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我只有一个梦想——印钞票

•王勇•

近期,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亚洲经济双雄——中国和日本的股市相继出现大跌,主要是受到美联储退出QE预期影响,而且伴随着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不断攀升,这种负面影响已经开始传导至全球金融市场,从而推动外国投资者削减新兴市场资产。美联储政策缘何能长期左右全球金融市场在当下,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新兴经济体崛起已经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全球市场是否应逐步摆脱对美联储政策的依赖这些都是需要各国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现行美元为国际货币的总霸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的货币政策有着一种特有的优势,它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经济稳定目标来制定货币政策,而完全不顾它的扩散效应。这就容易形成美国的货币政策与全球货币政策的冲突。而冲突之后,各国货币政策总是被迫为美国货币政策让路。也正是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之下,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去年至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几次证词为例,其威力可谓“巨大”,只要是证词偏向鸽派,就会推高美国股市乃至全球股市,贵金属市场也会表现为强震走势,而国债收益率会持续走低,美元走贬;反之,只要证词偏向鹰派,则反是。

由于美国国债市场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活跃的债券市场,各类投资者包括共同基金、银行机构、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外国政府以及个人投资者等,都配置美国国债,巨额的成交量和良好的流动性使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再由于美国国债一般被视作无风险证券,其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是金融市场上众多金融产品定价的基础,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经济未来走向的预期。所以,作为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风向标,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变动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尤为重要。

但美联储对QE政策是否退出以及退出的时机抉择方面并不那么容易。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力度持续疲弱,主要是因为缺乏推动经济复苏的三大“顺风”——财政刺激支持、房市复苏以及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过近期,随着房屋销售、耐用品订单等一系列经济数据的公布,三大“顺风”条件已基本具备,于是,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及QE相机退出的预期也逐渐升温。

除了房地产数据外,近期美国经济数据中还有类似的积极信号,即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如美国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经向上修正后为增长3.4%,创201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大增幅,这些数据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美国三季度消费有望恢复涨势。但是,鉴于美国制造业的复苏步伐可能依旧蹒跚,国际权威部门预计,二季度美国GDP环比增速将在1.5%左右,还不及前几轮复苏平均水平的一半。这样一来,想实现QE提前退出的目标就不那么容易。那么,美债收益率攀升也就不可持续。

目前,市场在密切关注美联储未来政策动向,而美联储下次政策会议将于6月18—19日举行。有消息称,美联储中许多具有话语权的官员依然保持挺QE的立场。据悉,伯南克将于7月17日至18日在国会参众两院发表例行的半年度证词讲话。于是,“靴子效应”也随之产生,之后的一个月,全球金融市场还要紧盯美联储政策动向,等待“靴子”落地,而新兴市场更会在这一段时间饱受痛苦和煎熬。

与其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被动受美联储的政策牵制,不如主动出击,尽早改变这种窘况。新的形势下,新兴市场经济体摆脱对美的经济依赖越发显得重要。这里最具有战略性的举措就是尽快扭转近期金砖国家的经济与货币走势恶化的局面。同时,还要加强金砖国家的扩容和合作,让全球经济尽早实现多极化。

更重要的战略举措是,努力打破美元体系。从现在起,各国就应当做好逐步降低美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重的准备。同时,鉴于最近一波全球市场震荡已开始扭转欧洲二线国家国债收益率下降的情况,希腊、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的收益率再度上升,这一趋势显然对欧元不利。

为此,国际社会应加强政策协调,共同促进欧债危机问题尽快得到彻底解决,确保欧元稳定。还有,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让中国的人民币提早加入SDR。还应稳步推出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措施,提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操作方案,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增加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融资以及人民币境外交易等,通过这些路径进一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尽快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以此形成和增强国际货币间的竞争格局,从而逐步摆脱美元的约束并最终摆脱对美联储包括QE在内的所有政策的依赖。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85期,网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