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喜斌• 据台湾媒体报道,近日,马英九办公室主任、台北市议员赖素如因涉嫌在台北市双子星开发案中贪污受贿而被检方收押。接二连三的贪腐弊案不仅引发了岛内的政治“地震”,也让人们不得不对台湾的所谓民主进行重新审视。 高官前“腐”后继 双子星大楼是近年来台北市政府力推的一个建设项目,计划在台北车站建的双栋摩天大楼,造价高达700多亿元(新台币,下同),号称“台湾史上最大的联合开发案”。在去年12月的建设招标中,成立不久,知名度远不如其他竞争对手的太极双星公司得以中标。今年2月,因缴不出规定18.9亿元保证金,项目协议作废。台湾检方在调查时意外发现,该公司不过是岛内几个商人和黑道联手打造的“皮包公司”。之所以能够中标,是因为经人介绍找到了赖素如,承诺事成后给赖1000万元酬谢,并“以1、3、6”的比例分三步送出。赖在收取100万元“前金”后,即利用议员职权多次在台北市议会质询、提案、表决时为其过关护航。3月27日,台检方对赖办公室进行了搜查,并对其进行了收押。 消息传出,舆论一片哗然。然而,赖素如贪腐更非个案。远的不论,单从去年开始,岛内就曝出多起官员因贪腐中箭落马。 2012年6月,国民党副主席、台行政机构秘书长林益世因帮台湾“中钢”下游厂商取得采购合约时收贿6300万元,被台检方以违背职务收贿罪、职务索贿罪、隐匿贪污犯罪所得财物及财产来源不明等4项罪名被起诉。2012年11月30日,台湾南投县长李朝卿因在南投重建中索贿受贿3173余万元,被法院收押。同日,号称“五星级施政县长”的民进党籍嘉义县长张花冠因受贿700多万元被收押起诉。此外,台云林县长苏治芬因在垃圾掩埋场收购案中受贿被起诉;前台东县长吴俊立因贿选被判2年;前嘉义县长陈明文因涉嫌在污水厂工程建设中泄密图利而被起诉;前“交通部长”郭瑶琪被控在台北车站招标案中收受厂商贿赂被判刑8年。一时之间,岛内不论省籍,不分蓝绿,各级官员前“腐”后继,“金身落漆”。 多年积病缠身 长期以来,贪腐一直是台湾政坛难以根除的病灶。国民党政府来台之初,权力缺乏制衡,政治运作全不透明,加之巩固统治基础所需,以工程建设等经济利益收买地方派系换取支持,使得腐败不断蔓延。上世纪60年代,面对贪腐愈演愈烈之势,台当局先后出台《贪污治罪条例》等法规,并将“反贪污”与“反共产”并举为当局“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双重战斗任务”。蒋经国统治时期,更是对清廉看得很重,不仅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御下也是极严,甚至到了被视为不近人情的地步。 李登辉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台湾民主化开始起步。然而,为了在选举中对抗党内大佬,大量吸收地方的黑道势力为己所用。结果,不甘于被政客利用的黑道头目纷纷披挂上阵,利用竞选漂黑为白,堂而皇之地跻身各级议会殿堂,染指政治权力,岛内政坛“黑金”横行,群魔乱舞。 2000年,陈水扁打着“反黑金”的旗号上台。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陈水扁和民进党腐败堕落的速度之快、之疯狂却是空前的。民进党时代的政商勾结远比李登辉时代更加龌龊。2009年4月,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政经风险顾问公司(PERC)发布亚洲地区贪污评比报告,台湾排名第八,清廉指数低于其一直指责的大陆。而今,一向以清廉自诩的马英九,身边亲信又相继曝出贪渎弊案,岛内民众对政治人物的信心降到了冰点。 民主并非良药 长期以来,台湾一直以所谓的民主引以为傲,甚至鼓吹要在“民主政治”方面做大陆的典范。然而,让岛内民众始料不及的是,一向自诩的民主之花却结出了贪腐的恶果,许多人不禁开始审视和反思台湾民主的缺失。 首先是选举方式的先天不足。民主选举就是金钱选举,一人投一票,选战烧红天,看似热闹,却是要烧钱的买卖。在岛内,政治商品化,选举金钱化,选民投票价格化愈演愈烈,竞选县市议员要数千万,竞选立法委员要上亿元起步,竞选县市首长则要更多。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掏钱的企业都是有所求的,讲回报的,而政治人物抢破了头去选举也大多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因此在岛内,“立委”又被称为“利委”,进行“有偿服务”在圈内已成惯例。结果是民主的选举受制于金钱的操控,不仅没有起到遏制贪腐的作用,反而引发了更为猖狂的短期权力寻租。 其次是监督机制的缺失。在西方民主体系中,司法和媒体扮演着监督制衡的重要作用。而台湾司法表面上独立,却经常受到外来的干预。尤其一些司法体系人员,不但想在体制内往上爬,有些还想往政坛发展,于是行贿受贿者有之,广结善缘者有之,趋炎附势者有之。而司法腐败也早为岛内民众所诟病,“一审重判,二审减半,三审回家吃猪脚面线”就是民众对此辛辣的嘲讽。而岛内媒体更是被各种政治力量所绑架,没有一家是完全公正中立,超然于党派之外的,结果自然是公信力大降,难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而台湾畸形的政治生态也为贪腐滋生提供了土壤。按照西方理论,政党相争、轮流执政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然而诡异的是,岛内的“政党制衡”却因蓝绿的“统独”之争演变成非理性的政争。煽动性的意识型态以及帮派心理,让一些人蒙蔽了双眼,失去了理智。同党之间互相包庇,凡事不问对错,只看蓝绿。陈水扁的贪腐铁证如山,但寄希望于他能实现“台独”的人,仍然死心踏地的相信他;陈致中明明从陈水扁的贪腐中受惠良多,却还能在2010年顺利当选高雄市议员;李朝钦贪婪到连12万元,景观改善工程都要抽成,但还是有近干南投民众上街游行“支持县长”。 如何不让权力能交换私利,一直是民主政治的一大课题,也是台湾民主始终难以更上一层楼的主因。只是台湾付出巨大代价和成本追求的民主,既不能发展经济,又不能遏制腐败,如此民主,真是不要也罢!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551期,摘自2013年4月9日《中国国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