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国家安全局里的绝密机构
“定制入口小组”(TAO)隐藏在国家安全局(NSA)米德堡总部内,但却与该机构的其他部门相互隔离,甚至连很多NSA的雇员都对这一部门毫不知情。由于高度保密,而且需要特殊授权才能与之接触,因此只有少数NSA官员能够完全掌握有关TAO的全部信息。该部门内部拥有高度现代化的设施,门口由全副武装的警卫把守,只有输入了6位数的正确密码,而且通过了虹膜扫描才能进入到巨大的铁门里面。通过这些安保措施,便可确保只有获得特殊授权的人才能进入该部门内部。
据前NSA官员透露,TAO的使命很简单,那就是搜集外国目标的情报信息,具体方法则包括秘密入侵海外目标的电脑和电信系统、破解密码、攻破保护目标电脑的安全系统、窃取存储在电脑硬盘上的数据,然后复制目标电子邮件和文本信息系统内的所有消息和数据流量。NSA使用“电脑网络开发”(computer network exploitation,简称“CNE”)这一技术术语来描述这些行动。
TAO还负责研究一些信息,使得美国可以在得到总统的授权下,通过网络攻击破坏国外电脑和通讯系统。负责实施这种攻击的机构名叫“美国数字指挥部”(Cybercom),其总部设在米德堡,负责人由NSA局长基思•亚历山大将军兼任。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4月以来,在罗伯特•乔伊斯的领导下,TAO发展迅速,现已成为NSA下属信号情报署(Signal Intelligence Directorate)中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机构。
乔伊斯是NSA信息保护署(Information Assurance Directorate)前副署长,该机构负责保护美国政府的通信和电脑系统安全,而信号情报署的雇员则超过1000人,包括军方和民间电脑黑客、情报分析师、电脑硬件和软件设计师以及电气工程师等。
TAO的核心机构是米德堡内一个名叫“远程行动中心”(ROC)的超现代行动组织,该机构包括大约600名军方和民间电脑黑客(他们自称CNE操作人员),每周7天、全天24小时轮班工作。
这些操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寻找电脑系统漏洞,协助改善一些可能被国外恐怖分子利用的电信网络。一旦这些电脑被锁定,ROC的电脑黑客就会借助自有软件设计师和工程师队伍设计的专用软件,通过电子手段侵入目标电脑系统,下载硬盘中保存的内容,在这些电脑的操作系统中植入监控软件或其他称为“buggies”的设备,接下来,身在米德堡的TAO操作人员,就可以不间断监控目标电脑或手持式设备收到或发出的电子邮件或短信。
不过,若没有“数据网络技术部门”(Data Network Technologies Branch)电脑科学家和软件工程师团队的大力协助,TAO团队不可能完成上述任务。这些技术天才开发出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让操作人员可以实施情报搜集任务。
TAO下属还有一个独立部门,称作“电信网络技术部门”(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chnologies Branch),其开发的技术可以让TAO黑客秘密接入目标电脑系统和电信网络,同时还不会被对方所察觉。与此同时,TAO下属“任务基础设施技术部门”(Mission Infrastructure Technologies Branch)则负责开发和生产敏感的电脑和通信监控硬件,以及维护保证相关行动正常运行的基础设施。
TAO甚至还拥有自己的秘密情报搜集机构——接入技术行动部门(Access Technologies Operations Branch),后者包括借调自CIA和FBI的情报人员,他们实施所谓的“网外行动”,即安排CIA特工在海外目标电脑或通信系统中秘密安设窃听装置,以便TAO黑客可以从米德堡远程访问。
奥巴马对“TAO”情有独钟
值得注意的是TAO并不是针对在美国的国内目标以及他们的财产,这应该是FBI的职责。FBI是美国唯一被特许可以进行国内通信监控的情报机构。但是,鉴于NSA需要窥探更广泛的信息,人们需要审慎关注TAO能否胜任在不接入通信源头或通过美国中转通信的前提下收集外国情报。
自1997年创建以来,TAO就以向美国情报界提供最好的情报而闻名,享有盛誉。TAO提供的情报不仅仅与中国有关,还包括外国恐怖组织、外国政府对美国进行的间谍活动、全球各地发展的弹道导弹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全球各地最新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情报。
据一位前NSA官员称,到2007年,TAO旗下的600多位监听员秘密侵入了成千上万的外国计算机系统、访问受密码保护的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以及目标人物的电子邮件账户。正如一份2009年撰写的NSA历史中所详述的那样,高度机密的拦截程序秘密哨兵(Secret Sentry)被证明在2007年美国军方针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帮助辨别确定了100多名位于巴格达附近的伊拉克与“基地”组织叛乱分子。同年,有消息称TAO因提供特别重要的情报而获得美国政府嘉奖,该特别情报与伊朗是否在进行原子弹实验有关。
到2009年1月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TAO已经成为美国情报界“神童”级别的机构。一位前NSA官员称:“TAO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他们能够到达情报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得到情报人员难以得到的信息。”
考虑到TAO的工作属性和超凡的政治敏感性,它在公众面前极少曝光就不足为奇了。直到现在,TAO还保留其非常神秘的面纱。关于TAO的一切都是高度机密,甚至在NSA内部,人们对TAO也是遮遮掩掩的。在过去十余年来,TAO这个名称见诸印刷品也仅有寥寥数次,少数几个敢于探寻TAO真相的记者也被美国高级情报官员礼貌而又非常坚决地拒绝。据一位熟悉TAO的美国高级国防官员称:“当局相信,对于TAO,人们知道的越少越好。”
在NSA官员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若想晋升或被认可,应尽快转到TAO部门。现年54岁的NSA信号情报长官特雷莎•西亚(TeresaShea),得到目前职位的大部分原因要归功于在9•11事件后带领TAO所取得的成绩——他们收集了很多非常不易获取的信息,受到当局的高度认可。“我们不知道TAO在那个时期到底收集了什么信息,但消息人士相信那段经历与西亚后来的晋升关系密切。”
在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后,毫无疑问TAO的规模在持续增长,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这充分反映了TAO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最近几年来,TAO收集情报的工作范围已从米德堡(NSA总部所在地)扩展到该局在美国的一些重要的监听站。现在,在位于夏威夷瓦胡岛NSA瓦西瓦分部的信号情报拦截和处理中心也设置了小型TAO单元;NSA乔治亚州分部、德克萨斯州分部以及丹佛郊外的巴克利空军基地都有TAO的身影。问题在于,随着规模越来越大,所收集的价值信息越来越多,TAO再想“保持低调”就非常困难了。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当对手知道你手里的牌时,你就只能祈求幸运之神降临了。
“每当美国批评中国黑客攻击美国目标,中国就会说自己也是受害者,且大部分针对中国的网攻来自美国。原来中国政府的说法基本上是正确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10日发文披露称,一系列机密信息显示,正陷入“监听门”窘境的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设有一个名为“定制入口组织”(TAO)的秘密机构,在过去15年时间里,TAO已成功渗透进入中国计算机及电信系统,获得了有关中国国内所发生的“最好的、最可靠的情报”。这篇由马修•M•艾德撰写的报道全面曝光了TAO这支专门刺探美国海外敌人的情报“网络部队”。
相关链接:美国国家安全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是美国保密等级最高、经费开支最大、雇员总数最多的超级情报机构,也是美国所有情报部门的中枢。它名义上是国防部的一个部门,而实际上则是一个直属于总统、并为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的组织。它甚至能监视包括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在内美国其他情报或政府部门的高级官员。该局谍报活动每小时至少耗资100万美元,每年耗资150亿美元。该局总部和驻外站共有军事和文职雇员约16万人,比美国其他情报部门雇员总和还多。在美国政府每天收到的秘密情报中,近90%是NSA提供的。因此该局一向有世界上最大的情报机构之称。
近日,NSA被控通过网络攻击破坏国外通讯系统。
(《环球视野》摘自2013你那6月19日-6月25日《世界报》)
链接:“监视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宿亮•
米德堡,马里兰州,这里距离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大约16公里,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就坐落在此。
其戒备森严的大楼被称为“神秘迷宫”。在表面平静的氛围中,这里每天“暗流涌动”,不断汇总情报机构从全球搜集的信息并进行分析。而这一机构也是爱德华•斯诺登口中那个“棱镜”监视项目的始作俑者。如今,“棱镜”一出,美国国家安全局这个习惯了“低调”的机构正被推上前台。
连日来,斯诺登像古希腊故事中的潘多拉一样,揭开了米德堡这个“魔盒”掩盖多年的盖子,让美国这个早已被塑造成秘密监视大国的真实一面暴露在全球民众面前。
与互联网公司达成“情报默契”
美国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Agency)的前身是1949年成立的美军安全局,前总统哈里•杜鲁门1952年颁布一项秘密指令,使该机构从军队中独立。
在华盛顿北部,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一直是一个神秘的所在。它占地面积超过15公顷,各类聘用人员不下16万。外界难以获知这里发生的一切,因此也戏称这一机构为“无此单位(No Such Agency)”。
名义上,美国国家安全局是国防部的下属部门,但与其他类似机构不同,该机构不受政府行政部门的约束,可自行雇用人员并开展情报搜集项目。就本质而言,国家安全局是直接向总统负责,向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提供情报服务的机构。
一些媒体判断,美国国家安全局集中了从语言学家到数学家在内各类分析人才,能够迅速就情报价值作出判断,在监控全球目标上领先于西方其他国家的情报机构。也难怪这里的工作人员自诩:“我们相信上帝,我们监视其他所有人。”
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棱镜”能够进入包括微软、谷歌、“脸谱”、苹果等美国多家信息技术巨头服务器,搜集用户的浏览记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在线聊天记录等个人隐私文件。换句话说,全球个人电脑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了美国的“情报终端”。
在一份41页的幻灯片文件中,美国国家安全局宣称,由于全球互联网主干“基础设施”都在美国,所以美国在情报搜集领域具有“先天优势”。换句话说,以微软、谷歌和“脸谱”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服务都是美国国家安全局监视目标的渠道,而这些大型跨国公司在美国情报机构眼中,无非是些“下属机构”罢了。
打造巨型黑客组织入侵他国
随着“棱镜”事件的不断发酵,美国国家安全局更多隐秘监听手段和项目正曝光在公众眼前。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此前报道,在美国国家安全局办公大楼内部,有一个与其他部门相互隔绝,由特警把守的秘密部门,多年来一直从事入侵别国电脑和通讯系统的黑客行为。这个部门称之为“定制入口行动办公室”。
“定制入口行动办公室”成立于1997年,名义上是基于网络的情报搜集机构,分管针对敌对国家的识别、监听、渗透和情报汇总工作。实际上,这一机构就是电脑“黑客”团体,一直从事侵入他国境内电脑和通讯系统的网络攻击,借此获取有价值的情报。
《布隆伯格商业周刊》先前采访多名不愿公开姓名的美国官员报道,“定制入口办公室”每小时能够自动获取2000兆字节的信息。
据报道,为了维持这一机构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美国国家安全局雇用了总数超过1000名“黑客”、情报分析师、目标定位专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计师以及电子工程师。其中,一个被称为“通信网络技术部门”的小组由600名网络监视人员组成,全天候检测目标电脑和通信系统的运作。一些分析师估计,“定制入口办公室”多年中已经侵入数千台外国电脑。
另外,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工作人员还包括3万名在美国及海外为该机构工作的军事和非军事人员,以及2.5万负责对军事机构进行电话、电波信号以及雷达的监听和拦截工作的人员。
多家西方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内部设有一个名为“梯队”的监听系统,用来分析搜集全球通信信息。
打反恐旗号 为监听开出“通行证”
美国政府的监听行为从严格意义上看已经违宪。不过,就政府的监听行为,美国民众更多体现的却是一种复杂的心态。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美国人对于国家安全局“棱镜”等监听项目持支持态度。支持监听的民众比例与先前年份相比甚至有所增加。
一些国际政治分析师认定,这种现象的产生与“9•11”恐怖袭击密切相关。
事实上,从“9•11”事件发生之曰起,不少学者就断言,这一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恐怖袭击将彻底改变国际政治格局和公众对国家外交政策的看法。“9•11”之后,美国政府的政策走向趋于保守,以反恐为名在海外发动多起战争。“反恐”一时间成为美国政府百试不爽的“通行证”。在监听领域,民众对恐怖主义行动的担忧也从另一方面给予政府过多权力。
《纽约时报》2005年曾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在没有经过最高法院法官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依照总统的指令监听美国公民与国外方面的通话。
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随后发表电视讲话,承认监听电话行为,但辩解称这一行为之所以产生完全是“为了国家安全”。小布什以“基地”组织势力并未完全肃清为借口,指责新闻机构“未经允许公开(监听),会危害国家安全,将民众置于危险之中”。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马修•艾德研究美国情报体系长达25年。他认为,之所以美国历届政府都对这种有违美国宪法和法律的监听手段听之任之,是因为美国政府过于依赖监听作出决策,每天上报总统的安全简报中有超过60%情报源于监听。
为了限制政府在情报领域过多干预公众隐私和通信企业运营,美国两党先前制定了《外国情报调查法》,并成立了专门负责外国情报调查的秘密法院,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美国民众的权利不受侵犯。但“9•11”后,小布什政府裹挟“反恐”借口,启动了非法的秘密窃听行动。随后,小布什还推动制定了新的法案,为“棱镜”等项目的开展解除了法律障碍,而奥巴马政府去年12月批准这一法案延续,实际上保证了国家安全局在监听的“高速公路”上继续前行。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64期,摘自2013年6月21日—27日《国际先驱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