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年轻干部 代际更新有望重塑中国官场

来源:多维新闻      作者:  吴苏    2018-07-04 00:18

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推动选拔年轻干部,习近平发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如果说年轻人是国家发展的希望,那么年轻干部则是国家实现现代化治理的关键。积极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以“适应新时代要求”,习近平倡导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多维称之为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有望更快速的变成现实。

实事求是的说,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第五个现代化是一个美好的愿景,这个愿景如果能够实现,中国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巨变。不过,现实与愿景的距离总是很远,中国要实现第五个现代化恐怕要经历十分曲折的过程,这是由中国现实官场的环境决定的。

经过五年多的强力反腐,无数“老虎”、“苍蝇”受到法律的严惩,中国的官场环境确实为之一变,风清气正了不少。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官场恶习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根除,贪腐之风,滥权之势仍然普遍——特别是在基层。建设清正廉洁、治理现代的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其中选拔优秀的年轻干部无疑是该工程的重要一环。

正所谓,除旧布新,万象更新。在旧的体制、人员产生问题之后,改革旧体制,提拔新人员是正常的解决问题之道。老人已经习惯于原来的权力运行模式,让他们改变习惯很难;年轻人有理想、有活力,可塑性强,更有现代意识,有利于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新思维、新模式。习近平有志于改变中国官场的风气,重塑良好的政治生态,多选拔干净、优秀的年轻干部是必走的一步棋。

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关键,选对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走的更加顺畅。不过将优秀、廉洁的年轻干部选拔出来并不容易,没有一套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很难做到。在中国,带病提拔的官员有很多,他们为什么能够步步高升,甚至让中国产生逆淘汰现象?很明显,腐败侵蚀了中国原来的选拔机制,很多廉洁优秀的官员被淘汰掉了。

所以,习近平想将优秀的年轻干部选拔出来,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选拔机制。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如习近平所说“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这是不错的;同时在提拔年轻干部时,加强对他们的廉洁调查也是应该加强的制度建设。那些廉洁、优秀的年轻干部被选拔出来,在关键岗位上做出正面的表率作用,中国官场的风气有望“邪不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选拔众多优秀的年轻干部重塑中国的政治生态,形成廉政的氛围,多向社会传达一些积极、健康的信息,中国的社会环境也会得以改善。前几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纪委、监察委发布消息称,当地交警部门122名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因向违规车辆提供“保护伞”被查处,这既凸显了中国对官员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加强,但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基层腐败的顽疾。打击无所不在的基层腐败,需要纪委、监察委积极作为,也需要选拔廉洁优秀的年轻干部带头改变风气,真正做到依法执政,廉洁执法。

当然除了腐败问题,中国执法机关的不作为、乱作为等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相容的情况也还普遍存在。其中最明显的表现是,中国的舆论管控越来越严,很多没必要处理的自媒体被强行封号,一些对于不敏感事件的网上言论被无故删帖。这种落后的操作手法,只会加强社会的对立情绪,激化矛盾,不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而制造新的问题。要改变这种落后的治理方式,需要大量有现代意识的年轻干部担起责任,改变旧的执政思维和执法方式,切实用行动推进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现代、廉洁、优秀的年轻干部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希望所在,如会议所言,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推进中国的第五个现代化,中国需要尽快建设一支“适应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经得起风浪考验,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版权声明:多维客是一个汇聚各方言论的平台,所述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文章或者图片,请立即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