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红、 朱增兰、 方晓文•
在11月9日于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七届大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包括美国、以色列在内的13个国家丧失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投票权。美国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始国,还曾经负担着该组织超过1/5的经费,但如今却因为连续3年未缴纳经费失去了在教科文组织的表决权。这其中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折射出美国当下政治两极化的困境。
累计欠费2.2亿美元
在这次失去表决权的1 3个国家中,美国等5个国家是因为拖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费而失去投票资格的,另外8个国家则是因为未能及时提交代表资格证书、手续不全而失去了表决权。其中,美国为何会失去表决权最受外界关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所应缴纳的会费在该组织预算中所占比例为22%。迄今为止,美国已累计拖欠会费2.2亿美元。这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预算额从6.53亿美元减至5.07亿美元。由于预算不足,很多计划都不得不缩水,大约300名教科文组织雇员甚至面临失业危险。该组织总干事博科娃曾经亲自筹募资金以应对预算危机。
在美国失去表决权后,总干事博科娃遗憾地说:“美国丧失表决权不仅仅是因为财政问题,还涉及价值观的问题。在全球化急速发展且充满众多不确定因素的今天,这是一项很大的权利,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持久和平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于本国失去表决权,美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戴维•基利昂则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美国推动的众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仍将继续努力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合作。“我可以确信美国政府并不是没有意识到失去教科文组织表决权的严重后果。我们将继续努力偿还教科文组织的会费。作为美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美国将继续与教科文组织展开各种合作。”
存在历史和政治原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6年11月4日在巴黎正式成立,现阶段有195个会员国。根据该组织的章程,其成员国若连续3年未缴纳经费,将自动失去表决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的美国对此是再清楚不过了,那么美国又为何会自动放弃该组织的表决权呢?这其中有着一个并不太被人熟知的历史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法律,规定任何联合国组织一旦承认巴勒斯坦的国家地位,美国将终止向该组织提供经费。共和党总统老布什和民主党总统克林顿都曾先后签署过这一法律。因此,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接纳巴勒斯坦成为其成员的时候,美国方面就停止缴纳经费以示抗议。此后奥巴马虽然试图修改这一法律,恢复向教科文组织提供经费,但由于美国国会两党在政府财政预算问题上极端对立,致使这一问题一直被搁置,最终导致美国自动失去了在该组织的表决权。
削弱未来影响力
在美国国内,也有不少人担心,失去教科文组织的表决权将会削弱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一些国会议员也表示要推进立法层面的工作。来自明尼苏达州的民主党众议员埃里森认为,美国不应该自动地放弃在国际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他准备向国会递交新的议案,呼吁取消那条陈旧的法律条款。但是,美国国会两党之争几乎令华盛顿陷入瘫痪的现状令舆论并不看好这一前景。
外界认为,前不久美国政府部分关门和债务违约的双重危机已经让世界充分看到了华盛顿的政治僵局,如果美国国会不能推翻或修改上世纪90年代的法律,将会对美国的未来产生更大的影响。
有专家指出,虽然美国促成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重新回到谈判桌上面对面地探讨如何继续中东和平进程。但是,如果到了规定期限(即明年4月),巴以双方未能就包括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等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议题达成共识,那么按照巴方的计划--将继续寻求加入国际组织,比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原子能机构等,届时难道美国还要继续遵守上世纪90年代的那条法律,停止向这些组织缴纳经费吗?舆论普遍认为,这简直是无法想象。
此外,眼下还有更让美国人担心的,那就是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申遗的两个项目有可能因为失去表决权而落选。据报道,这两个项目有可能为当地至少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
链接:总统呼吁改法律
对于这个结果,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失去表决权将削弱美国在这一全球至关重要的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管理的领域涵盖了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声明还说,奥巴马政府呼吁国会尽快批准修改相关的法律条款。美国将竭尽全力继续保持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各个领域里的合作,并将保持其董事会成员国的席位直至2015年期满。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93期,摘自2013年11月11日—13日《世界新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