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龙:重读毛泽东思想之:枪杆子里出政权

来源:汉唐归来111的博客      (2018-01-27 21:40:31)

关于毛主席的形象,现在的很多影视作品纷纷做了新的包装。常常看到主席的形象有这么几个类型:

—— 主席经常蹙着眉头,踱着步伐走来走去,心事重重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脸上写满了担心和忧虑。

—— 主席不懂经济,对于如何打仗很在行,对于建设国家经济,经常表现得很外行,言语之间经常表现出种种不自信。

……

实际上,主席是一个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人。在1938年抗战初期,那么艰难的时局下,能够写出《论持久战》这样的伟大作品,字里行间对抗战胜利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后来抗战的历程,几乎都是按照《论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来进行的。

试想一下,TG一路走来,一路艰难困苦,一路腥风血雨,如果没有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领军人,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以林副统帅的战斗指挥能力,在井冈山上尚且问过“红旗到底能够打多久?”,主席当时的一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回答了这个问题。

至于说主席不懂经济,实际上无论是在瑞金还是在延安,革命根据地的生产都做得有声有色。至于在延安困难时期,发动的大生产运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很快就能实现军民自给自足,怎么可能是不懂生产和经济的领导人?

当然,主席是人不是神,也会犯错误,主席早年的革命活动,是在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的。1919年,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民众的大联合》,能代表青年毛泽东(此时尚不能称为主席)此时的思想 —— 主张温和派的道路。1920年,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接受了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主张走俄国革命的道路。也开始批判他自己早年曾经信奉的自由主义和西方民主思想,逐步认识到了枪杆子的重要性。

1965年3月,毛主席在会见叙利亚客人时候说过:“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并不会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时隔五十多年,不知道叙利亚是否还有人记得,主席曾经和他们的前辈说过这样的话。就算记得,面对叙利亚的惨烈现实,恐怕也只剩下唏嘘不止。

应该说主席真正深刻地认知到枪杆子出政权,是在1927年4月大革命失败以后,蒋介石背叛革命,无数GCD员惨遭杀害。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毛主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问题,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此后,枪杆子里边出政权,这个真理逐渐成为全党的共识。

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毛主席指出“有了枪确实可以创造党,还可以造干部,造学校,造文化,造民众运动……枪杆子里面出一切东西…..整个世界只有用枪杆子才可能改造。 ”有了这样的思想指导,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美国大使要求TG交出军队交出武器,结果当然是 —— 一兵、一枪、一弹也不交出。

枪杆子里边出政权,凡是学过一点中国革命史的人,对这句话自然都耳熟能详。但是建国已经快70年了,也有几十年没有打过大仗,和平年代时间长了,很自然各种妖蛾子思想也要出来秀 —— 有的是别有用心的引导,有的是无知的幼稚病。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代表着革命历史的真理,没有多少人敢否认。但是,主张“军队国家化”、“军队中立”的各种声音,大有市场。

实际上在大学时期有一段时间,我相当崇拜美国。我的英文也还凑合,阅读过很多原版的西方“心灵鸡汤”,在90年代对于美国的强大,也几乎是顶礼膜拜的。也曾经想过,中国不如美国,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不如人呢?包括我们的军事制度。

对力量的认知,来自于后来的国际观察与思考。1997到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刚刚参加工作不久,金融风暴的历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在报纸上读过一篇评论,很多细节都忘记了,围堵只记得这么一句话 —— 力量比财富更重要。

力量是什么?科技是力量,生产力是力量,文化是力量,财富也是力量,但是无论如何,枪杆子才是终极的最强大的力量,也是所有其他力量的基础。

亲历过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才会真切地体会得到国家之间的丛林法则—— 所谓的文明时代,只不过是换一种抢劫方式而已。如果文明的抢法不奏效,飞机、大炮、巡航导弹、还有color 革命,一条条一道道,顺我者未必昌,逆我者一定要亡。如果对方没有动你,不是不想,而是因为心有忌惮,而最深的忌惮,只可能来自于枪。

再看看现实,我现在算是彻底明白:枪杆子不仅是取得政权的力量,也不仅是保卫政权的力量,而且还是矫正国家大船航迹的方向舵。(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也要从PLA教育开始。)

……(以下省略数千字…….留待现实去填充)