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阵又输人?俘虏回家变成“印度的胜利”,印媒声称以少胜多

  巴基斯坦主动释放俘虏,理应获得感谢,但印度貌似并不领情。莫迪在社交媒体上欢迎被巴基斯坦俘虏的印度飞行员阿比纳丹回国,他宣称“欢迎回家,祖国为你的勇气而骄傲。”数千民众在印巴边境等待阿比纳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载歌载舞,似乎在庆祝节日。

本来想对巴方目标进行“外科手术”般的狂轰滥炸,结果最后变成了“医疗事故”,换做正常国家一般会低调处理,但印度却高调地宣称取得了胜利,并强调巴基斯坦是迫于强大压力才放人。探客认为,这么做其实有点不地道,既输阵又输人。

诚然,为祖国战斗过的人都值得尊敬,但输就是输,赢就是赢,必须说清楚。

印方一开始声称空袭取得相当大的“战果”,包括摧毁一处营地,打死至少300名武装人员、训练人员和高级指挥官。即使在事实逐渐明朗之后,印方依然没有更正错误,坚称手里有该营地被破坏的证据。  西方记者实地走访了印度在2月28日空袭的“恐怖分子营地”,这实际是一处村庄,有1位老人受伤,而且他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何遭到印度空军的“误炸”。

可见之前的“战绩”不单含有太多水分,甚至可以说就是水做的。至于那场空战,印方的报道就更加离奇。印度主流媒体在3月1日将2月27日的空战描述为印度8架战机对垒巴基斯坦24架战机,在以多敌少的情况下,阿比纳丹依靠过硬的技术击落了巴方一架F-16D战机,自己随后也被击落并被俘,并且英勇不屈。印方还公开了“证据”——只有F-16才会搭载的AIM-120C5空对空导弹残片。还有的印媒更是夸耀阿比纳丹创造了空战史上的奇迹——驾驶二代战机击落三代机。

不过,俄方的分析对印方来说比较打脸。俄方指出,空战的真实情况恐怕是印度为了避免潜在损失,保留了苏-30MKI战机和米格-29战机,只是派出米格-21。做出这种决定的重要原因恐怕是印度飞行员驾驭苏-30MKI的能力不足,印方高层对此并没有十足信心。而损失米格-21对印度来说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代价。

总之,无论是越境突袭还是空中作战,印度空军都没有获得可值得炫耀的战绩,莫迪等于是连输2次。而被俘飞行员获释成为唯一能够夸耀的事情。新德里目前全力推进的是“宣传战”,譬如上映大片《乌里-外科手术式打击》,用“新印度雄起”进行麻痹。让民众相信取得胜利,比事实上取得胜利更重要。

莫迪没有其他选项。面临两难的他本来想借冲突体现强硬立场,通过发酵民族主义来争取选票,但巴基斯坦充满智慧的处理方式已经让其失去继续扩大战事的借口,而吃了亏之后借坡下驴,则又要面对反对党的攻讦。

另一方面,莫迪一向引以为傲的经济成绩单也开始拖后腿。印度经济增速已经跌至1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2018年第四季度增长率仅有6.6%,与第二季度的8.2%相比大幅回落。消费者支出疲软、制造业发展不如预期、汽车市场萎缩这3个因素不合时宜的聚集在一起,让新德里感受到压力。

能否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成为莫迪最主要的考题,他也没能兑现为2000万年轻人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而如果印巴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外资恐怕会加速逃离印度,旅游业将受重创,经济增速恐怕也会继续探底。新德里决定直接补贴农民7000亿卢比,还意外下调回购利率25个基点,都是在做最后的努力。

如果承认了“输阵”的真实情况,那么莫迪恐将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基本上不必再参选。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失败粉饰成一场胜利。

当然,巴基斯坦也没有必要戳穿“皇帝的新装”。中和为福,偏激为灾。彼此存有体面,才能相安无事。目前,印巴局势已经显著缓和,巴基斯坦重新开放领空,部分机场恢复营运,预计3月4日可以恢复正常。

不过危机并未解除,因为印巴双方没有直接进行高级别谈判,也没有一个有分量的国家充当“调停人”。巴基斯坦想请埃尔多安进行调节,俄罗斯也愿意出面,但都遭到印度的拒绝。新德里声称“不需要第三国进行斡旋”。自诩为“南亚霸主”的印度显然想在双边框架内进行接触,但对实力相对弱小的巴基斯坦来说并不利。

场外的较量还在持续,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已经公开拒绝参加“伊合组织”的外长理事会,因为阿联酋方面邀请印度作为主宾国。

尽管印度还没有足够多的肌肉,但其野心从来没有收缩过,其目光不止拿下整个克什米尔,还志在恢复大英帝国在南亚的整个版图。巴基斯坦必须加紧增强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