?

一,拒绝火车,拒绝飞机。

她横渡大西洋来纽约布道,乘坐的是帆船,帆船则需要一支团队从欧洲乘飞机赴美运送,当然,这些碳排放产生,与她无关,她自己没有坐飞机才是最重要的。

2018年12月3日,她在前往波兰卡托维兹参加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时,拒坐火车,而是由父亲开着一辆低耗能小汽车把她送到波兰。

二,拒绝肉食,全家素食。

500

猪牛羊等肉制品,需要饲养动物,而动物会产生温室气体,所以,拒绝肉食,就能减少因经济因素饲养动物,达到减排目的。

我对她的素食选择非常尊重,就像我尊重我的保持素食习惯的朋友们。但我觉得她背后的推手非常残忍,16岁小女孩正是长身体的发育期,营养失衡意味着什么?

这时,难道又不讲科学了吗?她在联合国指责别人忽视碳排放时说:“你们怎敢无视科学结论!”。

素食与否,应当是成年人的选择,教小孩不吃肉,是反科学反人类的行为。

三,不到学校上课。

我16岁逃课是为了打《魂斗罗》,同样是逃课,同样16岁,我就得挨老师一顿臭骂,叫同学们引以为戒,她老师非但不敢骂她,还让鼓励同学效仿她,差距啊!但这正常吗?

她的神主牌是“减少碳排放”,但她的反常行为,连极力主张减少碳排放的马克龙都看不下去,马克龙在纽约说:那些(桑伯格们)极端的立场,是造成我们社会敌对的根源。

法国教育部长布兰科怀疑她受到了操纵。她在联合国的讲话,采访谈话,以及表情运用,都不像是一位16岁女孩行为,更像是一出舞台剧。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为桑伯格承受的精神负担感到担忧。

敢站出来批评她的主流媒体少之又少,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一位嘉宾在节目中称她“环保运动”是在抽风,与科学无关。结果,福克斯电视台马上发声明道歉。

环保本质是政治,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分成了两个极端,一边是高速发展的工业社会,一边是落后的农业社会。

高耸的烟囱,代表财富,轰鸣的机器,体现力量,绵长的铁路,象征荣光。

但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的极力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让人们担忧。如全球变暖,臭氧层遭到破坏、热带雨林消失、珊瑚礁死亡、过度捕捞、物种灭绝、遗传多样性减少、食物毒性增加、荒漠化、水资源日趋枯竭……

西方中产阶级成了“减少碳排放运动”主力军,因为他们在担心自己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而在中产阶级的两端,既资本利益集团和为生存而奋斗的劳动者,对环保并不热心。

西方工业国政客们出于对中产阶级群体选票的考虑,开始对碳排放问题有所反应。

1992年各国在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这只是一种回应姿态,没有任何约束力,各国减排,自愿为主。

西方政府的背后主导力量都是那些工业集团,金融集团,因此没有一个工业国会去自愿减排。

国际社会对工业国无所作为的态度愈发不满,于是,1997年又出台了《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与UNFCCC最大的区别在于,各工业国要将减少碳排放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而不是所谓的自觉自愿。

中国是协议签署国之一,但中国在初级阶段不承担减排义务。碳排放如果是一本帐,那么欠帐的是西方大国,而中国是被欠帐国。

美国和日本却提出了“交易条款”,如果美国碳排放超标,那么它可以购买其它国家余下的排放指标,简单说,就是工业国给发展中国家一笔补偿金。

但是欧洲认为减排是一种理念,不是钱的问题。

双方争执不下,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加入了美日阵营,支持“交易条款”。俄罗斯当时也支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被去工业化,碳排放量锐减,指标远远够用,如果美国日本掏钱购买它的指标,那再好不过。

2000年11月在海牙谈判破裂,美欧都不愿让步。 小布什政府宣布撕毁《京都议定书》,因为它存在“致命缺陷”,美国就此退出了气候协议。

所谓缺陷,就是指美国认为“环保”不能影响美国企业生存,不能影响美国经济发展,不能影响美国就业率。

美国一家就占了全球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小布什毁约压力主要来自美国的汽车工业资本集团,军工资本集团,能源资本集团,而且美国参议院没有一个议员同意批准《京都协议书》,议员的背后就是这些集团。

毁约令美国面临着道义压力, 2001年6月11日,小布什发表演讲承认问题严峻,否则他就成了一个反科学的二傻子。

退出《京都协议书》后,美国煤炭价格翻两倍,而且火力发电厂还有政府补贴。7月,欧洲提议取消对火力发电补贴,增加对无污染能源补贴,美国拒绝,指责这是干预市场行为。

就美国这种态度,《京都协议书》再签10份也没有用,美国溜了,日本也想溜,欧洲只好让步,2001年8月在波恩达成了一份去除法律约束的《京都协议书》,环保又变成了一个口号。

直到2015年12月12日,各国又签署了《巴黎气候协议》,它要求有法律约束,各国议会批准后,马上要制定相关法律。

特朗普上来后,又撕毁了协议,大国又得开展新一轮的政治博弈。

环保和发展是一对辩证关系,美国把加州的火力发电厂,工矿企业全部关掉,美国碳排放量是会马上锐减,赢得掌声一片。

但就业呢?经济呢?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那掌声有什么意义?

西方有人把“环保”当成政治工具,当成生意来做。

把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问题,简化成一个概念,一句口号,一尊神像。

把一个16岁小女孩捧成“环保领袖”, 对她来说是登上了神坛, 对跟着她跑的小孩来说则是祭坛。 她可以得到无数奖,可以保送名牌大学,那些盲从她的荒废学业的小孩呢?

“用爱发电”能做到电力充足吗?那是政治骗子的口号。 同样,天天指责别人不环保,能实现环保吗?

我反对一切使用石油的私人交通工具,呼吁大家从明天起,全部骑自行车上班,喊口号谁不会?问题是我自己能做到吗?

500

众星捧月另一面是千夫所指,好好读书吧,少年!没事去种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