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坡巫统堡垒选民求变,伊党或搅局?

《当今大马》07-05-2018

 

在柔州北部的麻坡国席,以水道区隔的马来乡区向来是巫统天下,但在本届大选,这座国阵堡垒开始出现了反抗的声音。

麻坡是柔佛王城,也是柔佛第二大城市,旗下州席是属于城镇的马哈拉尼州席(Maharani)及乡区的双溪巴浪(Sungai Balang)。在这里,有不少“水道村”,俗称“巴力”(parit,渠沟之意,麻坡乡村多以渠沟分界),皆属马来乡区。

其中,双溪巴浪旗下的巴力尤索夫(Parit Yusof)投票区,是国阵票仓。上届大选,国阵在此获得1101张票,而公正党仅获得572张票。

其中一位村民,70岁的韩查(Hamzah Masturi)告诉《当今大马》,她相信这个情况仍会延续。

“巫统在这里很强,愿上苍保佑,他们仍然会胜出……直到我离世的那天,我都属于国阵。”

不过,巴力尤索夫的国阵铁票似乎有所转向。希盟双溪巴浪州席候选人纳因(Naim Jusri),到到该区的早市拜票时,就有一些巫统支持者公开表示想看到改变。

不满纳吉而转投

纳因(见下图)派发传单时,阿末玛夫兹(Ahmad Mahfuz)夫妇不但接领,还热情地为纳因打气。

阿末玛夫兹告诉《当今大马》:“我以前支持国阵,因为它帮助我的10个孩子。不过,因为(巫统主席)纳吉,我要改变。”

“我10个孩子都居住在吉隆坡,他们也要改变。”

麻坡周边的水道村也涌现如此的改变浪潮。巴力萨基达拉(Parit Sakai Darat)靠近马哈拉尼城镇,此区居民也是不满巫统,愿意转投希盟。

70岁的依萨(Ishak)受访时说:“我曾是巫统支持者。我现在还是支持巫统,但领导层有问题,我愿意(投给希盟一票),因为糟糕领袖独霸党内。”

惟依萨妻子诺拉西玛(Norashimah)认为,年长一辈难以背弃国阵,支持希盟。

“年轻人或许支持改变,但老年人很难改变。”

巴力吴纳(Parit Unas)村民阿兹敏(Azman Md Nor,30岁)乐观看待希盟胜算。

“我想,希盟能胜出。因为许多年轻人支持希盟。”

年轻选民相当关键

希盟麻坡国席候选人赛沙迪(见图)深受年轻人欢迎。而公正党估计,双溪巴浪州席拥有7300名40岁以下选民。

倘若年轻选民抛弃国阵,转投希盟,那么国阵极有可能败走双溪巴浪州席及麻坡国席。

2013年大选,国阵仅以1646多数票拿下麻坡,以及1635张多数票守住双溪巴浪。

尽管个别村庄对希盟支持率不一,但麻坡的水道村确实涌现了反巫统的希盟支持者。

巴力沙菲宜(Parit Shafiee)村民瓦兹尔(Mohd Wazir Sulaiman,39岁)认为,本届大选难以估计麻坡及双溪巴浪选情。

“我的村庄,有60%村民支持巫统、20%村民支持土著团结党,20%村民支持伊党。”

沙菲宜水道村是一个新创投票区,从甘榜巴力布拉(Kampung Parit Bulat)划分而出。2013年大选,340名圆水道选民投给国阵,而165名选民支持伊党。

不容易打败拉沙里

尽管反风狂吹,但原任巫统麻坡国会议员拉沙里(Razali Ibrahim,见图)受到本地人欢迎,因此希盟要攻下麻坡并非易事。

拉沙里到巴力阿末(Parit Amat)拜票时,一名商家赠送甜品予他,以示支持。

希盟除了面对拉沙里,还要面对伊党拦路。2008年大选迄今,伊党就夺下马哈拉尼州席,而原任议员莫哈末塔斯林(Mohamad Taslim)本届大选寻求第三度蝉联。

伊党的竞选方式相当低调,不若其他在野党举办讲座或扫街拜票,反之,伊党专注在拜访选民住宅。

莫哈末接受《当今大马》访问时说:“若我们只派发传单,无法触动人心。因此我们到选民家中拜访。”

伊党麻坡国席候选人阿都阿兹(Abdul Aziz Talib)声称,该党候选人每日拜访15到20户家庭,而竞选团队也到处拜访选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